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大唐之龙傲天下 > 第172章 冤家路窄

第172章 冤家路窄

第172章 冤家路窄

上官婉儿也不知道平时总是笑嘻嘻的,天塌下来也不急的李孝为什么今天这样。但夫妻关系和其他关系全都不一样,亲近往往会让双方没有顾忌,想说什么说什么。

无论是身份还是头脑,两个人都不是容易激动的人,但是双方此时的关系不一样了,说话也没有了顾虑。上官婉儿的才能和聪明头脑,一直常伴武则天身边,不自觉的就受到武则天影响,从心里并不是多瞧得起男人,认为女人不比男人差,可能更强一些。所以她不会有裴寻芳那种夫权至上的思想,也不会有陈玉、月玲那样低李孝一等的思想。再说李孝也一再说男女平等。所以上官婉儿敢说,也能说,真吵架起来她不会让着李孝。

可是一天,一个月李孝不会受传染,可他来大唐已十多年。从很小的时候,晓慧、月玲就在他身边,对他是百依百顺,恭敬不能抗命,助长了他的脾气和性格。随着年龄长大,经历的时间越长,李孝越是受这个时代的影响,潜移默化他的男权思想也得到加强。

特别是和裴寻芳到宁远之后,裴寻芳是按着皇宫的规矩来管理王府的,那些侍女、丫鬟被告知,她们都是王爷的女人,是不能抗拒的。

其实李孝在宁远过的就是皇帝的日子,何况杨凡、黄栎、刘奇他们一口一个王爷,一口一个臣如何如何的,也让李孝处在了君主的位置。

今天本来因为李令月的事谈起薛怀义,看到李令月哭泣,李孝以一肚子火。再加上后世的影响,在武则天身边的上官婉儿又这样,让李孝也失去了理智,当时爆发。

女人出轨和其他男人不清不楚,这本来就是难以容忍的事情。别说李孝今天的地位,哪怕他就是一个普通人,也不会容忍这样的事情。

看到上官婉儿还这样维护武则天,竟然认为自己不是对手,这可是不能容忍的事,当时就反击回去。

本来不想惹武则天,把后方稳定下来,先解决吐蕃问题,如今吐蕃问题自己已解决,还会在乎武则天吗?

他刚才一激动,连武则天三个字都说出来,如果是平时,上官婉儿一定奇怪,武太后怎么叫武则天了,但此时她根本没听出来。李孝说道:“那好吧,我也不想和你吵架,两条路,第一,继续跟着你的太后,我们从此没有关系,你干什么与我没有干系。第二,向武太后提出辞职,回到家里来,用不多长时间我就会回宁远,和我一起离开。”

上官婉儿哪知道李孝是穿越来的,他知道历史进程,又受后世的很多影响。知道上官婉儿后期的变化,风流成性,贪恋权势,最后弄到身败名裂被杀的下场。这一切不能不说是李孝的担心。

因为她不知道,就难以理解李孝今天的行为。如此冲动,如此不理智怎么能成大气,就这水平和太后斗,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上官家的人都有一股倔劲,为主尽忠,死谏硬抗,如果上官仪不那样,武则天怎么会让李治杀他,把他全家抄斩灭门。

可到了上官婉儿这里,她也这样:“李孝,你怎么看我不重要,但你不能对抗太后,否则你是以卵击石,我不会同意的。“

她越是这样说,李孝越听不进去。他是因为品行和作风问题,可上官婉儿确是因为国家大事,政务问题。两个人说的根本不是一个意思,身边又没有别的人,王府中的下人哪敢参与,有这种情况早就被赶走了。

言多语失,急怒攻心也就有些口不择言,李孝气愤的说道:“好,没想到你这么维护武媚娘,这么瞧不起我。很好,你看着,是她杀我,还是我灭掉她,夫妻一场,你最好离开她,否则到时玉石俱焚。”

上官婉儿彻底愣住,李孝这是怎么了,他不是一直比较冷静?来洛阳稳定武则天,为宁远争取时间,不是他说的吗?难道宁远取得胜利占据玉树,就可以对抗大唐了?

同样有政治头脑的上官婉儿更明白,恰恰就这这个时候,李孝最需要时间,他必须把新的地区消化稳定。如果此时朝廷大军进攻,宁远是扛不住的。吐蕃并不是那点力量,损失十万、八万人,根本没什么影响,不进攻是因为冬季,并不是吐蕃没能力进攻。

根据兵部报告,李孝取得玉树,那就是宁远军以威胁到昌都,那是吐蕃的门户,论钦陵如何能不管?天一暖吐蕃大军必将反攻。如果这时李孝和大唐开战,他能挡住两面夹攻吗?

可她张张嘴说出的话又是另一个口气:“李孝你太自以为是,你又知道多少,不能正确看待问题,不能冷静处理,凭什么为一国之君,这样下去必然失败,还会连累所有的人。”

可李孝已听不进去上官婉儿的话,当时说道:“怕连累你可以离开,我没拦着你,别跟着我受牵连丢了性命。”

“你……”上官婉儿彻底伤心了,原来自己在李孝心里就这地位价值,连连点头:“好,李孝你这样绝情,我算认识你,枉我十几年为你担心。我不再管你,你好自为之吧。”

说完上官婉儿冲出了房间,坐上马车走了。她有自己的家,委屈的回家找母亲去了,李孝竟然这样。

看着跑出去的上官婉儿,李孝又有些后悔了,但他不能让上官婉儿这样下去。武则天可不是一个男宠,薛怀义只是其中一个,后来还有什么张易之和张宗昌,还有什么廖南毐,好像后世的记载这些人都和上官婉儿有关系。那……这样也好,能明白就和自己走,不能明白就没办法了,良言难劝该死鬼。

