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最后的枭雄 > 12,古代军训

12,古代军训

当兵就要军训。李旭对这个时代的军事训练颇为好奇,后世他经历过现代化的军事训练,摸爬滚打都有涉及而且还训练得不错,深得其中体会。但是这古代的军事训练是什么样子呢?在后世图书馆工作时,李旭作为军事爱好者兼历史好奇者对古代的军事方面有过一定的了解,当然都是书面知识。现在要亲身体验一把,体味个中滋味了。

罗泽南给李旭这帮刚入营的乡勇小头领们详细解说过曾国藩给湘勇编订的营规,方方面面都有较为细致的规定,令初来乍到的李旭大为叹服。没想到湘勇的军规竟然如此细密,难怪能以少胜多最终消灭了太平军。

湘勇的军事训练主要可归结为操、演、巡、点四个方面,操即上操,演即演习诸般武艺和阵法,巡即巡逻、放哨、站墙子,点即点名。曾国藩规定,湘军士兵每天在黎明和傍晚各上操一次,中午和熄灯前各点名一次,五更三点与掌灯后各派三成队伍站墙子一次。他还规定,每晚派一成队伍站墙子,一人唱更,如离敌很近则加倍。

关于武艺、阵法的演习,对新勇规定尤细。新募之勇每十日中逢三、六、九日上午演武艺、阵法,逢一、四、七日上午演抬枪、鸟枪打靶与阵法,逢二、八日上午练习跑跳,逢五、十上午演连环枪法,而每天上午则演习拳、棒、刀、矛等。阵法主要练戚继光的鸳鸯阵、三才阵,要求士兵能整齐熟练,变化自如。技艺操练则要求士兵能纵身上一丈高之屋、越一丈宽之壕,抛火球于二十丈之外。新勇与旧勇仅演武内容有些不同,日常操点、巡哨则完全一样,除打仗外,天天如此,不得间断。

与八旗、绿营各营比较,除训练抓得很紧外,每天两次点名、站墙子也是湘军的特点。点名是为了防止士卒随便离营,士卒离营则部队减员,降低战斗力。站墙子就是守卫营墙,实际上属于班哨、排哨之类,早晚派三成队伍站墙子则是为了防止敌人的突然袭击,因每日早晚是最容易受到敌人袭击的时刻,若有三分之一的人处于戒备状态,一旦受到袭击就可以暂时顶住,使其余的人有足够的时间做好准备,投入战斗,不至于一触即溃---这都是接受以往教训,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措施。

李旭在接受了一段时间的湘勇训练后,感觉这种训练不能说没有用处,只是仍然停留在冷兵器时代,对于未来以火枪大炮为主的战争形式并没有给予关注。那些所谓的阵法也都是近战模式,适合贴身肉搏作战,而对付远距离攻击则毫无用处。

李旭给自己这一小队人分配各自的战斗要求,根据各人情况,结合未来战斗可能出现的战斗形态,他决定各兵器互补,远近攻击结合。李旭觉得近代化战斗讲求火力输出,虽然无法象现代化战斗那样突出远距离火力输出,但是在一定距离上的火力输出仍然非常必要。晚清军队之所以和外军屡战屡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远距离火力输出水平太差。

作为民兵性质的湘勇,其武器装备和朝廷的经制军队绿营倒是差不多,和主要对手太平军相比也是半斤八两。但是李旭深感未来的对手将是已经完成了近代化武装的洋人,以湘勇这种尚处在古典时期的装备为主的军队,肯定难以匹敌。他感到有必要现在就重视这个问题,因陋就简也要在日常训练中加强火枪鸟铳的训练,为将来提高部队战斗力打下基础。当然,他也知道以目前火枪鸟铳的性能和作战水平,大刀长矛这类近身搏杀的冷兵器依然不可或缺,一支队伍必须要有一定比例的各种兵器的组成。

考虑再三,李旭安排身强力壮的牛大勇、精悍灵活的孙三官、经验丰富的钱五三人仍然是刀牌手,专门负责突击近战。吕明还是鸟铳手,自己和李禄也为鸟枪手,向吕明学习打枪,作为远距离火力输出的力量。赵向东擅长射箭,可作为远距离攻击的补充。同时他也刀法娴熟,也可支援牛大勇们近身搏杀。

李旭还向罗泽南要来了一支抬枪,对这种大号的鸟铳他觉得在目前战斗中还是能排上用场的。虽然射程比鸟铳远不了多少,毕竟威力不小。特别是这玩意儿打散弹,属于面杀伤武器。对这个讲究排兵布阵打仗的时代,不指望抬枪能打死打伤多少敌人,但能威吓敌军、扰乱阵型也不错。

