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移民新西兰后的日记 > 第8章 正常更新

第8章 正常更新

二〇一三年十月一日星期二晴间多云

今天是祖国的生日,我虽在异国他乡,但我仍然有过节的情绪。我嘱妻子晚上多做一个菜,一家人一起喝点葡萄酒。

上午9点多,经理来了电话,让我明天继续上班。

二〇一三年十月四日星期五多云间细雨

从十月二日始我来到了位于惠灵顿市中心的工地上班。所从事的工作还是一样的,安装通风管道。不过,这个工地的活干起来比前一工地要舒服多了,因为施工地点宽敞,人可以站立操作。

和我一组的仍然是一个广东人,从经理的口中我得知,在惠灵顿的中国人主要是广东人,有的广东人已经在此打拼几十年了,他们中很多没有多少文化,有不少还不会英语,完全靠吃苦耐劳的精神顽强地在这里生存着。这不由得让我想起每周六的早市上,卖菜的多数人都是讲广东话。

广东人不管会不会英语,会不会讲普通话(有的广东人不会讲普通话),他们有一个规矩,在一起时一定是讲粤语的。这个工地上一共有四个人,三个都是广东人,加我一个外乡人,分成两个组。。他们在一起有说有笑,我一句也听不懂,给我的感觉,他们好像抱得很紧。因为我是个新手,只能打下手,跟着师傅做,他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前两天感觉还很好,觉得广东人待人还算不错,挺热情,到了今天就有新感受了。其中的一个50多岁广东人总是对我讲不友好的讽刺话,一开始我纳闷,想不出是什么原因,想了很久我终于知道了一点其中的奥秘,他们一接触我时,一定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我的底细,所以友好待之,当他们了解得差不多了,觉得我不是广东人,跟他们不可能抱成一团时,就要对我进行排挤了,目的是挤走我,让他们广东人来控制住这个公司的技术骨干的位置。不过我很坦然,能做下去则做,做不下去就走人,我的目的只是想接触这个新环境的方方面面。

二〇一三年十月十一日星期五多云到大雨

今天发薪了。我拿到了来到新西兰后挣到的第一笔钱,400多新元。这是我干了五天的工资。尽管不多,但如果能持续这样做下去,一家人的正常生活足够了。我对这400元作了这样的支配,给妻子100元用于买菜,这样就不用再用儿子的钱或者在国内的银行卡上提钱了,近来的汇率很高,今天是1:5.10元;向妻子和我的新西兰银行卡上各存100元,用于购买养老福利金(新西兰有一个我现在就能享受的福利:在自愿的前提下,每周存入20元,同时新西兰政府给你补贴10元,另外政府一次性奖励你1000元,到你65周岁退休时,将这些钱一次性的发给你用于养老。这笔钱你还可以委托银行投资,当然风险自负得利归已)。

很高兴,晚上小酌了一杯白葡萄酒。新西兰的白葡萄酒品质是很好的。

二〇一三年十月二十三日星期三多云间晴

今天经理找我谈话,说是要延长我的试用期,理由是我工作不主动,而且工作时体力不太够。我马上意识到,这是要辞退我。我说那我就不做了,不为难你们。

其实我早就有感觉,我在这个公司是做不长的,一是老广东们排斥我,二是体力消耗确实很大,自己每天都感到很累,之所以我坚持了二十多天,是因为我还没有达到了解新西兰建筑装璜市场的一些情况的目的。

不过,说一点没有了解到也不对,还是知道了一些。

我得知,在新西兰要想接到工程,也是要采用一些手段的,有时也要送钱,有时要请关键人物旅游,有的甚至要请他的一家人周游历国。前天的报纸上还披露,新西兰有三名部长受贿请辞。新西兰是全世界最廉洁的国家,这种事也时有发生,可见基督教的观点是正确的:人性本恶。

