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陈庆之升迁记 > 第276章 李昆仑

第276章 李昆仑

为什么不在这里吃饭,有两点考虑。一是人家乡镇挽留自己吃饭,这是人之常情,换作自己也会这样做的,但他是在百合村担任第一书记,经常都会来龙尾镇,所以能不麻烦他们就尽量不麻烦。如果留下来吃饭,也是给镇里增加负担,既要安排好伙食,又要安排人作陪,最后搞的大家都累。如果偶尔来一回龙尾镇,吃顿饭倒无所谓。二是陈庆之在龙尾镇碰了壁,加上在农业局、水利局也是如此,导致情绪不佳,根本就没心情在这里吃饭,还是回县城吃饭的好,这样更洒脱一点。

连着三次碰壁,陈庆之倍受打击。但是,转念一想,自己到了党史办这个冷衙门,说什么也得做点成绩出来。越想越是兴奋,心中的斗志也渐渐地自我催发了出来。

关键还是钱的问题,该怎么办,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呢?

陈庆之想得有点心累,完全沉浸在了工作里面。就连吃晚饭的时候,都是有点心不在焉的,被饭店的员工笑着打趣他,是不是看上了哪家的姑娘,在犯相思病呢?

吃过饭后,陈庆之独自在县城的街道上散步。他打算独自走一走,散散心,借以排解心中的烦闷情绪。

就这样漫无目的的走着,不知不觉就到了汽车站附近,忽然想起来,年前在这里遇上了一位会篆刻的老人,当时买了一对手表,是那位有些佝偻的老人给篆刻了名字。当时还想着,以后专门找个时间来拜访,一晃都好几个月过去了。

想起这件事情,陈庆之决定绕点路去看看那位老人。但是仓促间也没有准备什么礼品,忽然瞥见路边的一家烟酒茶商铺,于是特意拐了进去,买了两瓶渔阳醉。

这渔阳醉不是最便宜的,勉强可以算是本地的中档酒。由于摸清楚老人的兴趣爱好,但是想来这两瓶酒应该不会寒酸的。

哼着小曲,凭着记忆很快就找到了那家小铺子。老人正准备打烊了,听见有客人过来,也没有抬头,一边收拾东西,一边低头说道:“打烊了,今天不做生意了,如果有事,明天再来。我得回去陪家里的老太婆了,请不要见怪。”

陈庆之笑道:“大爷,是我,还记得吗?年前的时候,您帮我在一对手表上面刻了篆字的,而且只是象征性地收了我一块钱,有印象没?”

老人楞了一下,随即扭过了头,望了陈庆之一下后,眼睛在他的两瓶酒上面停留了一会,一道光芒从眼中一闪即逝,然后异常平静地说道:“哦,是你这个小伙子啊,我…记得你。怎么,这么晚过来,是想叫我帮你刻字,还是说想请我喝两杯?”

陈庆之笑道:“大爷,这个时间点过来,肯定是请你喝酒,不知道你方不方便?”

老人停顿了一会,看着像是在作艰难地思想斗争,最后语气坚定地说道:“方便,怎么不方便!你稍微等我一下,等我收拾好店里的家伙事后,一会你跟着上我家去吃饭喝酒!”

陈庆之道:“行,你慢慢收拾,要不要我帮忙?”

老人摆了摆手:“不用了,你不清楚这些东西的摆放位置,还是我自己来,省得明天要用的时候,我不知道东西搁在哪里,到时候找起来麻烦。”

陈庆之道:“那好,我就在这里等您。”

或许是惦记着还有两瓶酒,老人收拾东西的进度明显加快了不少。

不一会,他就拍了拍手,说道:“好了,都收拾好了,待我把门锁好,咱们这就回去喽。”

路上,两人边走边聊。陈庆之先主动介绍了自己的大致情况,随后问了问老人的有关信息。

通过交谈,陈庆之才知道老人的名字叫做李昆仑,是渔阳中学的退休教师,前几年刚办的提前退休,现在已经快六十岁了。由于闲来无事,就租了一个巴掌大的小铺子,经营着配钥匙、刻章、篆刻等小本生意,不图赚钱,只图逍遥快活。

没说上几分钟,就到了一幢老式的居民楼前。这种居民楼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是封闭式的小区,所以也就没有围墙,也没有共同的大院门。一栋栋的楼房各自独立地矗立着,都是六层的楼房,没有电梯,全靠走楼梯爬上楼。

刚到三楼楼梯口,似乎闻到了一股红烧肉的香味。虽然陈庆之已经吃过饭了,但依然不争气地咽了一口口水下去。

李昆仑咚咚地敲了几下门,随后扭头朝着陈庆之笑道:“我家的老婆子今天弄了红烧肉,等下我们爷俩多喝两杯。我告诉你,要说到这个红烧肉的手艺,我们两口子绝对能在渔阳县排名前三。你今晚可是有口福了。?”

陈庆之正准备回话的时候,铁门咔的一声打开了,但是却没有看见人,只听见一阵细碎地脚步声快步地走向了里边,估计是李昆仑的老婆开了门后,没顾得上打招呼,就奔向了厨房。

进了屋子里,红烧肉的香味更浓了,无声无息地飘进了陈庆之的鼻子里,把陈庆之肚子里的馋虫都给勾出来了,他下意识地说了一声:“嗯,真香啊。虽然我已经吃过晚饭了,但是我等下还是想多尝几块红烧肉,哦不,我还得再来一碗饭。”

李昆仑惊讶地说道:“哦,你吃过了晚饭?我还以为你是专程来我家里吃饭的呢!”

陈庆之不好意思地说道:“请李老师见谅,刚才一时间忘了跟您解释了,我已经吃过了晚饭,就在街上散步的时候,突然想起您就在这附近,所以就提了两瓶酒,冒昧登门拜访了,请您多多包涵。”

李昆仑道:“哎呀,没事,我这人是个不修边幅的教师,学校里的人都知道。我不太在乎这些繁文缛节,不会放在心上的。再说了,家里来了客人,这是好事情。你先坐会,我去厨房看看。既然你来了,怎么着也得加两个菜才行。小陈,你自己泡下茶,茶叶跟茶具都在那茶几上面。”

陈庆之点了点头:“好的,李老师,我这人最不喜欢见外,在您这里,我就当是在自己家一样。”

李昆仑道:“就应该这样子,太拘束的人一般都没有好口福。你先坐一下,我去厨房看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