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新战国策——二战风云录 > 第五十五回中原相持新四发展上高会战岩永毙命

第五十五回中原相持新四发展上高会战岩永毙命

第五十五回中原相持新四发展

上高会战岩永毙命

1940年夏秋,国际风云变幻急剧。

在欧洲,德、意法西斯势力十分嚣张,德国军队全面进攻法国,意大利对英国和法国宣战。在法国迅速战败后,贝当政府向德国法西斯投降。英国被迫退出欧洲大陆,德、意法西斯军队席卷大半个欧洲。

在亚洲,日本法西斯受德、意法西斯疯狂侵略扩张的鼓舞和刺激,日军大本营和政府联席会议,于7月7日正式通过了《适应世界形势演变的时局处理纲要》,强调对已经陷入泥潭的侵华战争要抓住良机努力推进。

9月7日,日本与德、意在柏林签约,结成军事同盟。日军为了迅速结束侵华战争,抽出兵力继续南进,向东南亚和南太平洋地区扩张,即以从南宁、龙州撤兵为诱饵,对国民党政府进行各种诱降活动。

11月1日,日本御前会议做出《处理中国事变纲要》。强调除继续进行武力作战外,应采取断绝英、美的援蒋行为,调整日苏邦交等一切政治和军事手段,力求摧毁重庆国民政府的抗战意志,迫使其迅速屈服。实现“汪蒋合作”。

为了打击德、意、日法西斯同盟,美国和苏联也签订了联防协定。在亚洲、太平洋方面,美国和英国想方设法牵制日军南进,利用种种方式赞助中国抗日。1月日,美国国会通过一项议案,决定给国民政府1亿美元巨额贷款,还派遣了一批专家到中国,援助国民政府各个部门的工作。英国于10月8日重新开通滇缅公路,香港交通也正式开放。

苏联为避免东西两线受敌,也给蒋介石大量贷款,支援各种物资,派遣军事顾问,积极援助国民政府抗日。苏联政府在派崔可夫等人到中国担任军事顾问的同时,还给国民政府提供了飞机50架、大炮近00门,汽车500辆以及相应的装备物资。

在风云际会的国际舞台上,由于中国军队在对日战争中的不俗表现和团结抗日的坚强意志,使蒋介石成为国际舞台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受到各方面的关注。

蒋介石利用同日本谈判这张牌,来压英、美和苏联,企图从这些国家得到更多的军事援助和经济援助。同时利用英、美、苏联支援中国抗战这张牌,在同日本的谈判中讨价还价,以拖延时日。

蒋介石更没有放弃对中共及其军队的限制,不断发展的八路军、新四军始终是他的心腹之患。此时,他把**重心从华北转向华中,抓紧策划袭击皖南新四军领导机关及其所属部队。

1940年7月1日至8日,国民党五届七中全会结束后,蒋介石指派何应钦、白崇禧同周恩来、叶剑英谈话。这次谈话的要点,一个是陕甘宁边区问题,中共主张按现状划界,国民党只承认边区包括18个县;另一个是军队的编成问题,中共提出要求八路军编为个军9个师的方案,国民党不肯接受;再一个是八路军、新四军的作战区域问题,是这次谈判的中心问题。国民党为限制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发展,要求八路军、新四军都开到黄河以北,想使日军在狭小的圈子内有可能消灭八路军、新四军。

毛X东明察秋毫,根据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原则上同意划界,但指示周恩来谈判时必须坚持六个条件。即:各党派在全国的合法权;人民在全部敌占区的游击权;八路军、新四军有正规军的足够战区(华北五省);八路军、新四军有足够的补给;中共有冀、察两省的行政领导权和其他游击区的行政权;八路军、新四军有发展保证(扩充补给)。

7月16日,国民党向中共方面提出“中央提示案”的书面文件。其中提出:

划陕甘宁边区范围,改称陕北行政区,暂时隶属行政院,归陕西省政府指导;

取消冀察战区,其河北、察哈尔两省及山东省黄河以北地区并入第二战区,仍以阎锡山为司令长官,以朱德为副司令长官,秉承军事委员会命令,指挥作战;

八路军、新四军于1个月内全部开到前条规定的地区之内;

八路军准编为个军6个师,个补充团,另再增两个补充团。新四军准编为两个师。此外,所有纵队、支队及其他一切游击队,一律限期收缩,不准自由成立抗日部队,不得在原驻各地设立留守处、办事处、通讯处等其他类似机关,不得留置部队或武器弹药于原地。

这时,八路军、新四军的武装力量已经发展到50万人。为了限制中共抗日武装,这个“中央提示案”还规定,整编以后,八路军、新四军每个师为个旅4个团建制。这样,国民政府允许八路军、新四军准编的8个整编师仅为10万人。其意图很明显,缩编八路军、新四军,把八路军、新四军全部赶到黄河以北土地贫瘠而狭窄的冀察地区,这里是日本军队所占据的地区,让日军歼灭八路军、新四军。

这个“提示案”引起了毛X东、周恩来等人的高度重视。周恩来乘飞机返回延安,向中共中央报告了详细情况。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了四次会议,听取周恩来关于南方局工作和统一战线工作的报告,制定对策。

