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超级生物帝国 > 【356章】 海洋工程

【356章】 海洋工程

双螺旋楼工程的快速推进其实就是玛卡园区高速发展的一个缩影,这片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正在迸发出令人惊叹的热情,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玛卡园区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座卫星城的雏形,只要在未来的两年内各种商业中心住宅小区学校银行医院等等配套设施能够陆续完工投入使用,将会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条件。而玛卡园区在2017年的gdp将有望达到6000亿rmb左右,向着全国第一家产值破万亿的经济技术开发区迈出坚实的一步

这里正在逐步形成新型电池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个人通讯设备新型建材特种材料生物制药以及军工产业等等支柱产业,并且以此带动周边产业快速发展。

而且,这些所有的产业都是围绕着玛卡科技而发展起来的,玛卡科技就如同是一列火车的车头,在拉动着身后的合作伙伴向前狂奔..

总而言之,玛卡园区的发展状况是喜人的,即便是不了解内情的普通民众,只要看到媒体上那些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川流不息的运货汽车还有斗志昂扬的玛卡人,都会深深地体会到这种令人窒息的激情。

或许,在38年前的特区,26年前的海东新区,这是一种追赶大时代的豪情,当ri历翻到2017年之后,这种令人着迷的热情再一次出现在华夏大地。

这是一座正在冉冉升起的奇迹之城

从双螺旋楼视察回来之后,段磊又去了一趟玛卡造船,毕竟这里将会是玛卡科技未来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段磊向来是异常重视的。

对于段磊和玛卡科技来说。要想挣钱,玛卡医药和玛卡芯片这两家拥有划时代产品的子公司才是最好的选择,至于玛卡造船。却拥有了更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根据玛卡科技财务部的预测,2017年玛卡科技在抗癌1号生物芯片等两个项目上将能够完成2800亿的产值,为玛卡科技带来超过2000亿的纯利润。若是段磊热衷于挣钱增加自己私人账户上的数字,他完全可以把更多的jg力放在这两个项目上。哪怕是生物燃油改良沙棘个人终端等项目。也能够给段磊带来巨额的利润,他们都比给军方设计制造军用装备要轻松得多。

相对而言,建造一艘常规动力航母所能够产生的价值也不过150亿rmb左右。而它的制造周期却高达23年,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由于重工制造业的成本控制都相对透明,玛卡科技根本就不能从航母的制造项目中挣到太多钱。

从这个角度来看,制造航母其实是一件吃力来讨好帝国zhèng 的事情,对于玛卡科技的经济状况并没有太大的帮助。

但是,换一个角度来说。成为帝国第一艘常规动力航母的制造商,对于玛卡科技在国内地位的提升拥有着极大的帮助。尤其是玛卡科技涉及了军工领域的生产之后,公司在国内的扩张阻力似乎减少了许多,整个玛卡科技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

此外,航母编队项目的启动。对于提升玛卡科技在各个领域技术储备加强企业执行力方面,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根据叮叮的预估报告,一旦航母编队的项目圆满成功,玛卡科技将会在大功率燃气轮机装甲甲板雷达声纳以及通讯设备等领域获得长足的发展,技术人员们将可以把叮叮所提供的玛卡技术完全吃透。

到了那个时候,玛卡造船就将会一跃成为全球最好的军用舰艇制造商,这对于巩固玛卡科技在华夏帝国国内的地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抛开军工领域的利润问题,玛卡造船给玛卡科技所带来的潜在好处倒反更大了。

在段磊和玛卡科技的不少高层心里,都拥有一个强国梦,他们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希望能够给这个帝国做点什么。而加大对基础工业重工业和军工产业的投入,就是他们这种愿望的一个具体表现。

因此,哪怕为军方设计制造航母编队显得有些油水不足,但是段磊和玛卡科技的高层也是异常重视,可以说是把公司的资源优先向军工项目倾斜。

这年头,有些事总还是要有人去做的

朱大哥,整个项目组的状况如何和朱浩洋走在8号船坞内部,段磊开口问道。

自从航母编队项目启动之后,段磊就把大部分的事务都交给朱浩洋来处理了,他只不过偶尔从叮叮那儿了解一下项目的进度监控罢了。关于项目的具体细节,他还真的需要询问朱浩洋才知道。

因为航母编队项目组是军方专家和玛卡造船的技术人员共同组成,人员构成相对复杂,而且在工作程序统属问题上存在一定的差异,配合起来肯定有一些问题。这也是段磊多担心的,毕竟如果两方面的技术人员无法拧成一股绳,多少还是会影响项目组的战斗力。

