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败笔作 > 第17章 医者柳湖

第17章 医者柳湖

天下医术若为十,柳湖医家有十一。

传闻医术达到极致之时,可活死人肉白骨,即便是天上神仙也可医治,这是《医典》开篇之话,历代柳湖医者必看之言,但却从没人把它放在心上,若是医活死人尚可信,活死人却是神话中仙丹妙药才有的效果,更何况,天上的神仙,能有什么病什么灾?

柳湖之中有块石头,凸起在湖面,高七米,宽七米,长七米,石上沟壑纵横,仿若文字,这便是柳湖医家圣书《医典》。

《医典》传说出处有三,一说是天地生而有之。一说上古大神看人类百苦缠身,疾病灾害不断,有心怜悯,所以自天上仙山上采得神石,刻上医术抛在人世,解天地疾苦,恰巧落入柳湖之中,成就今日一世家。又一说,这医典本就是古人所创,那是无纸无笔,未免失传,便把它刻在石上继承下来,因为那时文字和现在有差异,所以才看起来这么奇怪。这三种说法,人们最为信崇的就是天人所赐,认为如此才能配得上这书的圣洁。

《医典》最上方一小部分是人们眼中沟壑纵横的怪异文字,下方却是人们识得的“利文”,利文由来,是一千三百多年前,庆王朝所创,庆王朝疆域极窄,却容纳了这天下所有人,存在二百多年间,创造了一种文字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因为要用利器刻在石或者土上,所以称为利文,此后七百年的国家都承袭了这种文字,一直未曾更改,直到几百年,各国才在文字上略加更改,创造了现在的文字。

庆王朝虽然创造了文字,却从没有任何正规刻字发现正规记载这个王朝的地方,仿佛顷刻间出现,存在了几百年又顷刻间消失一般,后人也是在历史上推测,才说有这个王朝存在,并且认为存在于那个年间。

除了利文之外,《医典》上还存在许许多多现代文字,多为后世医者所创丹方药方和见解。

自从纸张出现以后,为了方便,《医典》上的文字已经抄录了下来,稍加整理,共编有三册,上册为基础入门医术,在人世广为传播,世间医者几乎九CD学自此册,中册为药方,虽然藏书与柳湖医家书楼之中,却并不禁止人翻阅,至于下册,是比照柳湖方石水下部分抄录,多少年来,唯有一人看懂。

此人,便是柳湖医家天才,再世医圣柳风,九百年前,世间疾病多为不治之症,医术只是用来缓解当时人的痛苦,即便没有了战乱,人们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此时世间出了个救世之人,也就是后来人所称的医圣,柳风治病救人那年,年纪仅有一十五岁,手持半部《医典》治百病。

行走世间三十五年,所经手之人皆数痊愈,各地贡有柳风庙,香火不断,也是那时候,只从他手中出世的药方便有百个。

世人说,柳风为天上神仙转世,解救民间疾苦,尊为圣,因其为医,世人称其为医圣,也是自那个时候起,负责编录天上神仙的人在仙谱之上加了一个“仙位”,为医仙,名柳风。

当时皇帝年号禄裕,后世史书中称为“禄裕盛世”,这是历朝历代唯一一个不是用来称赞皇帝治国有方的盛世。

有毒便有医,医圣柳风的夫人为用毒高手,赵姓,正所谓医毒不分家,医者自然懂得毒,毒者也知晓些医理,正如天下间的事并非非黑即白,毒有慈悲毒,医有恶棍医。

赵姓女子使的一手好毒,天下间的毒不曾有她不会使的,只有人们不曾见过她用的,但是却从没有一人死在她的毒术之上。

自从柳风与她结为夫妇以后,世人所抄录的《医典》之上分录出了一小部分,上面用小字写有各种毒物特性和如何使用如何解除,在最结尾,很明显的一行字这样写道:“善者善用,恶者恶用,善恶有道,善恶有报”。

