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发迹 > 第一百零七章 这人不错

第一百零七章 这人不错

乾清宫出来和珅气呼呼的赶回了家里。

此时的和珅府还没有日后那么占地巨大其景致也还没到了堪比皇宫大内的地步。虽然按照《大清律例》一、二品官员府邸的厅堂为七间九架即像和珅这样的二品大员可以在府邸之中设有七间正堂。不过和珅现在还没有那个功夫去关心自己的住宿问题只是在什刹海西北角占用了原先几处大宅院另外推平了一些民宅建立了自己的府邸。

所以很快的他就来到了正厅。

正厅有人吴省钦、吴省兰兄弟还有和琳也没有去吏部三个人正在闲聊。见到他这么面色不善地走进来三个人立时都住了口都有些怔怔地看着他。良久和琳才先开了口。

“哥怎么了?”

“还不是刘墉那个罗锅子?可恶!”和珅坐到主位上招呼下人上了一杯茶“咕咕”喝了个干净又接着骂道:“这个刘墉怪不得背老是直不起来我看根本就是脑子太重压弯的!”

“中堂是刘罗锅参劾您了?”吴省钦心地问道。

“要是参劾就好了。”和珅摇着头叹了口气又道:“我好不容易想法子把奏销之制在路上透露到了那老家伙耳朵里。可不曾想这罗锅子居然还是防着我一手。这一次居然把都察院的手直接伸到户部来了。以后我可就麻烦了!”

“奏销之制?”吴省钦兄弟相互看看都不太明白。于是就把目光转向了和琳。

“噢是这样的……”和琳顿了一下便将奏销制度的事情向两人讲述了一遍。接着又道:“本来当时哥是想把大家都招来一起商量商量看怎么把这件事奏请皇上知道地可还没等到。就被皇上派去了山东。这一去就又是好几个月所以就耽误了!”

“……这奏销之制确实是一条好主意。中堂这真是那个何贵想到的?”吴省兰关心的不是这个他只是有些不太相信毕竟。何贵再能耐在他们眼里也就是个泥腿子出身的乡巴佬。他们实在是想不出来这么一项制度居然会出自其手中。

“千真万确。要不我这一次到山东又怎么会专程带上那子?”和珅轻轻摩挲着自己地下巴。“当初。这子献流水法。还有标准化的事儿上我就看出他不简单。只是还不敢肯定他是不是只是偶有一得主要还只是看重他赚钱地本事不过这奏销之制一出来我已经可以认定他确实是一个非同一般地人才。这么一个人当然要好好拉拢拉拢!”

“中堂大人的是不过这奏销之制虽然可以使得户部水涨船高却容易得罪各地督抚。那些封疆大吏之中也有不少是皇上的亲重之人。就像两江总督高晋湖广总督富勒浑还有两广总督李侍尧等等都不是可以轻易得罪的。这项制度若是出来少不得又要跟这些人打打擂台!”自己如今也算得上你和珅的亲信了吧?也没见你落力拉拢害得老子每天还得辛辛苦苦地往你们家里跑。好嘛现在一个乡巴佬你倒是舍得下功夫了。吴省钦听着和珅要拉拢何贵的话感到有些不舒服所以立即就出了奏销之制的缺以显示自己地眼光。

“这个我当然想得到!”和珅并不在意吴省钦的话“所以我才把这事儿透给刘罗锅知道。就是想让罗锅子那帮人跟那些督抚闹去。反正我户部只是听从皇命而已头上。就算要打擂台那些人先想到的恐怕也是罗锅子这个提议之人。可现在看来我还是把事儿想得太简单了。”

“刘罗锅还有王杰那帮人本就看哥你不顺眼当然不会眼睁睁地看着你的权柄再往上涨一截!就算知道这样做会利国利民也会想办法牵制咱们!所以哥你这一回是太心急了。”和琳也头道。

“是啊。”和珅也不否认有些郁闷地又喝了杯茶。

“并不是心急不心急的问题。如果刘墉等人真是要插手就算中堂大人再想办法他们也还是要插手。”吴省钦道:“而且都察院本就是监察之权只是不能随意对各部动手罢了。这一回刘罗锅想要把对户部地监察变成一项定制虽然是为了防范中堂大人可是也并没有什么太过出奇地地方。依学生看这反倒能让中堂大人在朝堂之上得利!”

“哦?此话怎讲?”和琳急问道。

“都察院地权柄本就跟朝中诸臣有所对立只是制度如此众人不得不任其所为但心中却未必不忌惮。尤其是王杰、刘墉二人不知变通刚强有余柔韧不足很容易得罪人。要不是有皇上看顾两人恐怕早就被弹劾了;而这一次刘罗锅又想定时监察户部那么下一次呢?他是想再定时监察工部?吏部?还是刑部?后面还有礼部、兵部都一样!未雨绸缪各部的朝臣也都不是没心眼儿当然会想到这些。所以到时中堂大人只要随意派几个人散播几句话哼哼就算不能将刘罗锅伸到户部地这只手斩断也能帮他竖一些对头!”吴省钦的瘦脸上浮起了阵阵阴笑。

“……着啊”听到这话和珅怔了一会儿忍不住就是一拍手接着就是大笑:“就是这样!他想对付我一个我就给他招来一群。看到时候是谁焦头烂额!哈哈哈……”

……

“哥这回回来皇上没要怎么奖赏你?”

