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大唐之龙傲天下 > 第130章 原来是故人

第130章 原来是故人

第130章 原来是故人

宁远到甘孜要经过襄塘县,是李孝经略的重要地区之一,按宁远地区的规划,在整个控制区之内选出合适的地方,确定了十个经济区,把周围散落的人口向一起集中。

这也就是李孝的城市化进程。交通、通讯和生产力让散在山区里的人贫困落后,这些地区大部分是少数民族,他们以狩猎为生,再就是采集野物用于和汉民进行交换,缺少管理,被奸商欺骗生活艰苦。通行于这些地区的商贾大部分又是汉人,所以民族仇恨也很深。

那些苗裔、土壮各民族却离不开这些商人,同时又对他们恨之入骨,也就经常发生劫持过往商队的事情。为此李孝不得不要要求护卫队加大对这些地区的军事打击。

可来自后世的他更清楚,高压和强权并不能解决民族矛盾。历经了几千年,也没能解决民族问题,最大的是文化差距。让文化交流成为问题的就是交通,后世由于发达的交通和通讯,让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矛盾在减弱,隔阂在降低,已然被一些人称为地球村。

此时没有电力,没有机械,生产力水平十分低,大部分的工业品全是手工完成的,因此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可是宁远新区和松州这里人口本来就少,年纪小的在学校,差不多年纪的又在军队,青壮年本来就少,工作都没人干。

为此工业局的局长张天放按李孝的要求开设培训学校,把大批的牧民和农民招收进入工厂。对那些没文化,连语言都不通的蛮夷进行教导,慢慢的转化为工人。

如此一来,大批散在各地的人群向一起集中汉化,周围的人口逐步消除民族差异。短时间能见到效果是李孝用了一个非常手段,他自己把这个称为打土豪分田地,农奴翻身。

他这是完全学习伟大领袖的方法,因为在西南、西北地区包括吐蕃,还是奴隶社会,他们听头人的,听那些领主的,并没有人身自由,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有这个机会当然不放过。

李孝挑起了这些部落的阶级仇,只要宁远军到达的地方,最先发起的就是这种运动。在仇恨的驱使下,加上李孝的凶狠政策,统治者几乎被清扫一空。如果是后世现代社会,还要让他们活着,只是变成普通平民而已,但这时不用,一句话那就是没命。

杨凡和黄栎、吴允生他们一开始,并不同意这么干,有失儒家仁义,可是各地不断有起来闹事的,也很难控制。有些愤怒的他们给各地州府县衙下令,通知宁远军加大打击力度。这一来李孝占领以甘孜为中心的周围广大地区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血腥遍地。

同时李孝的管理委员会协同宁远新区,加大从汉中、广元地区向这些地区调运物资,鼓励那些工厂主和商铺进入该地区经营,稳定经济和治安局面。

可是李孝的公路计划却一再受阻,原因很简单,没人。修路是需要大批人力的,可宁远周围最缺的就是人。李孝也没办法,生孩子哪能那么快,别说长大,就是怀胎也得十月。

此时大唐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人口才不过五六千万,恐怕还不如后世一个省的人多,可想西北苦寒之地能有多少人。

民事局吕焕章统计的结果,整个十州二十县之内,人口总数才不到三十万,那就是一个县只有不到两万人,连后世一个城镇都不如。根据各局报上来的统计数据,李孝终于明白为什么后世美洲开发的时候,那些人贩子要从亚洲偷运劳工,抗战时期日本抓走那么多东南亚的劳工,其中华人以百万计。

明白这些的时候,他更加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资本主义原始资本确实是掠夺。大学的时候,他根本没有研究过这些政治问题,一个商品经济十分发达的时代,一个普通得再不能普通的青年,怎么会过多的重视这些政治问题,如今当他想这些问题的时候,总会仰天长叹“书到用时方很少。”

李孝一面总结经验,一面探索着前进,用他的话说就是摸着石头过河。为此杨凡他们的会议特别多,管理委员会只要有时间,五个常委就会开会研究探索一些解决办法。

连李孝都拿不出来办法,杨凡他们更是拿不出什么好办法,为此只能是奖励生孩子。一想这个问题,李孝就想乐,后世计划生育超生罚款,可此时自己却要奖励生孩子多的。

带着自己一百多人的警卫队,李孝没坐马车,他是喜欢坐车,不喜欢骑马,但他这是上战场,也就抛开马车,骑马行走。从襄塘到甘孜这条路还算可以,可也只是把原来的羊肠小道变成能走轻便马车而已。李孝的百人卫队都是骑兵,通过还是不成问题的。

沿途上李孝沉着脸一言不发,卫队长赵普也不知道李孝为什么不高兴。他们是警卫队,这次有机会上战场,心里很激动,但看王爷不高兴一个个都很小心。

李孝不高兴是他沿途看到修路的人很少,大部分是妇女儿童,有些孩子刚刚十几岁,他们本来应该在学校读书,可此时却和大人一起用铁锹、铁棍修路。作为一个穿越千年的人,却无能力改变这些,心里不是滋味,是自己无能啊!