李旭让放过铳炮的吕亮负责抬枪射击,本来抬枪都是两人用的,一人在前将抬枪扛在肩上,另一人在后开枪。但是李旭考虑到抬枪炸膛的危险,决定让营里的木匠做一个可以拆卸的活动支架,作战时将抬枪架在支架上射击。

至于王孝祖、余老三和周老实就都是长矛手,负责战斗时协助保护鸟枪手,支援刀牌手战斗。余老三还负责帮吕亮一同搬运抬枪,周老实负责小队的伙食辎重。王孝祖因为会记账懂财务,李旭命他管理后勤供给。

李旭在一天晚饭后将大伙儿召集到一起开会---对于开会这种新鲜叫法和做法,各人均已习惯,都很自觉地拿过小板凳围坐在李旭身边。其实大伙儿挺喜欢开会听公子爷做报告---也是李旭告诉大家的新鲜词---总能听到新名词、新说法、新观念。

李旭等大家坐好了,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话:“各位兄弟,咱们大伙儿投军入营也有段日子了,也都知道了曾大人定的规矩。但是,我觉得我们小队光有这些规矩还不够!”他扫了大家一眼,见众人都没吭声,还是聚精会神地望着自己,满意地点点头,继续说道:“为了提高我们小队的战斗力,加强我们小队的组织纪律。我宣布三大纪律,第一条一切行动听指挥;第二条一切缴获要归公;第三条不拿百姓一针一线。”李旭接着详细解说了这三大纪律的内容和要求以及执行三大纪律的好处,直到众人都点头表示明白了。李旭本来还想再宣布八项注意,想了想还是缓一步吧,慢慢调教这帮家伙。

李旭说道:“这三大纪律就是我们今后的根本要求,不能严格执行和遵守这三大纪律,我们就不能战胜敌人夺取最后的胜利!”赵向东等人都点头同意。李旭叫王孝祖把三大纪律记录在案。

然后李旭又宣布各人的薪饷以后全部统一交给王孝祖保管登记在册,年底统一发放。平常如有支取,必须先报告经批准后方能使用。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打仗的时候各人身上都是金银细软影响作战。至于大家的日常用度,统一由队里安排采购供给。

李旭还宣布队里严禁黄赌毒,严禁打架群殴,严禁坑蒙拐骗等。众人都是听得两眼发呆,孙三官、钱五都是绿营的老兵油子了,从来没见过如此严厉的军规。

孙三官看了看众人,小声问道:“公子爷,哦不,什长!玩牌九可以吗?”严禁嫖女人吸大烟他不介意,可是不让赌博他有点受不了。

“不让赌博是为了避免赌博影响营伍的训练和同袍之间的关系。当然,如果只是闲暇玩牌九不赌钱还是可以的。”李旭解释道,他也深知在这个娱乐贫瘠的时代,想要彻底杜绝军中的赌博风气也不现实。看来将来还有必要加强军中文娱活动,加强对军人们的日常文娱引导工作。

“不能赌钱,玩牌九有什么意思!”孙三官小声嘟哝着。边上赵向东瞪了他一眼,说道:“玩牌九就非得赌钱?输了的人就去校场跑三圈---看你们谁敢输!”

钱五也笑道:“就是!以后兄弟们玩牌九谁输了就负责扫地抹灰十天,再输了就给大伙儿洗裤衩吧!”众人都是一片大笑。

孙三官也乐了说,要得要得。赵向东就建议钱五负责军纪监督,处罚违纪。众人都支持同意。

李旭做个手势让大家慢慢安静,然后说,各位兄弟,咱们小队之所以要另行增加军规,目的就是要和别的营队不同,要有咱们的特色,要比其他营队更有战斗力!

李旭最后挥动拳头,做着大家已经熟悉并习惯了的手势,大声说道:“兄弟们,咱们现在的刻苦训练就是为了日后的战斗!练为了战,战就是练!诸君,努力!”众人一起站起,喊道努力!

就在李旭在营房里开会的时候,曾国藩带着两个幕僚晚间巡营,刚好来到李旭这个小队营房门外。三人静静地站在那里,听着屋内李旭昂扬的声音。一直到李旭讲话结束,三人才转身离去。曾国藩默不作声地走了一阵,忽然问那两名幕僚对李旭的讲话有何感想?

“回大人,这李旭所讲所为颇有道理啊,可见此人于治军一道另有见解。”赵烈文轻声道。

曾国藩点点头,问另外一人:“闿运,你有何想法?”

“回大人,李旭所言不差。特别是那句练为了战,战就是练!学生以为精辟,请大人斟酌。”王闿运温言道。

“你二人所言不差,李旭此人可留心观之。”曾国藩低声道。

这天夜里,曾国藩在日记里写到---李旭确有不凡之处,难怪左季高、张亮基等人推重。此子可用!然值此乱世,此子为英雄耶?抑或枭雄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