我所在的工地是座老式楼,正在施工的内容是安装水电及通风管道。装璜同时也在进行。工地的管理与中国相比,有长有短。长处是比较注意卫生,施工垃圾能及时清运,时常见到有人用吸尘器在吸尘;绝没见过人在场内抽烟吐痰,不过,说是很干净也谈不上,毕竟是施工工地,应该说现场还是比较脏的;对安全抓得很紧,每天早晨一个晨会,每天都讲安全,还经常进行安全检查。短处是,浪费严重。他们对施工材料管理不严,随地可见镙钉,铆钉和大块铁皮等。有好多材料完全可以异处再用,但他们全都扔了。如果这个地方可以让中国的捡垃圾的人进场,半年时间保准可以让一个人致富。

我所做的工作是安装通风管道,管理也是有些乱,他们好像从不计较用材的多少,反正用完就去取新的,要不就是到仓库去领。施工也不精密,常常装了拆,拆了装,浪费大量工时。器材堆放是杂乱无序,有时为了找一个材料,要楼上下跑多次。

山东的经理负责管理我们的施工现场,此人来到新西兰十多年了,父母是军人,是个比较典型的纨绔子弟。起先是在奥克兰,后来到了惠灵顿,他对这两个城市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哪里有赌场,哪里有妓院以及黑社会的情况都一清二楚。他自己介绍说,他来新西兰的前半段,什么都玩,特别爱好赌博,后来赌输了,就去打工,这才认识了现在这个公司的老板(中国广东人),混熟了,就当上工地经理。

多年没有从事过体力活了,干了二十多天,尽管每天都觉得很累,但觉得肌肉结实了,腹部脂肪也少了,筋骨觉得舒展多了。

二〇一三年十月二十七日星期日晴

昨天来奥克兰看亲戚。五年前来过奥克兰,但那次非常匆忙,但还是大致领略到了这个城市的景貌,尤其是那海景,真正的可以说是波澜壮阔,美不胜收。早就知道奥克兰占地规模排名世界第七,这次我算是亲眼所见了,站在奥克兰的最高处看全城,映入眼帘的是无边无际的别墅,城中心的高楼和电视塔错落有至,向人们彰示着这个美丽城市的品位。特别是散布在城市各个合适位置的小公园和高尔夫球场,给我留下极为美好的印象。据说,在奥克兰打高尔夫球不算是奢侈运动,非常便宜。

这座城市还有很多的美食,亲戚带我去吃了广东早茶,很是地道。还去吃了日本餐和马来西亚餐,在品尝风味美食的同时还可以目睹一些异国文化。

明天是新西兰的公共假日劳动节,加上今天和昨天,新西兰人可以连休三天,算是个小长假。市中心很热闹,露天浴池里有不少孩子们在嘻戏,路边很多小酒馆里坐满了各种肤色的人。亲戚介绍说,新西兰人很休闲的,再穷,他们也舍得泡酒吧。

内海的水清澈见底,水面上停满了帆船,我想这大概就是千帆之都的来历吧。

二〇一三年十月三十日星期三多云到小雨

被人辞退后已经一周了,在家没事可做也已经有三天了,我这人一闲就浑身不自在。这两天不停地找招聘广告,不停地用电话联系。可是一无着落。

为了掌握新西兰的消费水平,我们自来到新西兰后就逐笔记录开支。今天结算了一下,三个月共用了近3000元新币,平均每月一千新币。再平均到三个人头上,每人每月330多元新币,这包括了几乎是所有的支出,生活水平保持在每天有三种以上的水果,每天有牛奶,隔一两天吃一次酸奶,每周必吃一条鱼或一只鸡,猪牛羊肉中的一种每天都要吃一些,但不能吃时鲜蔬菜。这里的时鲜蔬菜可贵了,西红柿最贵时十新元多一公斤。算下来,消费水平比国内略贵一些。不过,像这样的生活水准,在我家那个城市里可能也要花费这么多钱。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八日星期五多云到小雨

