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猎击三国 > 第七十四章 【救 北 海】

第七十四章 【救 北 海】

大盟连续为十五郎打气,满满感激,必再接再厉。

~~~~~~~~~~~~~~~~~~~~~~~~~~~~~~~~~~~~~~~~~~

辽东骑都尉领辽西白狼城守马悍辽西白狼营骑司马太史慈,拜见北海相孔使君。

啊呀呀融何德何能,竟能得两位不远千里,渡海襄助,请受融一拜。

在都昌北海相府,孔融跪坐于蒲席之上,抬臀挺身,双袖合拢,手臂平直,冠首端正,向马悍与太史慈行了个标准稽首礼。

马悍与太史慈分坐左右,也依样还礼。

孔融真不知道哪阵风把一个辽东骑都尉加一个辽西骑司马给吹到这北海来了,不过身为鲁地人士,又连任五载北海相,对青州地理甚为熟悉。孔融也是明白,青州距辽东看似极其遥远,其实隔海相望,不过一日夜行程而已。得知太史慈实为奉母命前来报恩,孔融感概不已,世间之事,一饮一啄,自有因果。

历史具体到这都昌一隅,有些似是而非了。如果太史慈没有碰到马悍,他还是一介布衣,虽然奉母命突入都昌,令孔融大为感概,却绝不会得到如此礼遇,更不可能让他掌兵击贼。孔融感激他是一回事,但要用他又是另一回事,想要在孔融这等人身边任事,没有世家出身,或孝廉或茂才的身份,想都不要想。当然,若你甘愿当个中下级武官。那倒是可以。

历史上,太史慈单骑救北海。如此智勇双全之士,最终却不能为孔融所用。可见一斑。

不过,今时今日,太史慈的人生轨迹已然改变,他是以辽西白狼营骑司马的身份,面谒孔融,这意义就非同一般。再加上还有个职位与孔融相差无几的骑都尉马悍,不由得孔融不郑重而平等相待。

马悍打量这位文圣的二十世孙:年约四旬,长冠巍峨,面容清俊。三绺美髯修剪得十分整齐,身着一袭蜀锦宽袍大袖,保养得极好的细白手掌,握着一柄麈尾拂尘。每说上一会话,便轻拂麈尾,仪态从容淡定,儒雅非常。

双方叙谈之时,马悍注意到太史慈在与孔融对答时,十分拘谨。执礼甚恭,也不知是感念孔融恩德,还是为其名声所慑。马悍就没那么多讲究了,他也看得出来。别看自己与孔融在职官上只差半级,但孔大名士完全不把他放在眼里。这时代看一个人无非看两样东西,要么是名声。要么是出身。就这一点上说,马悍甚至还不如太史慈。至少人家身家清白,而且在青州还有义士之名。马悍呢。谁知你是打哪蹦出来的,至于名声,辽地漠北,他是大名鼎鼎,但在青州,谁知道他是哪根葱

如果说,孔融对太史慈还有几分热情的话,对马悍,就是不冷不热了。

马悍不引为意,你不能要求每个人都尊重你,你所能做的,就是做让人尊重的事。当下轻咳几声,将话头接过:未知围城之黄巾贼有何所求

孔融冷哼一声:贼首胆大妄为,竟要胁融提供谷米万石,加兵甲百件,否则破城之后,劫掠一空。融身为北海相,牧守一方,如何能喂狼饱食,纵之四下劫掠,荼毒黎庶,为害一方

万石粮,嗯,马悍知道北海一向富庶,拿出万石粮及兵甲百件其实不会有大问题。孔融不给,其实多半还是因青州黄巾为祸太烈,其势如虎,若喂之予饱食,等于养虎为患。到头来,遭殃的还是自个。从这一点来看,孔融还是明白人。

太史慈忍不住道:使君,都昌兵力如何甲具如何可有骑卒

孔融淡淡扫他一眼,道:有郡兵千五,义民过千,甲具精良,骑卒若干。

太史慈拱手为礼,概然道:请使君出五百卒,慈愿为前驱,为使君驱逐此乌合之众。

孔融捻须而笑:子义勇烈,某知之矣,然贼人万余众,非匹夫之勇可恃也。子义可曾率兵前来

