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霸府 > 第八十章 退兵(三)

第八十章 退兵(三)

“这张弓虽然很强,可惜太过娇贵。都尉可知,一张娇贵的弓,虽然也能杀人,却不适用于战场之上。它不过一张看上去比较奇异的玩物而已。”

石闵合上弓匣,将之推到张伯辰面前,轻轻道:“听说都尉在箭术上压制住了慕容翰,有机会倒是可以切磋一下。此弓虽好,却不适合闵。”

张伯辰闻言心中一惊,某种程度上,石闵说的没有错。制作这张复合弓的初衷,便不是为了在战场上杀人,他只是想要依靠当初的条件,尽可能地制作出一张好弓,来体验追求“尽善尽美”的快意。

与复合弓相配合的,便是碳杆箭。只有在弓与箭配套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使用其它箭支,也不是不可以,却会在功能上受到制约。

他拂过弓匣,轻轻地打开,原本配套的二十支碳杆箭,如今只剩下十六支。穿越之初射杀李孟的时候,遗失一支;在令支城外的较武场中,他与慕容翰比试的时候遗失两支;另一支,依照他的推测,应该是被石闵用来射杀支雄所用。

碳杆箭,当真是用一支少一支。用完以后,复合弓只怕也就废了。到了那个时候,假如找不到替代物,除了挂起来当做装饰物,还能够有什么作用?

顺势跪坐在石闵对面,从弓匣中拿起弓把,轻柔地将两支弓臂安装上去,然后慢慢地拧紧了紧固螺旋。他试了试弓弦,不松不紧,正好合适。

左手中指戴上撒放器,右手轻轻拈起一支碳杆箭,然后搭在弓弦之上。

气沉丹田,弓如满月。

他抬起头,瞥向石闵有些漠然的脸庞,缓缓道:“此弓虽然花哨,却能够射杀支雄。试问这天下间,又有几个支雄?修成侯用兵老练,伯辰输的心服口服。然则有三年时间,伯辰自信可以练出一支精兵,到了那个时候,只怕鹿死谁手尤未可知。”

刹那间,石闵仿佛一支被激怒的狮子,双眼之中爆发出摄人心魄的精光。

他盯着张伯辰,沉声道:“大军出兵邺城之时,辽西还没有都尉这号人物。整个辽西,却是都尉坚持到了最后。据闵所知,都尉当初率领辽西突骑也不过三个月,能够做到这一步,已让人刮目相看。然而有件事情都尉可能有所不知。当杀掉刺史李孟之后,整个天下,也只有闵才可以庇护于都尉,都尉可知道为何?”

“李孟身为幽州刺史,却死在无名之人手中。当今乱世,原本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然而他喉咙中的那支箭,却引起了主上的兴趣。”

石闵说到这里,看了一眼弓匣中的碳杆箭,突然间嘴角露出一丝怪异的微笑:“主上身为大赵之主,富有四海。什么奇珍异宝没有见过?这样的一支箭,却让他恐惧万分,从而闪电般挥军北上。”

“恐惧?”

张伯辰有些莫名其妙,碳杆箭虽然是后世的材料制成,但不至于让一国之主产生这般想法。这样的一支弓箭,有什么让人恐惧的地方?

“主上自从五年前得到帝位,一直提防着先帝势力的反扑。虽然前后绞杀了几股勤王势力,然而更多的却是潜伏于水面之下,若无法将之连根拔起,主上这宝座,总归坐的不够安稳。而幽州刺史李孟,便是其中的一个。”

石闵说到这里,脸上的怪笑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一股肃穆:“若非李孟有意退兵,只凭段屈云,又如何占领得了幽州?他想制造幽州失守的假象,便可以名正言顺地带着溃军前往襄国,只是没想到,主上早已经想好了引蛇出洞之计。”

看着石闵的娓娓道来,张伯辰不知道为何,突然之间内心开始冷了起来,隐隐约约感觉到了事情的真相。

“主上正准备施行原本的计划,却没有想到,李孟竟然在退兵途中被人射杀。主上唯恐打草惊蛇,不得不提前率军北上。剩下的事情,也许都尉已经知道了,打仗怎么会不死人呢?桃豹将军与支雄将军死于疆场之上,这等忠烈,正是大赵军魂所在。”

“修成侯为何要在伯辰面前透露出这些秘密?难道就不怕伯辰宣扬出去?”张伯辰皱着眉头,轻轻地问道。

按照石闵的意思,此番伐辽之战,不过是顺水推舟。主要目的还是除去异己分子。想那石季龙,身为一代枭雄,竟然在军国大事中挟带私货,借助敌人之手除去政敌,难怪会在大棘城下一败涂地。

“说出去?又有谁会信呢?”石闵的脸上浮现一股悲凉。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石季龙想要诛杀大臣,实在太过于轻易,然而随意诛杀大臣的下场,便是群下的离心离德。即便身为君王,也要师出有名。在大臣反迹未露之时,若将之随意屠戮,又岂能服众?

桃豹与支雄,作为元老派,当初的“冀州八骑”之一,在军中的势力根深蒂固。若是杀之无名,只怕大赵军队战力涣散,比吃了一场败仗还要伤害士气。最主要的是,哪怕最忠心的将领,也会在得知事情真相后,在内心埋下“不忠”的种子。

张伯辰感受到石闵心情的低落,不由道:“然而修成侯却说可以庇护于伯辰?”

“一个杀害大赵幽州刺史与龙骧大将军的人,若非闵的庇护,都尉又如何可以活到现在?”石闵意味深长地说道。

张伯辰不由沉默了起来,他收起复合弓,将之装在弓匣之内,然后将之提在手中。他知道自己不过是个棋子,之所以不杀自己,无非还可以有可以利用的地方。

想想也是,杀掉李孟虽然不是自己的本意,对方毕竟是幽州刺史。龙骧大将军乃石闵所杀,说出去又有谁会相信?他们均死于碳杆箭之下,而普天之下拥有碳杆箭的,也只有他张伯辰罢了。如今弓匣在自己手中,再多的话都是多余。

今日只要将弓匣带出大帐,所有的指责都会被坐实。

“修成侯需要伯辰做什么?”张伯辰抬起头,紧紧地盯着石闵的双眼,幽幽地问道。

石闵闻言,将军案上的一封奏报推了过去。张伯辰拿在手中看了起来,不由地皱了眉头道:“兵发邾城?”

“不错,张都尉只需要跟随闵前往荆州,闵保你无事。”石闵站起身来,看向大帐之外愈发肆虐的大雪,语气低沉。

张伯辰提起弓匣再无言语,他向着石闵施了一礼后,缓缓地退出了大帐。

“老爹,此人武艺稀疏,当真能够帮我取得那件东西?”石闵望着帷幕之后,疑惑地问道。

一人闻言,从幕后走出,赫然便是当初在令支城中的打铁老汉。他看向张伯辰逐渐消失的背影,目光中跳跃着一丝火焰:“他,绝对可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