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南朝录此去经年 > 第四百零二章

第四百零二章

翌日。

艳阳高照。

“呜!”

一声声嘹亮的长号响彻云霄。

只见烈云卷染大地,汴京校场的尘埃正一点点的落定。

万马齐喑,两万大军集结于此,远远看去,乌压压的一片,柳三骑马停在高杨两位将军身后,铠甲肃然银光,谢太后用心准备的礼物柳三也心里喜欢,可是望着这群无精打采的士兵,他却一脸的沉重。

身后不远的阅兵台上便是谢太后与摄政王,虎符已经交于两位统帅之手,而自己作为副帅,也只能静待启程的命令。

一张别有用心的笑脸投向了柳三,柳三微微回意,便策动马鞭,走了过去,在离摄政王和谢太后还有几步距离的时候,下马行礼,以示尊敬。

谢太后见今日柳三身着战甲,英姿勃勃,顿时满眼的爱意,不过温柔的目光闪过,却又很快收了回去。

“柳将军,今日便是你出征的日子,本宫预祝你凯旋而归!”

“谢太后,微臣定当不辱使命。”柳三双手拱拳,眼睛里一道睥睨。

一旁的摄政王呵呵一笑,不以为意的说道“高,杨,两位将军皆随本王多年,战场之事他们经验丰富,此行平定楼兰内乱,并非难事,柳将军足智多谋,此次多学一些实战经验,将来与我决战金军,也是大有益处啊。”

“呵呵。”柳三轻轻一笑,回道“多谢摄政王有心栽培。”

话不多言,无论此行如何艰难,柳三已经想好了退路,况且纳兰玲芝这次也随自己去,有她在,便是一大助力。

日上三竿,城门咯吱咯吱的被推了开来,朱红的城门外,便是苍茫的大道。一列列队伍气势如虹的行军而出,路过的百姓流露出了疑惑与担忧的神色。

府中几女临走前万分叮嘱,无论如何一定要活着回来,柳三无奈的目光望向前方,心里唯一的慰藉,便是自己并不那么看重生死。

时间,缓且漫长。

楼兰,汉人大都知道它曾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属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与敦煌邻接,公元前后与汉朝关系密切。

楼兰的记载以《汉书·西域传》,法显还有玄奘的记录为基础。《汉书·西域传》记载:“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扦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四万四千一百。”

法显谓:“其地崎岖薄瘠。俗人衣服粗与汉地同,但以毯褐为异。其国王奉法。可有四千余僧,悉小乘学。”

玄奘三藏在其旅行末尾作了极其简单的记述:“从此东北行千余里,至纳缚波故国,即楼兰地也。”

汉时的楼兰国,有时成为匈奴的耳目,有时归附于汉,玩弄着两面派墙头草的政策,介于汉和匈奴两大势力之间,自汉后,有所收敛。但时至今日,历经了匈奴,大宛等国的崛起,这条丝绸之路的通商已经不在那么频繁,柳三这次也希望,此行如果能帮助恢复丝绸之路,对于大宋而言,更是一件好事。

长沙漫漫,没想到快走了半月天气,才逐渐接近了沙漠的边缘,而柳三他们的方向,便是从这片死亡之海中穿过,抵达拥有绿洲的孔雀河彼岸,楼兰国。

望着一眼望不到边的金色沙丘,行军停下了脚步。

柳三的身旁,两位统帅高将军和杨将军皱起了眉头。

身着红色披风,年纪约近五十的男子便是高将军,他曾在抵抗金军的战役中立下过汗马功劳,领兵打仗慎之又慎,他的性格便是稳扎稳打。

马儿嘶鸣两声,对这烈日和狂沙充满了惧意。

“穿越沙漠,补给准备好了没有?”高将军问道。

柳三自然知道是在问自己,作为副帅,更多的便是整个部队的后勤上。

“粮草都已备齐,饮水最多够用五日,否则便需要及时补充,大宋将士无太多穿越沙漠经验,我也找了附近的游民,给我们带路作为向导。”

柳三自认该做的已经准备充分,按照计划,顺利的话,三日便会穿过这里抵达孔雀河。

谁知话音刚落,一声不合时宜的冷哼传来。

“哼,柳将军看来还是年纪轻了点,要知道我们此行楼兰,行踪不宜暴露,草率派当地游民带路,万一他是敌国奸细,岂不暴露了我们的行踪,楼兰国地图我在走之前已经研究过了,什么样的路线,我自然装进了心里,所以那向导,遣送回去便是。”

说话的正是杨将军,杨将军年近六十,领军打仗并无太多建树,有话语权,是在因为他是摄政王的亲眷,曾随先帝出征过不少地方。

高将军犹豫了一下,看了看柳三,说实话,他倒是赞同柳三的想法,沙漠诡异,尤其是流沙之地,没有住在这里的当地人带路,看地图去行走,多多少少都有些鲁莽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