项目进展得非常顺利朱浩洋的话语之中透露出一丝兴奋,说道:军方派过来的船舶专家水平都很高,对于整个项目的每一个细节都把握得很好,公司的技术人员和他们的配合也是很到位

对于朱浩洋来说,36岁就能够掌管一家大型造船企业就已经是非常令人吃惊的成绩,而如今,他甚至成为了帝国第一个航母编队的项目负责人,这让的身份甚至让朱浩洋感觉有些窒息。可以说,如今的朱浩洋已经在华夏帝国乃至全球的军用舰艇制造领域崭露头角了。

如果新型航母能够顺利完工加入海军现役。朱浩洋也将一举成为世界知名的军用舰艇专家。

朱浩洋很庆幸自己当初答应了段磊的邀请加盟,若不是当初的选择,自己怎么可能有幸成为航母项目的负责人呢

要知道。朱家自从前清的时候就投身于海军的建设领域,见证了海城制造所的辉煌与没落,也见证了北洋水师在大东沟的惨烈,更是见证了新帝国的快速崛起。可以说。建设强大海军的信念,已经融入了朱家人的血液里,成为了他们家族的传统。

朱浩洋永远记得。当初自己决定离开海城造船厂,加盟玛卡造船的时候,家里的老太爷可是有些不太高兴,认为自己寄予厚望的大孙子已经背离了家族的传统。从具有军方背景的海城造船加盟私营的造船厂,这无疑彻底放弃了为国效力的机会。

为此,老太爷生了足足一个月的闷气,没有和朱浩洋说话。给他脸sè看

哪怕后来玛卡造船制造出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准的快速商船超大型标准集装箱货轮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等等,老太爷也是不太高兴,认为离开了军工领域之后,朱家再也回不到过去的荣光。

但是,随着玛卡造船开始承接帝国第一艘常规动力航母的建造工程之后。老太爷立刻老怀大慰

老爷子根本没有想到,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还能见到帝国建造新型航母,而且这艘航母将会在自己的孙子手下慢慢成形。对于一位一辈子在军用舰艇制造领域奋斗的技术专家来说,再没有什么事情比这件事情能够让他开心了。

一开始,当段磊决定把航母编队项目的总监位置交给他的时候,朱浩洋多少还是觉得有些忐忑不安,毕竟这可是一个设计资金超过300亿,动用的科研人员技术工人总数超过4000人的庞大项目。

不过,接手项目之后,朱浩洋发现其实并没有太艰难的过程,毕竟玛卡造船并不是传统的军工企业,没有排资论辈的习惯。另外,叮叮已经把整个项目细分到了极致,倒是不用朱浩洋太过cāo心,他只需要把握好工程的进度就可以了。

如今,朱浩洋对于按时按质完成航母编队项目拥有着极大的信心。

朱大哥你只要协调好各个部门的配合,掌控好进度就可以了段磊点点头,说道:至于设计生产一线和整体协调的关系,你自己处理好

对于朱浩洋,段磊还是很清楚的,技术出身的他根本还没有完全转换角sè,经常会冲到第一线,赤膊上阵。以前玛卡造船刚刚成立的时候,朱浩洋更像是一名基层工程师,有时候段磊甚至还能够见到他和一线工人一起进行焊接刷油漆等等。

当企业还小,项目很少的时候,朱浩洋这样的举动也没有太过突兀的地方,但是随着玛卡造船的规模越来越大,所涉及的项目也愈加复杂,段磊自然希望朱浩洋能够对一些细节问题放手,从总体的全局来看问题。

当然了,因为朱浩洋并不是一般的员工,段磊的建议方式显得很委婉。

我知道了朱浩洋想了想,点点头说道:可能是公司的发展太快了,我还需要加快脚步才行

朱浩洋并不是愚笨的人,段磊一点,他就想清楚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在海城造船厂的时候,朱浩洋就是某些项目的技术主管,工作的重心都放在技术改进制造工艺完善之上,对于整体管理很少涉及。而来到玛卡造船之后,由于公司的发展速度太快,快得让朱浩洋都有点跟不上了,角sè的转换速度慢了一点。

不过,经过段磊的提醒之后,朱浩洋也明白了问题的症结所在,相信是可以处理好的。

段磊在朱浩洋的陪同下在船坞以及旁边的设计室内查看了员工们的工作,并且和军方来的专家们交换了意见,就离开玛卡造船。作为玛卡造船的实际拥有者以及对各项玛卡技术最了解的人,段磊并不会对具体的工作指手画脚。给予了技术人员充分的zi you和信任。