他气哼哼的坐在那里,这时一个侍女进来:“王爷,宫里陆公公来传旨。”

随着侍女进来一个太监说道:“许王,太后有旨,即刻进宫见驾。”

正在气头上的李孝冷冷的看着一眼太监,把陆益吓一跳,自己又没得罪许王,第一次来传旨,许王怎么想杀自己的样子。连李孝答没答应他都不知道,传达完口谕后连忙抱拳告辞逃跑。陆益觉得如果跑慢了,恐怕就能被杀,许王的眼神好吓人。

李孝强迫自己冷静一下,他心里也清楚,就算自己想和武则天翻脸,也必须想办法先离开洛阳,自己可不想死在洛阳。

上官婉儿说太后有旨让他进宫,这个太监又传旨,看来一定有事。十有八九和宁远的胜利有关,不行,洛阳太危险,自己要想办法离开。此时并没有幽禁抓起来自己,想走倒是可以,但必须进宫一次。

李孝说道:“来人,准备马车进宫。”

侍女答应一声出去。李孝正来火呢,心情也不平静,上官婉儿先跑了,毕竟半年时间两个人朝夕相处,还是相当好的,心情更糟,哪有心情换衣服。

听说李孝要出去进宫,剩下的侍卫只有二百人不到,赵普连忙过来,吩咐人保护。李孝不耐烦的说道:“不用。”

“王爷……”赵普刚张开嘴,李孝大声说道:“闭嘴,你也敢干涉我?”

赵普吓一跳,王爷怎么了?连忙躬身施礼:“属下不敢。”

李孝哼了一声出来坐上马车,喊道:“进宫。”

赶车的只好赶车离开王府向洛阳宫方向跑去。在车里的李孝心情也十分糟糕,觉得很闷,把车窗帘撩开。此时可是冬季,寒风吹进来让他头脑清醒一下,说道:“快点,你没吃饭哪?”

赶车的可是下人车夫,王爷的一句话能要他的命,吓得大喝一声:“架”鞭子狠狠抽在马上。

马车刮起一阵风向前冲去,因为天气寒冷,街上人不多,洛阳正街虽然不如长安那么宽,但也有几十米宽。两侧的车辙印在那,当然谁也不想走别的积雪中,车夫赶车沿着道路上的车辙跑,速度很快。

突然从前面的横街中也冲出一辆马车,速度也很快。车夫老王驾驶的可是亲王府的车,哪有给别人躲道的道理。对向的马车虽然豪华,但明显是普通的车,所以也没有减速,只是大喊道:“让开。”

前面的马车并没有让开,也大喊的:“什么人找死,让开。”两个人都不想离开车道,那必然是碰到一起。好在这是两匹马,动物的本能让它们不想撞到一起,快要撞上的时候,赶车的打方向盘,再加上马匹自己躲避,虽然没撞上,却冲出了正常道路。

李孝的马车好,也就是一阵摇晃并没翻车,只是吓得老王大叫。李孝没防备,在车里摔了一个滚,也不能不说李孝也张狂惯了,张嘴大骂道:“他妈的什么人挡道?想死吗?”

对面那辆马车却不是顶配最好的,这一急转竟然侧面翻倒,车里的人被摔出马车。这是马车,双方又有意躲避,再说马车又能快哪去,人摔得也不重。马车里的人也是大怒,洛阳还有敢不给我让路的吗?就算当朝宰相见到自己的车也得让开。

这辆马车虽然不是顶配,也算豪华,洛阳城里一般人都认识。见了基本都躲着,因为冲撞他没有什么好下场。气得他大怒的从车里爬出来,大喊大叫:“什么人找死?来人啊,把他抓起来打死。”

他这一喊,赶车的老王才注意到,那辆马车后面跟着好几辆车呢,此时都停下来,从车里跳出不少人。当看到那个爬起来的人时候,老王愣住了,因为从车里出来的是个和尚,和尚怎么能这样说话?

李孝的车没翻,他已从车里出来,看到那个人竟然是和尚也是一愣。和尚是出家人,竟然这么嚣张?那几辆车里出来的人可不是和尚,都是一些普通人,年纪都不大。有些人手里还拿着武器,吵吵嚷嚷的过来:“什么人敢拦路?”听到那个和尚的话呼啦一下冲过来,抓住老王就要打。

“住手”李孝气得大喊一声。出车祸双方都有责任,这些人上来打人,他妈的也不看自己是谁。

这些人刚要打人,听到李孝一声喊,把手停下,看到站在一边的李孝。也是年轻人,一身穿戴不错,但是个百姓,立即胆大起来:“打,冲撞了薛大师那就是死。”

被撞得还真巧,都说冤家路窄,还真是这么回事,李孝的车撞到的竟然是薛怀义的车。他接到报告,白马寺里那一些他的兄弟和朋友,竟然被大理寺的人抓走。这还了得,大理寺敢不给自己面子,真是活到头了。他知道自己去也没办法,想进宫找太后,收拾大理寺卿,因为着急赶路才和李孝的马车撞上。

他听到这个年轻人让住手,也就喊道:“干什么停下,别管是谁,撞到我就得死,往死里打。”

老王可害怕,连忙喊道:“你们敢打人,知道是谁吗?”

薛怀义仗着有武则天宠着,可真不怕什么,就是当朝宰相也一样不在乎,前两天还把御史大夫打的在家养伤,狂傲的说道:“别管是谁,皇上也不行,上,打死他。”(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