太史慈正想说话,马悍却接口道:渡海艰难,只得百余卒。

孔融摇头:太少,太少,无济于事。

马悍不动声色道:然则使君之意若如何

孔融麈尾一扫,从容不迫道:无他,固守待援耳。

马悍与太史慈面面相觑,一时难以理解,甲器精良,兵力不弱的孔融,为何竟不敢出城一战。这其实是有缘故的,孔融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早在初平二年190年,孔融刚任北海相不久,意气风发,一心想干一番大事业。他在北海召集士民,聚兵讲武,下发檄文,又亲写书札,与各州郡互通声气,共同谋划,搞得动静挺大。

次年,孔融觉得时机成熟了,便信心满满联合左近的齐国乐安国共同讨伐黄巾贼张饶。结果被打得一败涂地,连老剿剧县都被攻下,只得而转至朱虚县,不久更退到都昌。自此而后,孔融就像被拔掉羽毛的凤凰,连鸡都不如,再不敢言剿贼,甚至被打上门来都不敢出战。这是一个由极度自信变极度怯懦的典型。

半晌,太史慈才无奈问道:使君欲待何处之援

孔融轻咳一声:闻平原相刘使君,出身宗室,兵精将足,久经征伐,且平原距北海不过数百里只可惜,都昌城中无骁勇之锐士,无法破城而出求援。

太史慈向马悍请示式地望了一眼,马悍淡笑不言。太史慈当即站起,毅然道:慈愿为使君前往平原,必定请动刘使君。

孔融摇头道:现今贼围甚密,众人皆说难以突围,子义虽有壮志,然此事着实太过艰难。

太史慈答道:昔日使君倾意照料家母,家母感戴使君恩遇,方才遣慈来相助使君之急。此乃慈应有可取之处,此来必能有益于使君。如今众人说不可突围,若慈也言不可,如此岂是使君所以爱顾之情谊与家母所以遣慈之本意呢情势已急,望使君务必答应。

孔融怔怔望着太史慈,半晌起身上前,执太史慈之手,叹道:子义真吾少友也

马悍等孔融感概完了,才悠然道:若请刘使君,这出兵糜费,犒劳之资,总得说好才是。否则若刘使君问起,子义怕也为难啊。

孔融哈哈大笑,麈尾一甩:刘使君若能退兵,万石粮加兵甲百副黄巾贼我是不会给的,但却可赠与刘使君。

马悍立即打蛇随棍上:刘使君若然出兵,自是最好不过,但凡事都得有个成败之说,若刘使君无法出兵,却有别家诸侯愿出兵襄助,这答酬

孔融毫不犹豫:答酬如前,绝无折扣。

好马悍要的就是这句话。

历史上,刘备率三千根本谈不上精锐的郡兵出击,结果管亥这群乌合之众一仗未接就跑路了,白白便宜了刘备,既捞取了名声,又竖立了威望,更得到了实惠虽然三国志里无记载,但用脚趾都能想到,人家出兵几千为你解围,你说声谢了哥们就算完事了多的不说,这开拔费你得掏吧粮草你得给吧人吃马嚼你得管吧意思意思你得要有吧

很好,现在,我马悍来了,就没你刘大耳什么事了。

孔融,是三国时代数得着的名士,建安七子之一,玩笔头,的确可流芳千古,动刀枪,渣都不如。这是马悍见到的第一位三国名士,没想到就这个弱鸡样,令马悍心头油然生出轻篾之意。

走出相府,回到孔融临时安排的驿馆住处,马悍笑问太史慈:你真要再突出重围,找什么平原相刘使君求助

太史慈也狡黠一笑:有我二百狼牙飞骑,何需什么刘平原。我要的不是突围,而是合围。

马悍哈哈大笑,向太史慈挑了挑大拇指,招来鹰奴,用专用的黑炭笔,在一小片羊皮卷上写了一行暗语,交给鹰奴。

鹰奴接过,放入细圆木管,在鹰腿上绑好。然后轻抚鹰首,手臂一振。雄鹰展翅,冲上云霄,绕城一匝,振翅远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