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民国英侠传 > 第三十三章 公子轻叩扉(2)

第三十三章 公子轻叩扉(2)

雍泠伸手抚了抚雍澈的头发,含笑道:“哥,世上男子都似你这般痴情吗?还只是洛姐姐福分好呢?嗯,是了,洛姐姐身子不好,菩萨便安排了你在她身边,要不她岂不是太可怜了吗?”

雍澈听了这话胸中激荡,又实在感伤,黯然道:“我哪算痴情?”

雍泠见他情绪低沉,便玩笑道:“痴情倒是痴情,就是笨得要死!佛祖菩萨倒公允!”

雍澈无心和她说笑,挥挥手要她出去,雍泠啐了他一口,骂了声卸磨杀驴,却还是出了屋去。

下午宁思过来看他,见地上雍澈所吐血迹匆忙间还未擦净,心下不禁一惊,上前问道:“子澄,我以为自己伤的重些,没成想你是内伤,现在好些没有?”

雍澈羞于和他解释,便只回了句不碍事。宁思见他气息充盈平和,言语连贯,这时坐起身子也无大碍,这才问道:“那件事考虑得怎样了?”

雍澈不解道:“什么事?”

“我瞧着你昨天魂不守舍的,可怎么敢连这事都不记得?还有两个来月就毕业了,想考学的下礼拜得把志愿学校报上去!你是跟我继续念大学,还是回家当郎中,总得有个定论啦!”

雍澈这才模模糊糊的想起,昨天在学校先生仿佛确是说过此事。他本就知道宁思要念大学,此时仍不禁问道:“你家老爷子怎么说?”

宁思咬了咬嘴唇,摇头道:“我爹倒是让我念,可就是不知那学费多不多。但他老人家也说了,我们宁古塔家可不能再这般下去了,这回豁出老脸去跟族上叔伯们化缘,也要让我考个功名!”

雍澈嗯了一声,相较宁思,自己的事反倒不易得多。宁思见他不语,果然问道:“我本是来问你的,你却来问我!”

雍澈满面愁容道:“我这你是知道的,有家有业,又是家中独子,读了这许多年书,已是家里开明了,再念大学,恐怕不好开口…”

宁思笑道:“那有何难,你考医科不就成了,雍大伯怕是支持你还来不及呢!”

雍澈听了这话,身子不由的前倾,“是了!和叶,真别说,还是你小子聪明!到时我上了大学,医术自然是要学的,听说还能去别的班旁听,那不是想学啥都成了吗!”说着拍了拍宁思的肩膀,兴奋不已。

雍澈又问:“和叶,你再帮我合计合计,考哪家学校好些?不行咱哥儿俩继续凑在一块儿得了,相互也有个照应。”

宁思点头道:“要说咱东三省,那没得挑,东大指定是最好的了!”

“东北大学?”

宁思点头称是,“东大是雨帅手创,举东北之财力,集全国精英,这都不用提了,妙的是东大有医学部!咱俩又能同窗夜话啦!”

雍澈闻言也是喜不自胜,若真如此跟家里也好开口。忽然想起一事,向宁思问道:“我家念书的钱应该拿得出来,只是不知自己争不争气,能不能考上。这考学不像求差事,它是不考医术的,要不还真就手拿把掐了…”

宁思笑道:“文武双全的雍子澄还怕考试?哈哈,你别逗了,你在我同泽都是拔尖儿的,还怕外面的人不成?”

雍澈听他这般说,虽不好意思,却也心中大慰。又向他问道:“和叶,那你考什么科?”

宁思叹道:“我不比你,学医这步走的可进可退。我这出身,旁的没得着,就只有两挑重担,怕是选择不多…”

雍澈奇道:“和叶兄你出身贵重,目下虽改朝换代,不同往日,可以你这般人才,复兴门庭也是指日可待啊!单是前日一场乱仗,虽然打得荒唐,可哪一个不对你宁大郎另眼相看?”

宁思淡然道:“子澄,我俩素来交好,你是知道我这人的。爹爹壮志不得酬,以他那等身份,在盛年移情梨园,我做儿子的也不能多说什么,可…得了,今儿高兴,不提这个。我考什么现也没定死,可考东大是准了的。等你身子大好了,也别整日诊病习武的,咱俩约个学伴,最后这俩月加紧温书吧!”

二人又东拉西扯几句,想起往后几年仍做同窗,自有一番兴奋,雍澈留宁思吃饭不成,又不便下床,只得目送他出屋。

屋门尚未阖上,就听到一阵呼叱之声,细细听来知道定是三妹雍溪又缠着宁思过招。雍澈知道雍溪招式虽在宁思之上,可年纪尚幼,功浅力微,宁思手下又向来最有轻重,因此并不担心。

他坐起身子,依着“气目”法门行了两周气息,到吃饭时竟发现已能下地行走。见病好的差不多,便披上袄衣,自行去饭厅吃饭。

席间将考学之事和家人说了,雍书充耳不闻,只顾吃饭。雍白刚要张口,却听雍澈要考医科,自是喜不自胜,连道了三声好来。雍书这才开口言道此为家门之幸,虽晚得几年回来帮忙,可那时气候自然远比在铺子里挨上三四年要强。

至此,雍澈考学一事方得父叔二人应允,算是定了下来。

一夜无话,翌日早上起床,雍澈伤病均已大好,可他仍不敢大动,简单活动了几下便回屋去看医书。知道自己要医治洛英华,功夫还差得太多。感慨一番后,只胡乱吃了几口早饭。

他合计在家看书免不了要分心于洛英华的恙体,准是看不进去。照镜子见自己脸上的伤痕已不太明显,便穿上长衫,出了院门向东走出两步,想去探看洛英华。

两家离得甚近,转身即到。雍澈敲过门报过名,一个老妪开门也不瞧他,只说句:“小姐今天身子不适,在房内歇息,不便见人。雍少爷要喝茶便进来,要见小姐怕是得改天了。”

雍澈道了句叨扰,便耷拉脑袋回家。走出两步心下合计,左右无事,看书又看不进去,不如去堂里坐坐。

如此便去了小西门内四平街上的自家燕怡堂老铺,在堂内忙活开来。他连日坐诊,已小有名号,时有应接不暇之状,午饭也只得在柜上草草糊弄。

刚过晌午,寻医问药的病患已不再多,柜上伙计自有支着下巴打盹的,雍澈也伸个懒腰起来,向坐堂的各位郎中先生请教。诸人虽颇不耐烦,但眼见少东家医术渐进,只怕过不了几年便要回来主事,因此均不敢怠慢,都是有问必答。

雍澈正和诸人聊得兴起,只听门外有人喊道:“少爷,东西我们都买的差不多了。您要买补品,吩咐一声,小的们自去添益堂那样的大号买,何劳您亲自来?”

说话间,一个中年汉子侧身进门,他一身长袍马褂,料子做工均甚考究,打扮的像是个老板,可听他说话却又是个仆役。雍澈见这下人已如此阔绰,东家如何气派倒难想象。(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