如今,航母编队项目还处于立项论证的阶段,要想实际动工制造。估计要到7月份才能开始。

毕竟这可是一个庞大的项目,虽说玛卡科技所提供的技术可行xg很高,但是军方还是希望最每一个环节进行更为详细的论证,确保万无一失。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关于新型航母的各项技术论证进展相当顺利,项目正式进入制造阶段已经指ri可待。

从玛卡造船出来,段磊又在陈志航的陪同下。视察了玛卡港二期工程的建设情况,对这个被誉为海城新港的港口进行了详细的了解。

一开始,段磊建设玛卡港的初衷只不过为了给玛卡造船提供足够的试航泊位以及玛卡科技的各个生产基地提供方便的海上运输,因此玛卡港的一期工程泊位极少。

但是,随着玛卡科技以及玛卡园区的高速发展,园区企业对于海上运输的要求有了极大的提高。

以顺风科技为例,这两年来他们的产品已经拥有了大量出口的趋势。按照以往的惯例,顺风科技的产品需要通过汽车运到海城港装船,然后发往国外。这样一来,运输的成本也就有所提升,如果在玛卡园区直接可以装船发运。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件好事。

此外,玛卡园区内的企业大宗原材料的运输也都希望采用成本更低的海上运输,因此也就形成了刺激玛卡港扩容的一个因素。有了需求,企业才会有投资冲动。

海城港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港口,得益于华夏帝国发达的出口加工业,海城港的容量已经接近了极限,哪怕是几经扩容,也是无法满足越来越多的需求。目前,以扬子江入海口为核心的区域,都已经被海城港口集团利用到了极致,可以建设成为泊位的地方已经完全被开发,海城港的扩张受到了限制。

但是在海城的东南海域还有一大片可以利用的海岸线,当玛卡港投入使用之后,这片原本无人问津的区域顿时成为了一个香饽饽。众多航运业的巨头赫然发现,这片被人遗忘的区域居然拥有了成为深水良港的一切特征。

参与玛卡港基础设施建设的和记黄埔看中了玛卡园区未来的发展前景,决定和玛卡科技合作,共同开发玛卡港,把它建设成为海城港的有力补充。

受到香江集团的影响,包括远东航运环球航运等国际船运巨头纷纷决定把玛卡港变成自己在海城的主要锚地,深度地参与玛卡港的开发运营。

在这种背景下,原本设定为玛卡科技自用的玛卡港就有点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二期三期工程的上马也就在情理之中。

从今年年初开始,玛卡科技和香江集团共同投资100亿rmb,以如今的玛卡港为核心,向两边的海岸线扩展,启动了玛卡港二期工程。

在二期工程中,将会建设数个可以容纳十万吨标准集装箱巨轮的深水泊位,并且建造一个可以允许海丘巨轮停靠的超级泊位。此外,包括散装泊位中小型船只避风码头等等设施也在建设的行列。

在如今的玛卡园区除了正在建设的双螺旋楼商业区之外,就属玛卡港的二期工程规模最为庞大工地,每天都有无数的工程机械在漫长的海岸边附近作业。

33岁的陈志航两年前只不过是和记黄埔负责一些小项目的低级主管,在庞大的香江集团体系里并不起眼。他因为在玛卡港一期工程的招标建设过程中表现出sè,并且和段磊建立了较为良好的关系而被香江集团的高层看中的。

陈志航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在短时间内就从无数的竞争者脱颖而出,成为了负责总价超过100亿rmb的巨大工程的负责人。

陈志航也知道眼前的这位年轻人对于香江集团的高层拥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因此当段磊提出要来视察工程进度的时候,他自然是放下手头上的所有工作,全程陪同了。

在陈志航的带领下,段磊对于玛卡港二期工程的主要工地进行了视察,对于整个项目的进展有了充分的了解。对于段磊来说,玛卡港二期工程的建设并不会有太多问题,只不过他还是要了解其中的很多细节,因为港口的建设势必会对采矿潜艇的进出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了避免采矿潜艇被施工队伍意外发现,段磊必须弄清楚施工时间,让叮叮收集,然后组织好采矿潜艇出海的时间段。

不得不说,和记黄埔作为港口建设运营的佼佼者,整个工程的次序安排得井井有条,工程进度一目了然,让段磊发现了玛卡科技在管理水平上的一些差距。

看来,玛卡科技要想成为国际一流企业,光凭目前的这些先进技术划时代产品,还是远远不够的

段磊花了一天的时间走马观花地查看了几大重点工程,对于公司和园区蓬勃发展的态势有了一个非常清晰的认识。段磊有信心,在未来的几年内把这片热土建设得更好,让它成为真正的海城新核心未完待续。

::这周有一个小推荐,希望推荐票能够达到三万张,乡亲们多多投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