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民国英侠传 > 第一百三十章 久佩绿绶羡芳草(2)

第一百三十章 久佩绿绶羡芳草(2)

雍澈本想再因洛英华、连闻歌二位姑娘而伤感踟蹰一阵,可随着会考之日的临近,他忽然想要学那定心之术,澄心清意,心无旁骛的捡起落下的功课。

郭心阳等人见了雍澈临阵磨枪,都大感惊愕,不为旁的,只因他好歹是医药世家,从小在医书药渣里长大,怎么会学不明白?旁人有所不知,雍澈自己却心里明镜,他在医术一道上过于执着,遇到中西医理冲突之时,不由得要比旁人多合计几层,若是混混噩噩、似懂非懂的将先生讲的记下来,这会儿怕也落得自在,这年根儿底下的烦恼倒似是他自找的。

这天到了周五,最后一节课下课后,秋丛嚷着要和雍澈回家,雍澈知道功课尚有饥荒,只想在校温习,不欲和他回城,秋丛只得悻悻的一人离校。

在屋看了一个多钟头的课本,雍澈见天色大暗,窗外早已雪映月华,便要起身去饭堂吃饭,问了一圈,室友们不是吃过了,就是带了干粮在屋里对付,竟寻不到一个和他同去的。雍澈索性独自出了寝室楼门,慢慢的向饭堂晃悠,不觉到了郭心阳楼下,便想会他一同吃饭。还没等上楼,早见郭心阳被两个当兵的夹在中间,从楼上下来,雍澈赶忙上前问道:“心阳,这是怎么回事?”

郭心阳淡淡道:“来的正好,我们正要去寻你,鲁大哥找我俩有事。”

“这时辰?”雍澈看了看郭心阳身旁的两个士兵,都是生面孔,心下已生疑虑,便拱手向二人问道:“二位长官,有啥急事,偏要今晚去谈?不行我们明日自行到同泽俱乐部拜访?”

“长官交待的事,哪个敢怠慢?”一个士兵不屑道,“二位公子,请吧!”

接他们的竟是辆城里不多见的轿车,二人坐在后排,见车窗上还拉了帘子,当下更是疑心大重,雍澈几次张嘴,都被郭心阳止住。就这般驱车前往,也不知过了多久,终于停在了一处宅院里。

副驾上的士兵当先下车,留下开车的士兵和郭雍三人,自行前去通禀。郭心阳见状,探身向驾驶席上的士兵悠悠说道:“军爷,我这有些困乏,劳烦您赏根烟抽。”

那当兵的嘟囔道:“还是有钱人家的大学生呢,蹭人烟抽!”说着伸手向兜里掏烟,不等将烟盒拿出,忽地脖颈上吃痛,已中了郭心阳一记手刀,一声不吭的瘫软在座位上。

“心阳!你这是…”雍澈低呼道。

“子澄!”郭心阳冷道,“听我说,咱们这是被人挟了,啥也甭多说,我刚才路上算了方向和距离,此处西北方光亮集中,应该离内城不远。这样,我腰里藏了佩剑,你却是空手,我们一会儿见机行事,寻着机会分头跑,出去了到大梅子家汇合,他今晚在家!”

“心阳!”

“别废话了,这时候你就支楞点儿吧!”郭心阳说着轻轻推开车门,和雍澈蹑手蹑脚的下了车去。

只见二人立足之处杨柳点缀,假山嶙峋,远处洋楼雕壁,四面兵甲林林。荷枪实弹的兵勇们一见二人下车,登时围了过来,抬枪拉栓,箭在弦上。

雍澈的脚步立时滞住,他看了看负手傲立的郭心阳,不觉心中一凛。他已认识郭心阳许久,可又似乎今天方才初识,在此之前,他从没见过一个身处险境而又能如此淡然的富家公子。郭心阳有很多的故事,有更多的心事,这些只是熟识他的人才能感觉到的,可就连熟识他的人也不知道,他如何做到宠辱不惊,临危不乱,说到底,他还只是个不到二十岁的弱冠少年。

“记得我刚才在车上跟你说的话,千万别硬拼!”郭心阳低声向雍澈道。

雍澈挪了挪脚步,确保自己未因紧张而气血阻塞,心中自嘲一番,便见洋楼的花门里,卫兵簇拥中缓步走出一个微胖的中年汉子。

只见这人玉面无髯,英挺间透着儒雅,一身锦布长衫外套着缎面貂绒短袄,人未至声先到:“雪夜请来二位高士,这是何等的雅事!把家伙放下各忙各的去吧!郭公子,雍公子,哦不,还是叫‘锦妖狐’、‘雏扁鹊’亲近点儿吧,二位里面请!”他一句话说完,士兵们便齐刷刷的垂下枪口,各自回岗。

二人跟着这人进了洋楼,走过不大的门厅,转而进了一间洁净的雅室。这房间并不很大,亦不奢华,可处处透着雅致。那中年人摆了摆手,仆人们便放下茶水自去了。

郭心阳立在雅室当中,环视一圈,便向那人微笑道:“我等皆是寻常读书人,不知‘智帅’为何劳什子借旁人的名号来请我们?”

“哦?”那人本要坐下的身子忽的止住,“郭公子识得我?”

雍澈听了二人对话心下一惊,不由暗忖,这贵人莫不就是少帅口中的“智帅”,奉军响当当的智囊杨玉廷?

郭心阳向那人拱手笑道:“小人一介草民,肉眼凡胎,如何识得真神?只是看了这副楹联,胡乱猜的。”

雍澈听了这话,抬头向那人身后的楹联一瞧,只见上书“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十四个颜筋柳骨的大字,他心下合计,这又怎能猜着了?

郭心阳淡然道:“大人尊字‘凌阁’,这联子里岂不已然道明了身份?”

杨玉廷听了微微一笑,随即向二人让座。

二人落座后,郭心阳又道:“刚刚请教过大人,为何今夜假以那鲁征超区区一介少校副官之名,让我二人来此,还望大人明示!”

杨玉廷咂了口茶水,轻轻的将茶碗放在手边的案几上,“我请二位公子来敝府,虽无良因,却有雅意,可为这虚名所累,怕仓促之间,唐突了高士,反为不美。”

郭心阳拱手道:“吾辈区区书生,怎敢在智帅面前枉担高士之名?单凭大人一句调遣,我二人趋之若鹜,又怎会不来了!”

杨玉廷虽已年届四旬,可他的双眸仍如同这寒夜中的明星一般闪亮,任谁都看得出,其昔年风采,恐不在郭雍二人之下。他的明眸在二人身上略一徘徊,便和声道:“依公子所言,我倒是多此一举了?”

郭心阳正色道:“不敢,智帅之智,名动关东,您如此相请,又亲至院中迎候,吾等惶恐之至。”

杨玉廷凝视着郭心阳,许久许久,直到他确认后者不会因他的凝视而移开视线,这才垂目看了看茶碗,“郭公子,多年前我初见一人,那人当年的神采,和你像极了。”

“哦?”郭心阳笑道,“不知何人和在下一般有幸,入得了大人的法眼?”

“那人是我前半生最大的对手,也是我见过最好的军人。”

郭心阳默默的算了算杨玉廷的年岁,疑道:“大人所言,莫不是皖系段公?”他见杨玉廷摇了摇头,又问道:“直系孙公?”他一连猜了四五人,杨玉廷却始终微笑摇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