从8月8日开始,周恩来先后同蒋介石、白崇禧、何应钦进行会谈。周恩来稍作让步。但蒋介石、白崇禧寸步不让,坚持要求八路军、新四军一律开到黄河以北,游击队留在当地,交给战区司令长官指挥。对此,周恩来也加以拒绝。

9月,周恩来向国民党提出关于调整作战区域以及游击部队的三项办法。一是扩大第二战区到山东全省及绥远一部;二是给八路军、新四军及各地游击部队全数发饷;三是各游击队留在各战区划定作战界线,分头击敌。

周恩来提出的要求,被国民党方面搁置起来了。

正在此时,日军调集兵力5000余人,在飞机机群掩护下,由南陵向铜陵、繁昌地区新四军“扫荡”,新四军在叶挺率领下奋起抗击,给日军以猛烈攻击,消灭日军数百人。7日,日军东转大岭、小岭并向泾县县城进犯,守军第5师弃城溃逃,泾县县城陷落。新四军军长叶挺率部追至泾县,在泾县南关与日军激战。8日,新四军继续猛攻,日军溃败,焚泾县县城南门阻止新四军追击,经北门向南陵退去。9日,新四军克复泾县,并向南陵攻击。

此战,新四军共歼灭1000多日军,击溃了日军的“扫荡”,新四军再展军威。

新四军自建军以来,各部在抗战中不断开辟新根据地,打击日军,同时也扩大了自身的武装力量。除彭雪枫部发展到1.7万人之外,还有新四军第四支队高敬亭东进不力,199年5月5日,叶挺亲至庐江东汤池,建立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加强和统一江北地区新四军部队的领导,由张云逸兼任指挥,徐海东任副指挥,赖传珠任参谋长,邓子恢任政治部主任。

6月,江北指挥部整编部队,由徐海东兼任第4支队司令员。以第4支队第8团为基础成立第5支队,司令员罗炳辉,政委郭述申。充实加强了江北游击纵队,司令员孙仲德、政委黄岩。

部队整编后,第4、第5支队分别开赴津浦路西、路东地区开展游击战争,经过两个多月的作战,第4支队开辟了定远东南藕塘为中心的津浦路西根据地。第5支队开辟了以来丰半塔集为中心的津浦路东根据地,两个支队的兵力增至1万多人。并于1月下旬粉碎了000余日军的扫荡。

1940年月,新四军第4、第5支队取得了半塔集自卫战胜利。9月5日至17日,粉碎了日伪军1万余人对津浦路东抗日根据地的大规模围攻和扫荡,巩固了皖东抗日根据地。

199年1月,***率新四军两个游击中队和干部队共计不足00人,自河南确山竹沟出发,挺进鄂豫抗日前线。6月,与陈少敏所部信阳挺进队会师,统一成立新四军豫鄂独立支队。***任司令员,陈少敏任政治委员(后由陶铸代理)。1940年1月,将鄂豫边区各地抗日武装合编为新四军鄂豫挺进纵队,***任司令员,朱理治任政治委员。随后,鄂豫挺进纵队向大别山进军,年底创建了鄂豫边根据地,部队发展至1.5万余人,为中原地区坚持敌后抗战打下了基础。

新四军第1、第支队在向敌后发展的斗争中,打击了日伪军,壮大了自己。江南部分到1940年,部队由出发时的4000余人,发展到1.4万余人。

在皖南,199年,谭震林率新四军第支队开赴铜陵、繁昌一带开展游击战争,向日军进行了00多次战争,部队也发展到近万人。1940年4月和10月,皖南新四军粉碎了日伪军两次大规模扫荡,巩固了皖南抗日根据地。

到1940年底,新四军已发展到近10万人。华中抗日根据地已扩大到大江南北许多地区,根据地人口达100万。

中共武装力量在抗战中的迅速扩大,引起了蒋介石集团的不安。蒋发现中共军队经国民政府承认发饷者,只有个师4.5万人,而实际上却有50万人。此时,由于百团大战后,日军将战略重点转向华北,对国民党军的压力大大减弱,国民党军完全可以腾出手来对付中共及其武装力量。

蒋介石已处于德、意、日和英、美以及苏联这三个阵线的争夺之中。他自居成都,让其夫人宋美龄及亲英美派亲近英、美;让桂永清、朱家桦拉拢德、意;又让亲日派与日本谈和;让孙科与冯玉祥亲苏。则指示何应钦与白崇禧积极**。

1940年10月19日(皓日),蒋介石以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副参谋总长何应钦、白崇禧的名义,致电朱德、彭德怀和新四军叶挺,命令黄河以南的中共军队限1个月内,全部开到中央提示案第三问题所规定的作战地境内,即黄河以北。将抗战以来国共军事摩擦的根源归结于八路军、新四军不守战区范围自由行动;不尊编制数量自由扩充;不服从中央命令破坏行政系统;不打敌人专事吞并友军。