虽然李孝不承认,可他也不能不认可,在宁远新区李孝就是土皇帝,他也从内心深处把这里当做他的地盘,这些人就是他的子民。无法让自己治下的臣民生活幸福,是自己无能,是特别丢脸的一件事。

一路走他的头脑一刻也没停过,一直思考怎么解决这些问题,本来有一个更长远更大的计划,可想实现是非常困难的,只能一步一步的来。按耐下自己急迫的心情,和警卫队快马向甘孜走。在甘孜停留一下然后赶到德格和宁远军汇合。

丁解元已赶往石梁,带领第一总队准备进攻,韩城带领第二总队先赶往德格,乐月凯带领松州军已进入巴塘,按李孝的军事作战计划开始进行准备。

再向前当天中午就能到达甘州城,李孝收拾起心情,决定不再想这些,他的目标是对面那二十万吐蕃军队,把他们变成战俘,如果有二十万军队加入,那可是一大批劳动力。掠夺物资吐蕃没什么可掠夺的,但人口是李孝最缺少的,论钦陵给自己送来这么多人,李孝没有理由拒绝。

在宁远松州知道的人都忧心忡忡,已不足三万人对抗二十万大军,胜算太小了。可李孝却信心十足,他不但要击败这些人,同时要把他们活捉,变成宁远的劳动力。用战俘干活说得过去吧?怎么也比抢掠百姓强,再说军队可都是壮劳力。

有这个打算的李孝心情也有些激动,快马加鞭的向前,打算尽快到甘孜,检查一下后勤作战物资准备的怎么样了。甘州刺史是李孝的人,他是朝中吏部派来的官员,叫田本吾,刚一听这个名字把李孝吓一跳,还以为来了一个日本人呢。

但杨凡说田本吾是江宁人,是科考上来的。此人很有才能,但出身庶族没有背景,一直是候补官员,为人又有些迂腐,不会来事,也升不上来。

这次李孝向朝廷提出向这里派遣官员,各部门一了解,谁也不想来,西南地区的情况谁都知道,哪个也不想来这里。跟流放差不多,被派往这些地区的都是犯错的官员。

再说,一些精明的也明白,李孝此时处于半独立状态,来到松州那就成为李孝的手下,听话有一天会因皇上猜忌而丢掉性命,如果不听话,一直桀骜不驯的许王就能先收拾他。

所以根本没人想来,吏部一研究就把没什么背景,又不通人情世故的田本吾派来,跟缺心眼一样的他还很高兴的来上任。当他还没到达甘州的时候,洛阳方面徐文对他的调查资料就到达宁远。

李孝很重视甘孜,此时他已成为大唐治下的甘州,治所就在甘州城,这里是周围不多的平原地区,虽然海拔很高,却风光不错。土地富饶草场肥美,经济也相对很发达,又地处在李孝控制区的中心,连通益州到昌都的中心点交通要道上,杨凡同意田本吾来松州任职。

他到达这里马不停蹄的立即赶往甘州,来到这里田本吾才知道,等着他的工作一大堆。有些迂腐的他并没介意这些,埋头工作,根据管理委员会报告,甘州进展不错。

李孝这么走也有考察甘州的意思,所以快马加鞭的想早些到达甘州。因为想对田本吾考察,也就没有通知任何人,直接赶过来。临近甘州境内的时候,看着州境边上的建设,李孝觉得还可以,没什么突出的,但也还不错。

再转过前面的山梁弯道就已进入平原,就能看到甘州城了。前面警卫突然停下马,向后打出手势,赵普大喊一声:“保护王爷。”

一百多训练有素的警卫,全部圈马围在李孝身边,一百把连弩同时对准四周,看得出来平时就这么训练的。

李孝一愣,虽然说不上清平世界,但从这里到甘州可是自己的地盘,山贼匪盗恐怕早就没有了。作为连接宁远到昌都的重要商道,治安是宁远警察大队的重要地点。

李孝稳定一下停下战马,向前面看去。在前面山道上,并排站立着十几匹马,马上的人都是便装,但一眼就能看出来,每个人手里都有武器。赵普没有用弩,而是抽出马刀,催马上前:“什么人?为何拦住道路?”

对面的人群里,一人催马上前:“前面的人可是许王殿下?”

李孝一愣,声音有些熟悉,但一时没想起来,好像是自己应该认识的人。也就摆摆手,让前面警卫躲开,提马向前说道:“正是本王,你……”

李孝一下停住话语,因为他看到了对面的人是谁,也认出了他的身份。有些吃惊的说道:“雷振?”

马上的人正是已消失了快十年的雷振。当初长安一别,李孝动用太子李弘的力量打击红袖招,围捕大通寺并没抓到雷振,从此他们消失了。在刘家集他们出动兵马击败李贤,以后尽管朝廷和李孝都下力量找过他们,仿佛不存在一样,又一次消失。

随后发生的事情接二连三,但那伙神秘的人再没有出现。李孝已把他们淡忘,没想到此时雷振出现在自己面前。

他们是拦截刺杀自己吗?想想雷振那惊天霸气的一枪,李孝立即全身戒备。(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