零点看书 > 明朝美好生活 > 第116章 国子监

第116章 国子监

漫步在槐树下,映入眼帘的是四座高高大大的五彩琉璃牌坊,耳边不时传来莘莘学子的诵读声,在这国子监的一方天地里,似乎就连寒冷的北风都飘送来丝丝诗情画意。

国子监占地广大,整整一条街都是向学之地,位于北京城东面,与孔庙和雍和宫相邻。和紫禁城一样,沿着中轴线坐北朝南,象征着文治乃是立国之本。

作为明朝唯一的综合性大学,国子监的独特地位自不必言,左右对称的四厅六堂格局,坐落着国子学,太学,广文馆,四门馆,律学,书学,算学等学堂,分门别类的培育出各式人才。

和后世大学几乎一模一样,国子监的监生多达万人,大部分是各地举荐送来的贡生,一部分是京城勋贵大臣家的子弟,更有来自倭国,高丽朝鲜,琉球,遥罗(今泰国)等属国的留学生,人数不少于三百。其中甚至还有极少数的外国女学生,并不因身为女人而被拒之门外。

凡是能进京求学的各地贡生,衣食住行都由国家一体供养,每逢节令,朝廷必有赏赐,成亲者还另有一份俸禄,保你一家衣食无忧,每年固定假期差不多有整整两个月。

如此丰厚的待遇,相应的是校规严格,每班设课堂长一人,管理全堂事务。

堂上有集愆簿,登记学生所犯过失,对上课、起居、饮食、衣服、澡浴及请假都有详细规定。小有过失,动辄体罚,轻者杖打,或终身罚作国子监的劳役;重者要分配云南充军,甚至斩首。

朱祐桓从集贤门而进,穿过二道门太学门,神色平静的来到敬一堂。

陪行的是位中年人,一身儒雅气质,举手投足间文质彬彬。四十岁左右的男人名叫张升,江西人,成化五年时的状元郎,其人文采出众,相貌不俗,如今官至东宫侍读官,算是朱祐桓的顶头上司。

看着这位略显老态的状元公,朱祐桓明白了什么叫做宦海沉浮,十几年的京官生涯,此刻论起资历来,竟然还只算是名官场新贵。

大凡走正途出身的三甲进士,无一例外都得在翰林院蹉跎个十年八年的,比起外放做官,风光八面的一干同窗同僚,翰林院里的生涯就显得清冷困苦多了。

但苦熬资历毕竟在官场有着特殊的作用,京城内的人脉派系非同小可,往往一经重用,顷刻间就会一飞冲天,直升为尚书侍郎的比比皆是。

而十几年精心钻研学问,使得张升还保有当年的文人风采,不因这污浊的官场大染缸而变的市侩油滑,依然是一派初出茅庐般的忧国忧民的文人风骨。

一路行来,张升对于国子监的气氛非常满意,除了一些被豪奴簇拥的纨绔子弟之外,大多学子夹着书本行色匆匆,远远见到他二人都会恭敬施礼,上前讨教学问。

他很奇怪,身边这位文采斐然的宗室子,自打来了之后就面无表情,面对众监生的惊喜求教,竟连客套之词都懒得多说半句。

他哪知道朱祐桓对于四书五经不过是略知皮毛,岂敢在孔夫子面前显摆学问?

再来就是出于蔑视了,明朝士子一生苦学八股文,就好比一个过滤器,凡是不能被儒家思想牢牢禁锢,不能所谓的忠君爱国,几乎全都要被淘汰掉。

这里面的利与弊,以朱祐桓的区区资质,恐怕是无法想透彻的,但他清楚正是有了国子监一整套的儒生做官体系,使得自诩为孔圣门徒的文官们异常排外,内部又会因为学问理念,出身地域的不同而相互倾轧。

文人善于内斗,从古到今永远如此,哪怕是被八股文熏陶的头脑僵化,也掩不住他们天生聪慧刻苦,极擅于琢磨官场里的种种阴暗面。

儒家思想到底有着积极一面,并不能因此而一口否决。明朝中叶的文人们,头脑还是非常灵活的,怕就怕一家独大的长此以往下去,明朝末年的国子监渐渐变得循规蹈矩,一潭死水,教导出来一群自私自利的封建士大夫。

突然身边的少年贵人停下脚步,问道:“张大人,我一向很好奇八股文体,还请你为我解惑。”

张升穿着一身厚厚的皮棉袄,外罩一件文士长衫,闻言一怔,随即想到这位少年贵人出身帝王家,四书五经对于人家来说,不过是闲暇时候的消遣罢了。

贵为状元,张升自然对于八股文最为擅长,当下笑道:“所谓八股文体,指的是作文时,整个策论由破题、承题、起讲、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几个部分组成。文章的主要部分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四个段落。所谓“股”同“比”一样,是对偶的意思。这四股中,每一股又包含着两个小股,需要文字繁简,声调缓急都要相对成文,合起来就成了八股,所以被戏称为“八股文”。”

朱祐桓笑着连连点头,又问道:“原来如此,听说每逢秋闱时,那答卷都是大有讲究的,要用圣人的口吻来写八股文,否则违者不录,可有此事?”

