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六朝云龙吟前传 > 第十三章 众人催债

第十三章 众人催债

“原来是这样啊。;;; .+.好。单兄要多少?一百万钱够不够?要不要我再借你一些?利钱好商量,一个月内还的话,一成的利钱即可,总不会让单兄吃亏。”

单超不擅言辞,此时舌头像打结一样不出话来。唐衡笑道:“用不着,用不着。就那一百万钱,足够使了。”

“要钱容易。”蔡敬仲毫不含糊,“只不过单兄没有早,我身上此时只有……”

蔡敬仲数了数身上的现款,“只有五枚金铢。剩下的我给你打个欠条,一会儿散朝,单兄去我那里取就是。”

徐璜笑道:“咱们一个殿里来往的交情,哪里用打什么欠条呢?那就打一个吧。”

蔡敬仲随身带着白纸,当即抽出一张,让人拿来笔墨,“中常侍蔡敬仲向中常侍单超借款一百万钱,今还欠款一万钱,所余款项朝会之後另取。鸿嘉三年八月二十七日。”一式两份写罢,然後按上指印,递给单超,也按了指印。

众人原本担心蔡敬仲借钱不还,此时见他如此爽快,都鬆了口气,脸上的笑容愈发真挚。徐璜等人本来也想把钱讨回来,眼见有了欠条,又动了心思。

蔡敬仲是个明白人,一看他们的神情哪里还不明白?笑道:“这样吧,我身上还有几枚银铢,先还各位一枚略表心意,余下的都打成欠条,散朝後各位一并去取。若是不取也无妨,利息照旧。”

众人笑逐颜开,“这怎么好意思?”

“那就打吧……”

“我来磨墨。”

“老具,把纸扶好!对了!对了!”

蔡敬仲一口气又写了四份欠条,连未在场的左悺也得了一份,四份欠条格式一样,都是:中常侍蔡敬仲借中常侍某某若干万钱,还欠款一百钱,所余款项朝会之後另取,下面是签名和年月日,双方分别按上指印。每份都是两张,双方各持一张。

众人各自拿好自己的欠条,心藏在袖里。

蔡敬仲意犹未尽地道:“还有吗?”

众人都笑道:“没了,没了。”

蔡敬仲随意道:“这钱若放满一个月,先付利钱两成;满两个月,利钱五成;三个月期满之後,连本带息一并付清。只不过诸位的钱不满一百万钱,只能按六折计了。”

徐璜道:“老蔡啊,以咱们的交情,怎么能打六折呢?我……”

没等他完,众人便拦住他,满口道:“无妨,无妨。”

虽然徐璜还嫌不足,但能拿到欠条众人也都满意了,几名中常侍收好欠条,各自散去。程宗扬趁周围没人,走到蔡敬仲身旁,低声道:“怎么回事?你真打算要还钱?”

蔡敬仲一副“被你看了”的表情,“当然了,这还有假?”

“得了吧,你要没耍诈,我程字倒着写!”

蔡敬仲怫然道:“你这是看不起我!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我蔡敬仲岂是赖账的人?况且就一万多钱,我哪里还不出来?”

蔡敬仲前半截义正辞严,让程宗扬惭愧不已,还觉得是自己想歪了,结果後面一个转折,让他差没反应过来。

“一万多钱?等等!你不是借了一百好几十万吗?”

“我不是还了吗?”

“你不是才还了一万多吗?”

“不能乱!”蔡敬仲严肃地道:“欠条上可是写的明明白白:借款一百万钱,还欠款一万钱。”

“打住!是‘还’,还钱的还,你只还了人家一万钱。”

蔡敬仲凛然道:“白纸黑字,岂能作假?我方才写欠条的时候,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谁什么了吗?明明是‘还’欠款一万钱——‘还有’的还,还欠着一万钱。不信看欠条,上面写着呢。告诉你,拿着这欠条,告到天子面前我也不怕。想黑我的钱,没那么容易!”

蔡敬仲一席话得铿锵有力,程宗扬哑口无言,半晌才道:“……我明白了。大哥,你真黑。”

“不是我黑,是他们没文化。”蔡敬仲拿出一把欠条,一边沾了吐沫着,一边感叹道:“单超一百万钱,徐璜二十万,具瑗十万,唐衡三十万,左悺二十万——加起来我还欠他们一万零四百钱。花一百八十万钱学文化,亏了吗?真不亏,实在是太值了。”

程宗扬不由感叹,徐璜等人去要欠条实在是下了一步大大的臭棋,没有欠条还好,有了这张欠条,几位中常侍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蔡敬仲收起欠条,然後抬起眼,语重心长地道:“试验室的事……”

这事一谈起来就没头了,程宗扬赶紧打断他,“我知道!我知道!这事我一定抓紧!你就放一百二十个心吧。”

蔡敬仲拍了拍他的手,一切尽在无言中。

“天子启驾!”

几名黄门在殿外齐声高呼。众人纷纷起身,前去迎接。

参加朝会的内朝官员跟随车驾,鱼贯穿过嘉德门,来到崇德殿的丹墀之前。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官员由正南方的章华门入内,早已在丹墀前等候。数百名官员都穿着黑色的袍服,宽大的衣袖一直垂到脚前,一眼望去,黑鸦鸦一片,唯一的区别只有头上的冠饰。

官员们各自捧着笏板,低头看着脚尖,虽然数百人聚在一起,却静悄悄不闻丝毫声息。程宗扬悄悄抬起眼,面前是南宫最宏伟的主殿:崇德殿。整座大殿位于五层台陛之上,每层台陛都高达及许,从下望去,宫室犹如浮在雲端。脚下的丹墀漆成丹红的颜色,色如烈火,象征着汉国的火德。主殿两侧各有一尊十几丈高的金人,手中托着巨大的金盘,宛如威严的神祇,俯览众生。

片刻後,鼓声响起。官员们黑色的衣袂同时扬起,迈步踏上台阶。台陛高度五丈,长近二十丈,从阶下登到殿前,相当于一口气爬上五层楼,如果换成晋宋两国,只怕有一半官员中间都得歇几回。汉国这些官员却是步履矫健,中间几名鬚髮苍苍的老者也显得老当益壮,丝毫不见颓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