本周一,应聘到一家汽车美容店去做学徒。老板是个河南人,国内一大学的管理学硕士。全家三口人投资移民来到惠灵顿。我去应聘时,他说他的生意很好,并说让我先学后干,我答应了,学了四天,我觉得基本学会了,他答应从第五天始让我试着自己做,并开始计薪。可是,第五天里一个生意也没有,前几天生意也不好,一天也就有两三辆车。今天我想了想,如果我继续做下去,一个馒头原本两人吃,现在要三人分着吃,势必会会影响他公司原有员工收入,所以我上午辞了这份工作。干了五天,一分钱收入也没有得到。不过,让我从另一个侧面审视了新西兰,审视了惠灵顿。

从这位老板的店里和这位老板身上我看到了在新西兰要想创业做生意确实很容易,手续好办,制约机制健全,一切都是在按章办事,经商环境应该说是优越的,但是,要想发财很是不易。首先市场很小,而必支项目并不少。比如会计的工资和律师的咨询费(此项费用很高,一小时要一百多元新币),房租,各项保险等等。其次是人员工资高,当然老板很精明,开出的工资并不高。在新西兰,只要是华人开的企业,员工的薪水都很低,一般都是给法定最低工资,有的还违法给得更低。但说实话,越是这样,生意往往就越难做。再其次,新西兰人在生意上也有排外情绪。小老板说,他和洋人谈生意很难谈成,同样生意,只要有洋人做,他们是不会把生意给中国人做的。所以,他雇了一个祖辈就来到新西兰的广东人,利用他英语好这一特点,广打电话,招揽生意(因为在电话里洋人是看不到打电话的人是哪国人的,听到是地道的新西兰英语发音,他们就会和你谈下去)。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九日星期六多云到睛

在国内时常在报刊上看到一些豆腐块文章,介绍国外的一些情况,其中多是说国外多好多好的,比如我读过的,有的说国外的人很热情礼貌,见面就和你打招呼,再比如说,国外的人没有人闯红灯,我还读过一篇短文,说新西兰是个水资源很丰富的国家,但国民们都很注意节约用水,连洗碗都是先在盆里洗第一遍以节约用水,等等。其实这些文章说得都不全面。我来新西兰已经三个多月了,我肯定地说,外国人和你见面主动打招呼的是有,但绝对是少数(一个多月后和一个新西兰籍华人聊天,他告诉我,在新西兰,你走在路上,如果和洋人的目光相视了,洋人会和你打招呼,你也要回应,不然洋人视你为不礼貌,我回想了一下,确实如此,每当我走在路上与洋人的目光相视时,他们都会友好地向你问候,否则,则不会)。最近因为打工在惠灵顿的街道转悠了很多趟,我看到,在新西兰闯红灯的不是没有,而是很多(至少是惠灵顿很多),但他们的闯红灯与中国人的闯红灯不同,他们是在道路上没有车辆行驶时闯红灯,也就是说,当红灯亮时,如果道路上没有行驶的车辆,他们会不等绿灯亮起时就闯过去,而国内的人是不管道路上有无车辆行驶,都会勇敢地去闯。如果在斑马线上,新西兰的车辆是要绝对地让行人的,只要有行人在斑马线上,车辆必须停下让行人先过道路。至于新西兰人是不是很注意节约用水,我肯定地说,不是全部的人都很注意节约用水,至于有多少人很注意节约用水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这里冲马桶和浇菜地的水都是纯净水。

当然,新西兰人的文明程度确实要比国内的人高很多,我最为赞赏的是:随地吐痰的基本没有,开车的人都很礼让,不争道行驶,很少听到汽车喇叭声。因车多,这里的高速公路也常堵车,但正是因为司机的文明行为,这里的堵车不像国内,堵车时车辆就开不动了,这里的所谓堵车只是车辆速度开不起来而已。其他的,我觉得没有多少值得我特别赞赏的。有些行为,在我看来,见仁见智。比如说话声音高,我觉得,只要不过分,就不是什么大的丑陋表现,难道绵绵细语就一定好?还有的人说中国人喜欢穿西装不好,这有什么不好,只是个人喜好而已呀。新西兰人穿衣服很随意,我常看到有的人上身穿一件羽绒服,下身穿着短裤,这难道就好?我还常看见有的人赤脚在外面跑甚至开大巴,这难道就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