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大汉名将 > 第180章 网开三面

第180章 网开三面

马上坐着一个金军将领,手持一把长达八尺的大刀,他根本不必去舞动这大刀,只要将刀横担在马上,这马一跑起来快如闪电,躲避不及的汉军士兵纷纷被刀击中,汉军阵中一时间人仰马翻,乱成一团。

“来将何人?”石迁大叫。

那金军将领一时没找到是谁在叫他,找了两圈才发出了身材矮小的石迁,哈哈大笑道:“如此猥琐的人物也当将军?”

“我是牙将!”石迁立刻更正。

那金军将领大笑,喝道:“我乃金军万夫长阿术,奉命守淮南城,既然你敢来攻,就来受死吧!”说罢双腿一磕马肚。

石迁正待迎战,眼前白影一闪,呼的一声,一把雪亮的大刀从头顶掠过,石迁身边一片血雨,断臂残脚纷纷落下,数名汉军士兵大声哀号着倒了下去。

石迁大惊,急向脖子上摸去,还好,头还在脖子上。

原来阿术本想一刀杀了石迁,但石迁的个子太婑,他这刀横放在马背上习惯了,这一下仍是横放马背,结果刀锋从石迁头顶掠过,石迁的个子要是再高三寸,这一刀就让他当场毙命了。

石迁大怒,怪叫一声,撒腿就追,他本以为以他的奔跑速度,怎么也应当能够赶得上这马,没想到神物就是神物,此马只轻轻一动就奔出数仗,石迁虽快,在此马面前却直如方才会走路的小儿一般。

阿术骑着这马在汉军阵中东一下西一下乱搅,石迁一时激怒试图追赶,也正在此时,金军发起了攻击。

这一下时机拿捏的实在是太好了。汉军阵势未成,石迁没有进行有效指挥,虽然汉军面对的是数千老弱残兵,却仍然被打的大败。石迁眼见自己闯了大祸,心知已无法挽回,只得领军向后逃跑。

那马简直就不是凡间之物,汉军虽然逃出数里,那马仍然倏来倏去,至少又击杀了数十人,直到汉军大队前来,阿术才带马而回。

石迁说完了,卫青想了一会儿,慢慢说道:“此马固然是神马,但就算没有此马,你也一样会失败。”

石迁没有出声,心中暗自不服气,心想要是没有这马捣乱,自己怎么会败的这么惨?

卫青笑了笑,不再谈话这个话题,他拿起令箭,看着石迁说道:“石牙将,这一回我给你一次机会,这一次你一定能获胜,只是你要是再不听我的命令,我可是救不得你了。”

“卫将军放心,”石迁急忙保证,“这一回我一定完全听将军的!”他心知卫青这是有意照顾他,为了让他能将功折罪而特别给了他一个立功的机会,他哪里能不听?

“那好,”卫青说道,“你且去淮南城北门五里外埋伏,多备绊马索,只等金军到来,不要迎头攻击,要等其过了一半时拦腰发起攻击,必获大胜。”

“得令!”石迁十分响亮的应令,只是,他心中实在没底。

他知道卫青神机妙算,而且让他在北门外埋伏也合乎情理,问题是让他在北门外五里处埋伏,金军必须笔直的向北走才会经过他那里,他怎么能保证金军一定笔直的向北走?但他现在已经不敢多话,反正卫青让他上哪里埋伏就上哪里埋伏,让他怎么打他就怎么打好了,至少出了问题不必由他负责了。

分派任务已毕,卫青伸了个懒腰。

他越来越感觉,自己地逐渐的远离战斗。

以前他要站在作战的第一线与金军一拼生死,而现地,他更多的是地做着嘴上功夫----下命令,和手上功夫----写文书。这下命令也就罢了,但写文书这个工作是他所不喜欢的,也是他所不擅长的。因为这文书不能实话实说,但也不能全是假话,要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和对象,或三真七假,或六真四假,真假相混才是好文书;而且这文书不能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太长了固然不行,太短了也不象个样子,要搬上一堆的官样文章才行。这种工作,实在是让他大伤脑筋。好在有白不信帮忙,不然的话。。。。。。

他看着白不信,心中暗自感激。

白不信见卫青看着自己,微微一笑,说道:“我还是不明白。”

“什么?”卫青听到白不信这句没头没尾的话,心中奇怪。

“我没想明白石牙将为什么会输。”

白不信说道。

卫青也是一笑,他当然可以解释一下,但现在估计着各路汉军都已经到位了,该点炮发信号了。

“我们先去听一听儿郎们的大嗓门再说。”卫青说道。

卫青与白不信走到帐外,只见远远的淮南城下,一万五千汉军士兵分别在东、西、南三门外整齐列阵,等待号令。

其实白不信也不明白为什么卫青只派出一半的人马,但他明白,卫青这样做一定有这样做的道理。

卫青挥手:“放号炮!”

