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十三朵彩绘 > 第156章 曲光成因,岩饼拼叠

第156章 曲光成因,岩饼拼叠

但是,现在我并没有拿到人体核离化的后半部分内容,立堆之后的控堆、离分、离变都不知该如何进行!何谈成就百花之体后的事?唉!希望人体核离化的后半部分内容,就在接下来所要读取的这段信息中吧!

最后,吴云斌只能如此侥幸的想道。

想完,他继续读取下一段信息,在这段信息中,只见百花苍云记载:

“不过,灵魂的改造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只有靠今后不断的试验与研究、探索与发现了,现在,按例,我需要先将这里的环境探查一番!

我在体内运转了一个小四季,开启了四季轮盘,再以所在的这个星球为中心,扫视了整片星域!

很快,四季轮盘上的星轨便将这片星域的情况展示出来了。这片星域的直径大约两百光年左右,距同处于银河系边缘的太阳系有八百光年的距离,其中大约有数百颗恒星。令人吃惊的是,这些恒星无论是质量、体积、引力、转速,还是内部的活跃程度等,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这让我不得不怀疑它们是人工批量制造出来的同型号产品!可是,有哪个文明能发展到可以批量制造恒星的地步呢?如果有,那这个文明的高端程度,将远不是现在的我所能测度的!只希望是宇宙的奇妙造就了这种奇观吧!

我继续进行观察,没多久又发现,在这些恒星中有不少相隔较近的,它们互相进入了对方的引力范围,在引力的相互作用下,又产生出了多个多体运动!不过,因为这些恒星都像是‘同型号产品’,没有大小之分,谁也不能让另一颗更靠近自己,所以,它们在多体运动中相距是十分均等匀称、并且非常稳定的,如其中的二体运动就是两颗恒星绕着一个中心点互旋,三体运动就是三颗恒星均等的分布在一个圆上,绕着圆的中心点旋转,四体与五体基本上也是如此!这对于一般的多体运动来讲,是十分特殊的!

我现在所在的行星,便处于这样的特殊三体系统中,并且正是处在这个系统引力平衡的中心点上,所以,这颗行星不会被拉入三体中任何一方的轨道中,不会绕这三体中任何一方作公转,只是在这个引力平衡点上静静的作着自转!反而是这三颗恒星形成的三体互旋运动,倒有点像绕着这颗行星作公转!

也因为如此,这颗行星同时被三颗恒星的光所照射,整个表面都被光芒覆盖到了,没有任何一处有黑暗的时刻,所谓的‘日不落’也就是如此了……不过,虽然是‘日不落’,但用肉眼看的话,这里也不是全天候都是可见的!

因为这里虽然没有白天与黑夜之分、没有光与暗的交替,但是却有直光与曲光、同步与异步的光线交替!

我仔细的检测过这三个恒星释放出的光子,发现它们释放出的光子与太阳所释放出的并没有什么差别,之所以会产生出曲与直、同与异的光线交替,主要原因不在于恒星,而在于所处的这颗行星本身。

这颗行星的磁极倒转互换频率极快,周期极短,且磁性强弱变化也极为独特——它的磁场并不似地球磁场那般,需要上百万个地球年才能完成一次南北磁极的倒转互换,也并没有地球磁场变化中那种稳定的速率——它只需要自转一圈的时间,就能完成一次磁极的倒转互换,而自转一圈的时间刚好就是一天,光线刚好能够完成一个三元交替,这使得磁极倒转的周期与光线交替的周期恰好重合了起来!

并且,在一个周期内,磁场还会产生出三种磁性变化——周期中的前三分之一时段,磁场的磁性十分微弱,无限接近于零,这种情况延续到周期的前三分之一时段过完后,这时,磁性强度才开始恢复,不过,磁场却会因此受到某种强烈的干扰,会变得絮乱无比,其中的磁场线会各自进行毫无规律的舞动,直到这个周期过完了三分之二的时段后,情况才会再次发生变化,这时候,各自无规律舞动的磁场线才会同步起来,线体才会作出各种统一同步的变化,这一时段会持续到周期的末端。

并且,这一周期中的三个磁性变化时段,恰好又与光线交替中的三次交替一一重合,使得重合在整体上更为契合——当轮到另一个恒星的光照射到这片地域的时候,磁场的变化刚好也轮到了另一个阶段!

当然,如果仅仅只是如此,也还是形成不出曲与直、同与异的光线变化现象,之所以能形成这种现象,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原因——这个星球周围充斥着一种极易被磁化的气态物,这种物质的分子形状很像一根根微型的晶柱,在星球磁极的倒转互换过程中,当磁极倒转处在三分之一个周期前,这些‘晶柱’分子是随意分布在空中的,没怎么受到星球磁场的影响,但随着星球磁极倒转的周期渡过了三分之一个时段后,星球磁性变强,‘晶柱’分子也就跟着被磁化了,这些充斥在星球表面的‘晶柱’分子,会成为一根根悬浮的微型指南针,会按着星球的磁场线指向进行排列分布,首尾相接,最终连接出无数条肉眼不可见的‘晶线’,并随着磁场线的絮乱,作出同样絮乱无章的舞动。

