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汉相 > 【第010章】王允到来(下)

【第010章】王允到来(下)

() 二更奉上!

这一章,似乎有些乱。求谅解。

求推荐票、求收藏!求击!

不要等第三更了,到明天早上再看吧。

++++++++++++++++++++++++++++++++++++++

“叔父,新任豫州刺史是谁呀?”听闻新任豫州刺史到来,私下里,刘靖颇有些好奇地询问起傅燮来,希望能够得到一些消息。

“你怎么关心起这件事情了?”傅燮有些好奇地看着刘靖。

“只是有些好奇罢了,没有别的意思。”刘靖赶紧解释到。

“是太原王子师。”傅燮道。

“王子师?谁呀?”刘靖心里一时间犯起了一阵迷糊。东汉末年,似乎没有一个叫王子师的呀。

“你不会没有听过王子师的名字吧?”傅燮一阵惊奇,不过再一想以前刘靖对于外事漠不关心的样子,也就释然了。“也是,以前你对外事毫不关心。没想到,这一次的战争竟然让你开了窍。”

刘靖摸了摸鼻子,颇为尴尬。不过,心里面也暗自松了一口气。以后若是向家人解释为何xìng格大变,就以这次战争作为借口看来是做好不过了。

“王子师,可不是他的名字。他的名单字一个允,子师是他的字。他是太原祁人。太原王氏世仕州郡,为并州望族著姓同为太原郡的天下名师郭林宗见到他后认为女他很不一般,并断言到:‘王生一rì千里,王佐才也。’并折节下交,二人成为忘年之交。王子师的名头,响彻天下。年十九时,即为郡吏……”傅燮开始为刘靖介绍起王子师来,着着,他感觉有些不对劲,看向刘靖时却看到他嘴巴大张着——足足可以塞下一个鸡蛋。“二郎,二郎。”

“嗯?啊。叔父。”刘靖从惊讶中反应过来,随即为自己的失态脸红起来。

“你没什么事情吧?”傅燮一脸关心。

“没事,没事。”刘靖急忙道,他可不想被傅燮误会。“我只是有些惊讶,没想到人家十九岁即为郡中佐吏。而我现如今也快十九岁了,却一事无成……”

“哈哈。你并不比他差到哪里去。年仅十九岁。即位列百石之位,而且这次一旦平定贼军,千石之职,还是唾手可得的。”傅燮哈哈笑道。

“叔父继续下去吧。”刘靖道。

傅燮头,继续开口为刘靖讲述王允的经历。而刘靖则表现出一副认真倾听的样子,但是心里面此时却是骇浪惊涛。

新任豫州刺史,竟然是王允王子师。

后世大名鼎鼎,使用貂蝉来行“美人计“铲除汉贼董卓的王允,竟然是王允。

刘靖心里面一下子还是有些转不过来弯来。

“唉……”想到历史上王允被杀的结局,刘靖不由叹口气。

王允可谓是刚直不阿、嫉恶如仇的典型代表,历史上董卓伏诛之后,董卓部将李催和郭汜等人上书请求赦免自己等人,却被他倨傲拒绝,最后身死族灭。

“二郎,你叹什么气呀?”傅燮听到刘靖的叹气声,有些奇怪地问到。

“王豫州刚直不阿、宁折不弯,若是不能改变,早晚会有杀身之祸。”刘靖道。

傅燮闻言,沉默不语。

——————————————

“二郎,王使君要召见你。”皇甫嵩等人去迎接王允,他正百无聊赖的在军营中躺着,突然间傅燮找到他。

“啊。见我?”刘靖吃了一惊,有些不太相信。“为什么要召见我?”

“是要见一见太尉之孙。你可能不知道,师傅和王使君也是忘年之交。”傅燮到。“走吧。”

“子见过使君,见过诸位长者。”进入阳翟太守府正堂后,刘靖看到一人端坐在主位之上,一身正气,周围人周继红星拱月般将他围在正zhōng yāng,想必就是王允无疑。他的两侧各有一中年男子,容貌俊美,飘逸俊秀,虽然刘靖还不知道是谁,但是必定是海内名士无疑。于是,他走到大堂zhōng yāng,端端正正向众位行礼。

“使君,这就是逯乡侯幼孙?”王允右侧的中年男子审视着刘靖,笑问到。

逯乡侯?那是谁?

刘靖脸上又是一阵疑惑。

“刘生,不要疑惑,的就是你。贵祖父已经被陛下下旨封为逯乡侯。”仿佛是看出了刘靖的疑惑,王允开口道。“刘生,我来问你,我听这‘火马退敌’、‘火烧长社’均是出自你手,可有此事?”

“回禀使君,都是皇甫将军、朱将军和诸位上官抬举子。”刘靖回答到。

“王使君,你可能还不知道。就在刚才,我们方才议定后续出兵之事,又是刘司马出谋划策呀。”皇甫嵩这时突然间开口到。

“是呀。”朱儁笑呵呵道。

“哦,没想到这刘生还是足智多谋呀。”王允右边的中年男子再度开口,扭头看向另外一侧的中年男子,笑道。“慈明兄,不想这刘生倒是和你家中几个子弟相类呀。”

“文举,我们家那几个,比着刘生可是差远了。”被称呼为慈明的中年人看着刘靖,一脸慈爱地到。

“话不能这么,慈明兄。你们颍yīn荀家,可都是才智冠绝天下之士呀。先不提令尊,也不提你们‘荀氏八龙’,就你兄长二龙先生之子荀彧荀文若,南阳何顒不就曾言‘颍川荀彧,王佐之才’?还有你那族孙荀攸荀公达,不也是足智多谋吗?”文举摇摇头。

文举?荀慈明?

这二位……

刘靖一时间感觉不够用了。

文举——

东汉末年,字为文举的人只有一个,圣人二十世孙,后来被魏文帝曹丕推举入“建安七子”的孔融。

荀慈明,荀氏八龙——

东汉时,与同为颍川郡的钟浩、韩韶和陈寔一起被称为“颍川四长”的战国荀子十一世孙的“神君”荀淑生有八子,俭、绲、靖、焘、诜、爽、肃、旉,并有才名,时人谓之“八龙”。八龙当中,以六龙荀爽才学为首,也因此有人言“荀氏八龙,慈明无双”。

荀慈明,即荀爽也。

荀爽自幼聪敏好学,潜心经籍,刻苦勤奋。汉桓帝延熹九年,太常赵典举荀爽至孝,拜郎中,对策上奏见解后,弃官离去。为了躲避党锢之祸,他隐遁汉水滨达十余年,专以著述为事,先后著《礼》、《易传》、《诗传》等,号为“硕儒”。

后来,荀爽位至司空,因见董卓残暴,遂于时为司徒的王允、长史何顒共谋诛之,还没有开始就因病逝世,时年六十三岁。

“刘生,刀具用着如何呀?”刘靖正发愣的时候,王允问到。

“非常好!”还好刘靖已经从震惊中清醒过来。

“我yù荡平豫州贼军,还我大汉一片安宁豫州,刘生,可有见解?”王允突然间发问,让刘靖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