“不错,确有此事。”

张升不疑有他,笑道:“我辈身为儒家弟子,从小读的是圣贤书,先贤理念都是至理名言,因此朝廷有此规定,不许后人私下篡改,妄图揣摩圣贤之道。”

“领教了。”

朱祐桓当下不再继续问下去,和秀才争论纯属自找苦吃不说,此等事也不是私底下争论就可解决的,更不是幻想靠说服就能改变大儒们那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唯一的解决之道,就是靠权势来强行取消八股文,甚至为此得杀掉一大批受人尊敬的大儒和文臣方行,而这么做也不见得有用。

此种改变国运,逆转中华气运的大事,对于现在的朱祐桓来说无疑还太过遥远了,他观张升其人,并不是迂腐透顶之辈。

今日来此,朱祐桓是背负着太子的嘱托,巧合的是太子的意中人姓张,自己的意中人也姓张,就连身边陪伴的还是姓张之人,也不知是天意还是真的巧合。

眼看就要走到敬一阁了,远远望去,枯树雪景掩映下,有几个人影立在亭中。

张升忍不住说道:“世子,适才一进国子监,您就惜字如金,不知为何?”

朱祐桓沉默片刻,自嘲道:“没什么,这里任何一位都是大有学问之人,比起我来何止强了千倍,万倍?与其献丑不如藏拙。”

“世子太谦虚了。”

张升心中难掩惊讶,他本以为朱祐桓不过是个狂妄的纨绔子弟,谁知今日一番接触下来,别说是纨绔之流根本不沾边,就连其本身的年纪都很容易被人忽略,说话做派一如一位成年男子。

“竟然是约斋先生和东山先生在此,大好。”

张升此刻才注意到亭中之人的相貌,大喜之余瞬间不再计较身边之人了,抬脚踏上回廊,大步朝着亭中走去。

下意识流露出的一丝怠慢,正说明文人士子长期以来对于皇族子弟的蔑视,朱祐桓却不以为意,他也不清楚什么先生到底是何方神圣,好奇的跟了上去。

张升为人正派,向来是拥护太子的直臣,写过万言书,骂过朝中奸佞,他能欣喜的人物,自然属于清流同道了。

但见两位中年人一坐一站,在阁亭内笑着说话,都是一身朱红色的官服,周围陪着几位书童。闹得朱祐桓吃了一惊,随即明白过来,这二位大臣选在国子监聚会,显然是不想被小人污蔑为私底下结党营私。

其中一位清瘦老者笑着朝张升笑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博崖别来无恙乎?”

张升闻言恭恭敬敬的以下属之礼参见,笑道:“山峰居士风采依旧,实在令学生不胜欣喜。”随即想起身后还有位贵人,笑着朝后一指,眼含深意的介绍道:“这位世子乃是景泰皇帝的嫡孙,今日下官陪世子前来国子监随意逛逛。”

“景泰皇帝?”

不单单被称为山峰居士的老者面露惊容,他身后一位身材略矮,面相刚毅的中年人顿时起身,目光炯炯的盯着朱祐桓,不悦的道:“堂堂状元公,为何和王族子弟混迹于一处了,没的斯文扫地。”

走近的朱祐桓立时反唇相讥:“拿身份来区分人,岂不成了狗眼看人低?可笑。”

不想中年人不怒反喜,大笑道:“看来世子就是名动京师的拼命六郎,景泰皇帝的嫡孙朱祐桓吧?壮哉!”

张升和老者纷纷一笑,其中老者神色郑重的上前几步,施礼道:“老臣马文升见过世子,臣是景泰二年的进士,当年得蒙先帝爷赏识,提携臣考中金殿,又授予臣御史之职,此恩此德,臣一日不敢忘怀。”

“小子见过老大人。”

朱祐桓急忙回礼,他虽然不认得眼前老人,但是马文升的大名早就听多了,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历按山西、湖广,迁福建按察使,升左副都御史,入为兵部右侍郎,历辽东巡抚、右都御史、如今官拜漕运总督,从二品的大员。”

这位老大人称得上是三朝元老,官声极佳,惩治过地方豪强无赖,得罪过汪直,最使人钦佩的,就是在打仗方面的才华非常突出,以文臣之身带兵平过乱,击败过蒙古鞑靼人。

那位中年人神色豪迈,毫不见外的自我介绍道:“在下乃是刘大厦,见过世子。”

朱祐桓心中又惊又喜,暗道又是一位胆量极大的直臣,总是觉得听过对方的事迹。

前文书说过,刘大厦同样是汪直得势时,敢于和他针锋相对的少数官员之一,还敢依法鞭挞太监阿九的胞兄。朱见深听信谗言,把刘大厦打入东厂大牢,幸亏有权恩暗中保护,加上他本人做官清廉,任凭东厂番子如何侦查,愣是挑不出一丝过错,后来朱见深只好下旨放人官复原职。

刘大厦现任兵部职方郎中,算不上什么重臣,但他名声在外,年龄资历不过比马文升差了一筹而已,二人志向相同,加上被贬南京做官的尚书王恕,三人间交情莫逆,人称朝中三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