而且,这些‘晶线’的透光性极强,且与周围的其他介质有着极大的光密差异,导致光在‘晶线’中传导时,形成出了全反射效应,使得光线穿行其中就像是穿行在一根根微型的光纤中——光线不能穿透‘晶线’作直线运动,而只能顺着‘晶线’的线性方向走。

所以,当‘晶线’在磁场影响下絮乱无章的舞动的时候,光线也就只能顺着这种絮乱无章的线性进行传播,也就是形成了所谓的异步曲光;当‘晶线’在磁场下作统一同步的舞动变化时,光线便也随着这种统一同步的线性进行照射,也就形成出了所谓的同步曲光;而当磁场的磁性强度减弱无限接近于零的时候,晶柱分子由于受到的磁化不够,纷纷下沉依附在地表上,形成不出一条条悬浮的‘晶线’,因此,光线得以正常的进行直线传播。

……

读取到这里,这段信息也结束了,吴云斌舒了一口气,心道:原来,造成曲光的原因竟然是如此,只是因为磁场的周期变化与全反射效应!呵呵!全反射这种效应其实并不罕见啊!包括光纤在内,地球上大部分传导光信号的线路,都是利用了全反射的原理……没想到,如此常见的效应,竟连阐提都没有猜到,看来,他的思维也有盲点的时候!

唏嘘了一阵,他接着继续读取下一段:

“探测分析完这片星域的光线情况,我调整了一下四季轮盘,将探测的重点转向了这颗星球的内部。

经过我仔细的测绘,我发现,这颗行星的内部情况也很特别,与绝大部分固态行星的情况都不太一样——它像是没有经历过演变融合一般,只是由六块饼状的岩块层层叠压在一起。这六块岩块像是六张大小不一的圆饼,我称之为‘岩饼’,处在中间的‘岩饼’要大,越往两侧的‘岩饼’越小,这样才形成出了一个球形!

不过,在‘岩饼’与‘岩饼’之间,依然还存在有明显的分泾,并且,这种分泾的界线就在‘球’的纬度上——南级尽头到北级尽头有180个纬度,而这六块‘岩饼’,每一块的厚度刚好是30个纬度,因此,南纬60°、南纬30°、赤道、北纬30°、北纬60°这五条纬度线,刚好就是这六块‘岩饼’之间的分界线!

而这六块‘岩饼’,则既有着自己的特点,又带着六者都有的某些共性,如——有的颜色要深一些,有的颜色要浅一些,但无论深的还是浅的,它们都呈现一种灰色基调;有的斥力要强一些,有的斥力要弱一些,但是无论强弱,这种斥力都是由某种暗物质与一些特定元素互相作用才产生的,只存在于它们与这些特定的元素之间,并不能影响到其他的物质!

并且,更有趣的是,这六块‘岩饼’还不是随机叠压在一起的,而是按照颜色由浅到深、斥力由弱到强的顺序进行的——这六块‘岩饼’中,颜色最浅且引力最弱的淡灰色‘岩饼’,处在星球的最北极;颜色次浅且斥力次弱的土灰色‘岩饼’,则处在北极下面的北纬60°至30°之间;颜色稍深、斥力稍强一点的银灰色‘岩饼’,则处在北纬30°以下至赤道之间;颜色较深斥力较强的青灰色‘岩饼’,则处在赤道以下至南纬30°之间的;颜色更深斥力更强的银青色‘岩饼’,则处在南纬30°至南纬60°之间;颜色最深斥力最强的深银色‘岩饼’,处在最南极上……

说到这里,有一件事必须要强调一下——这颗星球表面的大气层中,包含了大量的那些特定元素,因此,几乎整个大气层都受到了那种斥力的影响,只是由于组成星球的六块‘岩饼’各有差异,使它们与上方的大气层作用产生的斥力强弱各不相同——斥力较小的‘岩饼’上方,引力没有被斥力抵消多少,因此大气受到的引力相较而言会大一些,大气会被引力压缩的更密;而斥力较大的‘岩饼’上方,由于引力被斥力抵消的很大一部分,大气受到的引力变得十分小,因此大气密度被引力压缩的余地也很少——这就使得各‘岩饼’上方的大气层都拥有着不同的密度,当光线透过不同密度的大气透射到星球表面时,便会产生出不同颜色的光,形成出了笼罩整个天际的多彩天空!

不仅如此,这种由暗物质与特定元素互相作用所产生的斥力,还能够影响到人脑的思维速率,而且,越是斥力强的‘岩饼’区域,对人脑思维速率的加速力度就越大!”

……

嗤嗤!

这段电波碎点信息到了这里,也结束了!

吴云斌舒了一口气,心道:

难怪天空会被多彩的色泽笼罩,原来是大气密度的分布问题!

而我经过的土灰色荒原与银灰色地域的分界线,应该就是百花苍云所说的“岩饼”与“岩饼”相间的界限了!没想到,这个星球竟是由六块“岩饼”拼叠而成!不知道这六块“岩饼”是经历了怎样的一番命运?才组合到了一起,形成出这颗星球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