“呯!呯!呯!”号炮三响,一万五千士兵齐声呐喊,同时擂鼓吹角以助声势,果然是声势惊人。

淮南城上静悄悄,没有任何变化。

过了一会儿,卫青又一挥手,号炮再响,呐喊声、角鼓声再起。

敌军仍然没有变化。

“传令,向淮南城东西南三门各增兵三千人!”卫青下令。

九千士兵兵分三路,向东西南三座城门前行。

“再放号炮!”卫青下令。

号炮声响,这一回是已经屯兵城下的一万五千士兵和正在行进中的九千士兵齐声呐喊。

呐喊声还没有停止,淮南城的北门突然开了!

那不是缓慢的、稳定的开城门,而是一下子把城门推开,城内,数千金军士兵蜂拥而出,一个个直如火烧了屁股一样争抢着出门,甚至自相践踏。幸运抢出城门者一出门就向着北方拼命逃窜,一路上抛盔弃甲,形如逃难。

汉军所有将领和士兵的眼睛都直了。

这一仗究竟是怎么胜的?三次呐喊就能如此大胜?虽然他们身临其境,甚至就是他们的努力导致了大胜,但他们自己仍是不明所以,实在不知道怎么打胜的这一仗。

卫青悠然的看着敌军北逃,他根本不必着急,北门外五里,石迁已经埋伏好了。这样的一批败兵,不要说用七千人,就算是用两三千人也足以截杀了。他现在有空闲了,可以回答一下白不信的问题。

他看着白不信问道:“你可知周文王网开一面的典故?”

白不信想了想,点头道:“大致还记得。”

卫青倒是对此记性极好,他慢慢背诵道:“汤见祝网者置四面,其祝曰:‘从天堕者,从地出者,从四方来者,皆禽吾网。’汤曰:‘嘻!尽之矣。非桀其熟为此也?’汤收其三面,置其一面,更教祝曰:‘昔蛛蝥作网罟,今之人学纾。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吾取其犯命者。’汉南之国闻之曰:‘汤之德及禽兽矣!’四十国归之。”

白不信仍然眼露迷茫。

他懂得这故事的意思,这是在说周文王商汤在郊外看见个猎人四面设网,并祷告说:“从天上坠落的,从地上生出的,从四方来的,让它们都坠落到我的网上。”汤说;“真这样的话,禽兽就被杀光了。除了桀那样的暴君,谁还会做这种事呢?”汤收起三面的网,只在一面设网,重新教那人祷告说:“从前蜘蛛织网,现在的人也学着织。禽兽想向左去的就向左去,想向右去的就向右去,想向高处去的就向高处去,想向低处去的就向低处去,我只捕取那些触犯天命的。”商汤网开三面的消息传到诸侯耳中,都称赞汤的仁德可以施与禽兽,必能施与诸侯,因此纷纷加盟。

商汤行此计,是为了表示自己为政善良,以拢络人心,与夏争天下,只是这个计策与现在的做法有什么关系?商汤是网开一面,但卫青现在却是围了三面只留下一面,白不信仍然不懂。

卫青见白不信仍在犯晕,又问了一个问题:“你可知淮南守敌为何要犹豫是战是逃的决定?”

“因为淮南城高墙厚。。。。。。”白不信只说了半句话就突然住口不言了,思索了片刻,面露微笑,对卫青点头:“我懂了。”

商汤网开一面,其目的是收买天下人心,但如果只论这一举动的本意,其实不过是放鸟兽一条生路。

现在卫青网开三面,只留北门不围,也同样是给金军一条生路。

那么为什么要放金军一条生路?原因正在于现在的特殊情形。

金军之所以对是战是逃十分犹豫,原因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做更安全。

一方面,淮南城高墙厚,如果守得住,躲在城里最安全;但另一方面,金军数量既少,力量又差,如果守不住,还不如干脆出逃。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将淮南团团围困,断绝了金军出逃的可能,所谓“困兽犹斗”,金军就只能拼死一战了,虽然金军实力不足,但凭借着淮南城墙仍可一搏。(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