《医典》之上,有相当一部分是柳风夫妇刻上,再次回到柳湖以后,他们二人便不曾踏出过柳湖一步,直到死去。

也是自那时候起,柳湖仍旧姓柳,但却出多了个姓,那便是赵姓,也是那个时候起,柳湖也多了个用毒世家。

柳湖之上方石《医典》,在时间长河中,一个一个丹药方子刻上,可这方石就这么大,看着渐渐消失的空隙,柳湖医家后人在所剩空白石头上方刻上了柳风二字,画线隔住,从那以后,不是非凡药方,不经世家同意,不可在这方石上刻字,慢慢的,柳湖医家也以能把自己的丹药方刻在石上为荣,每个能刻上的人,在他那个时代,都会是最为瞩目之人,最为非凡之人。

柳湖位于赵国境内,赵国国主姓赵,传闻赵国国主三代以前的祖先便是柳湖赵家的人。

三天前,东周西境妖祸之事传入赵国境内,如流风一般刮过整个赵国。

柳湖二姓也泛入轩然大波,从此分道扬镳。

柳姓家族认为,东周西境妖祸,已经不仅仅是国与国之间的事了,一旦妖祸吞噬整个东周,身为比邻的赵国也不可避免,更何况,柳湖历来以治病救人为己任,怎能这个时候放耳不闻?

赵姓族人所想却并不相同,赵家族长说:“我赵国弱,一旦东周妖祸除去,历来有野心的东周难免要发兵伐赵,到时候,赵国将何去何从?又置赵国境内子民与何处?若是血染赵境,可对得起赵国百万子民?”

赵姓家主对柳家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仍旧不能打消柳家念头,然后对柳家家主说:“柳湖三百年前定下了规矩,柳湖医者不再出此地,若是有需医治之人,即便行千里也只得来柳湖医治,老祖宗定下的规矩不可破。”

柳家家主会话说:“规矩是人定的,三百年前柳家定此规矩是因为当时天下稳妥,我柳湖中虽有医典,其中却附有一部毒典,当时柳家有人以毒为祸世间,所以才出此下策,今日天下大难,柳家岂有弃之不理之理?若是如此,千年来的柳家医德岂不是门风丧尽,我又如何去面对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我等守着这用来救助世人的神赐《医典》岂非问心有愧?”

柳家家主带着家族三百八十四位族人奔赴东周西境,只留下了尚且年幼的孩童和迈不动步的老人。

赵家家主说:“撵在九百年前我们为一家,留下的人我等帮忙好生照料着,但是今日柳家若是踏出柳湖一步,他日即便妖祸消除,柳家之人也不得重返柳湖,踏入半步赵境。”

赵姓女子虽柳风至柳湖后,孕有二子三女,男为柳姓,女为赵姓,所以柳湖从此以后便有了柳赵两姓,赵姓出时,柳姓已经传承数百年,所以柳湖之中,赵姓为弱势,直到赵国立国之后,国主为柳湖赵姓后人,方才改变这个形式。

虽然赵家家主此言并非赵国国主所发,但却是赵国国主所授意,赵国国弱,难免忌惮与偌大的东周,正所谓侧卧之榻有猛虎,岂不惴惴?

赵国国小,柳湖距国服又极近,当初赵国建国之时,国都不在繁华闹市,却建在了柳湖最近的城中,赵国宫中御医,皆数都为赵家医者。

柳家自知,若要抵达东周境内,必定经历赵国重重困难,赵国不会白白放这么多医术高超之人入东周,仍旧一意前行,家主告诉族人:“若是当初柳风先祖因困难而放弃研究《医典》那今日天下可还会是这个朗朗乾坤的天下吗?”

赵家临行前对柳家说:“即便你们去了,又能改变些什么呢?”眼中惋惜之色丝毫不掩。

柳家家主留下一句话告诉赵家:“尽人事,方可知天命!”

“你们心怀天下,可国与国之间可不是这样论的,你知晓这是人类的灾难,我也知晓,可我却不能像你那般,毕竟,国都内的那位姓赵,这国家姓赵,这赵姓天下的黎民百姓不姓赵也姓赵了,我也姓赵。”赵家家主喃喃:“我唯一能帮你们做的,就是在赵国护住你们的命了,希望我做的,不会对赵国酿成大错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