日军自199年月下旬攻占南昌后,中日双方军队为争夺南昌及外围据点多次针锋相对,高安数次易手。日军在占据武汉后,赣北与鄂南成为南方防线第一前线。由于这块地盘处于长江以南,是半壁江山的天然屏障。襄河两岸、长沙外围、赣西上高与高安之间,浙江绍兴与衢州一线,成为中日军队必争之战略要地。

日军企图分路合击上高,得手后尔后东渡赣江,侵占半城、樟树,扫荡赣江两岸,攻击第九战区第19集团军来巩固南昌及其外围,最终使所谓的“鄱阳湖扫荡战”目的大功告成。

1941年月,日军第、第4师团、池田混合旅团及远藤少将指挥的第飞行团组成的扫荡部队5万余人,飞机百余架、坦克40余辆,分三路合击第19集团军指挥部上高。

早在1940年5月,国军第九战区就拟定了反击南昌的作战计划,如果日军进犯高安、上高、万载,那就将其诱入分宜、上高、宜丰而歼灭之。其战略部署为:

第70军李觉部为左翼诱击兵团,诱敌深入第一阵线,由瑞洪沿抚河右岸经锦河南岸至里塘一线为第二阵线。第二阵线利用有利地形不断抗击,然后突然穿插敌右侧以截断日军后方交通。

划归罗卓英指挥的第49军刘多荃部为右翼兵团,从赣江东岸秘密出击,左右两翼部队密切配合,在外围包抄敌军。

决战兵团由第74军王耀武部担当,当左翼李觉部将日军诱入第三阵线,自青岚湖南岸勘头王起至丰城,跨赣江西岸至锦江北岸泗溪至九仙汤一线时,各兵团一鼓作气,集中优势兵力与敌决战,将敌歼灭。

1941年月15日晨,日军樱井指挥第师团,由北路从义安分两部扑向我军第70军李觉部正面,自安义向奉新、棠浦进攻;中路日军第4师团自南昌以西万寿宫附近沿锦江北岸向高安、上高进攻;南路日军第0独立旅团自锦江、赣江合流处的夏口南渡锦江,向灰埠方向进犯。

北路日军第师团发起进攻后,中国军队凭借潦河两侧高地进行抵抗,并后退诱敌,使日军渡过锦江。18日,日军进占赣西上富后,认为协助第4师团作战任务已完成,遂后撤,准备于4月中旬调华北进攻八路军。中路日军于月17日攻占高安,并向官桥、泗溪进犯,另一路向樟树、泉港进犯。

中国军队死守上高外围核心阵地。南路日军于月15日突破锦江南岸,向猪头山等地进攻,被中国军队阻于来春岭、猪头山一线。1日,经灰埠渡过锦江北岸与中路日军会合,向第19集团军阵地泗溪、棠浦进攻。第19集团军以第74军坚守中心阵地,以第49、第70军由南向北向中心压迫、包围日军。

月日至4日,日军第4师团由师团长大贺亲自督阵,在数百架飞机掩护下,向上高地区守军第74军阵地发起猛烈进攻。74军拼死力拒,虽血肉纷飞,伤亡惨重仍不后退。4日战况最为激烈。日军出动飞机百余架,反复狂轰第74军第57师下陂桥阵地和第58师白茅山阵地,投弹1700余枚,守军阵地大部被摧毁,人马伤亡惨重,第74军预备队先后与敌肉搏7次,毙敌000余人。

与此同时,中国军队第70、第7、第49军已进至日军侧后,形成包围之势。

4日,日军第4师团突围未成,大贺急电汉口日军第11集团军司令部求援。第11集团军司令部急调北路第师团紧急驰援。第师团一部自奉新再犯伍桥河、村前街,分头向棠浦、官桥急进,以图解第4师团之围。

中国军队放开左翼,让增援日军与第4师团会合于棠浦后,再度包围之。

月6日,中国军队展开反击,第57师推进至泗溪、良口一线,压迫日军之左翼;第58师收复猪头山、罗坑等地,包围敌之右翼;新15师进击南坑、罗南坑;第107师克复胥家陵、亘离楼、谢西等地。这样,日军被合围在南北直径不满5公里之圈内。

7日,日军后退无路,尽全力从我军薄弱环节谢楼附近突围。中国军队乘势攻击,占领第4师团师团长大贺指挥所毕家。8日,国军第74军进迫官桥,击毙日军少将指挥官岩永,并克复官桥。

9日,中国军队以第49军为右追击军,沿湘赣公路经高安、大城向牛行追击;第74军为左追击军,沿伍桥河、奉新向安义追击。0日,日军残部溃逃。1日,中国军队克复高安。4月日克复奉新、万寿宫,恢复战役前态势。上高会战结束。

上高会战,第19集团军收回原有阵地,并占领战略要地万寿宫及安义外围的长埠、安埠、午州、伏桶山等地。日军第师团几乎全军覆没,该师团步兵指挥官岩永少将毙命,击毙大佐联队长滨田以下15000余人。缴获军马800余匹,俘虏日军百余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击落飞机1架。日军北调的第师团伤亡过半,从而减轻了华北战场八路军的部分压力。就在日军在南昌外围与国军作战的同时,日本的南进战略基本形成。那么,为实现这一战略,日军将采取哪些行动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