郁气消了也就有有笑了。和琳又提起了一件应该值得高兴的事情。

“奖不奖赏的倒是无所谓。这一次你哥可是两次死里逃生啊!”谈到在山东地经历和珅又变得有些心有余悸。一脸的后怕:“尤其是头一次败都败得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只听着前面‘呼拉’一声一万多人就那么溃散了!整个人当时就像是没头的苍蝇似的。慌啊……要不是遇上何贵派出来地那只骑兵哼。不定。你哥我可真

在那群反贼手里!”

“中堂大人是吉人自有天相就算没有那只带路的骑兵您也不会有事地!”吴省兰道。

“话不能这么我是自家知道自家事!”面前地都是知根知底儿的和珅也不矫情“这回到山东还真亏着带了那个何贵。这人聪明。而且知恩图报!……就像我去了兖州他第一个开口派人把我送到济宁。为什么?是让我去调兵可兖州当时正有反贼在侧随时都有可能生战事!就兖州当时那儿兵马哼……虽他这么做不算是救了我一条命可也是把我送出了危地!所以。我看他很不错。”

“知恩图报当然是好。可是。据学生所知。这个何贵好像跟锐健营都统丰升额关系不错。这个丰升额可是阿桂那一系的啊!”吴省钦道。

“这个没什么。丰升额又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人物在阿桂那边也排不上号。而且两人也只是做做生意何贵当时还是丰升额带进京的帮丰升额一儿忙也是人之常情!”和琳道。

“呵呵看来和琳你对这个何贵的观感也是不错啊!”和珅笑道。

“也没什么”和琳笑了笑“我只是听刘全当时济宁被围这个何贵是头一个带兵赶到的所以也觉得这人还行!”

*******************************

北京天桥。

何贵并不知道自己苦心想出来算计和珅地那条奏销制度已经被移花接木栽到刘墉脑袋上去了也不知道他当初因为害怕和珅留在兖州有可能会被泄露消息从而吸引王伦起义军的注意力使得兖州的危险性增加同时为了不让当时兖州的主事权因为和珅的存在而生变化才做出的将其送去济宁地决定会使得和珅认为他是一个知恩图报地人。现在他正有些烦恼不为别地就是为了身边这几个人。

何守富、何进宝爷俩儿还有张坷拉这个跟班儿。

都算是自家人难得来京里一趟多陪着逛逛倒也没什么只是这帮爷子已经逛了大半天了居然还没有要歇一歇的意思他那一双腿可没那么好地功夫。

“二爷要不咱先找个地儿坐一会儿喝杯茶?”

“没事儿我不累!”

你不累我累啊!看着何守富砸巴着那没品的烟斗使劲儿地仰头望着旁边的爬杆表演一副惊叹的表情何贵突然明白以前看到许多城里人比较烦乡下亲戚的原因了。不是不愿意接待一来是累二来是没共同语言可偏偏还得陪着。不然的话指不定就有人自己摆谱、忘本!何况何守富这爷儿几个也真是从陕西大老远赶来看他的而且来的目的还是想帮他的忙他总不能为了这么一儿累就败人家的兴吧?

“三叔我听人天桥还有演吞剑的老长一把剑直捅到肠子里上回来没见着你知道在哪儿吗?”

刚被老子噎了一口何进宝这子又拽着何贵的衣服开口问道。

“我也不知道。”老子又不怎么逛天桥何贵心里嘀咕着“你不是去过西安么?西安没这些把式看?”

“有是有没这么多也没这么好看!倒是那儿的牛羊肉比北京的便宜!”张坷拉插嘴道。

“没问你!”

“噢……”

看何贵瞪过来的眼神有些不善张坷拉缩了缩脖子嘟囓一声躲到一边跟何守富继续看爬杆去了。

“进宝看了大半天了饿没?”

何贵又朝何进宝问道看能不能通过挑起这子的食欲从而找到机会一起去休息休息。

“不饿!”

何进宝的回答很无情。

“嗯!”

你不饿……看着何进宝伸长了脖子跟何守富差不多模样的表现何贵很无奈的摇了摇头看来今天是累定了。自己难道就真是天生的劳碌命?才刚从山东那边回来没两天还没休息够就又得整天陪这帮亲戚。

……

“喂爬杆的……”

“哟这位爷您老有事儿?”

又陪着何守富几个看了一会儿何贵正想再找借口带大家一起到附近店里休息一会儿就看到一个穿着比较光鲜的人走进***叫住了那刚刚表演结束的爬杆人。

“你这功夫不错”看着爬杆人朝自己躬身行礼的卑微表现那人好像很满意随手扔出了一串大钱:“这是定钱明个儿到我们傅府再爬一次!”

“傅府?”

“对东四胡同西口进去那家!”很傲气地挺了挺胸膛那人又道:“我们三爷明个儿从吉林回来府里要办接风宴你要是爬得好肯定有重赏!知道了吗?”

“哟谢您照顾。的一定去一定!”

爬杆的一脸激动连连朝那人拱手作揖不停。傅府啊能到那里去表演一回不赏钱以后他在这天桥也能叫得响字号了。

……

“三叔啥傅府?看那人那么牛气?”

看着那傅府来人甩着膀子很有气势的离开何进宝突然朝何贵问道语气里明显的带着一股子羡慕。

“乾隆爷的舅子家。”何贵随口答道。

“原来是国舅爷家难怪……”何守富砸了一口烟斗也是一脸的感叹。

父子俩都一个德性!

何贵看着何守富爷俩儿很有些无语。这俩也算是有钱人了走的地方也不少可还是让人觉得改不了那种土包子的气质。不就是个国舅么?早都死了有什么好羡慕的?不过……

“三爷?从吉林?难道是福康安回来了?”

这家伙才到吉林不足一年吧?这么快又回来难道又有什么事儿了?转头看了一眼那正忙着收摊子的爬杆人何贵忍不住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