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大唐之龙傲天下 > 第244章 八方风雨

第244章 八方风雨

第244章 八方风雨

杜启山也磨蹭了好几天才离开长安,前往洛阳,小心思的他一来想看一看李孝是否能稳定长安,二来也要好好想一想,自己见到武则天怎么说。

虽然自己不是自愿投降的,但按罪也可以杀他。武氏心狠手辣,这点天下人都知道。随着时间推移,长安并没出现什么动荡,李孝的很多政令都行之有效。

最重要的是他在甘州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政府机构,有完善的一套管理办法。在军事行动的同时派出最得力的人出任安抚大使,对各地官员进行劝慰,说明白也就是安慰,让他们放心。

特别派出的是王胜、刘奇和林炎这样的亲信和重臣,都有一定的自主权,再说李孝对他们也充分信任,三个人都有临机决断的权力。

还有他们身后跟着上万的军队,一些不服的和心怀异志的,连反抗的机会也没有。临时征召的军队,那些民兵一样的府兵,哪会是战斗力强悍的正规军对手,摧枯拉朽一样。

新唐军所过之处除了开城投降,几乎别无选择。也有不少人想偷奸取巧,组织兵力杀官造反,说是迎接唐军,但无一例外这些起义的人全都被杀,原因很简单,犯上作乱。

也有一些州府关闭城门,组织人马对抗新唐军,可惜的是没有朝廷方面圣旨,不能短时间集中重兵,根本不可能和新唐军对抗。何况李孝的军队战术特殊,武器先进,精钢弩在此时就是枪一样。那些什么盾牌,刀箭根本不能对抗。再说李孝占据甘州,那里是游牧区,最不缺的就是战马。

新唐军步兵只有一半,大部分是骑兵,冲击移动速度都很快,机动能力也十分强。到后来为加快速度,金朝中少将命令以团为单位兵分四路前进。

如此一来,极大的提高了速度,各地区纷纷平定。最快的就是各警察局建立,他们都是从新唐军中抽出的低级军官出任,配上几个骨干,再任用原来捕头、衙役形成一个县府的有效治安力量,短时间就让这些地区稳定。

随着李孝的圣旨传出,甘州方面各部门全部向长安迁移,最着急的就是裴寻芳她们。长安皇宫中虽然是陪都留守的地方,但宫中宫女还有好几千人,太监宫女高达上万人。

这是一个重要的地方,稳定后宫意义重大,晓慧用最快的速度把后宫人员送到长安。杜启山没辙了,他不得不硬着头皮前来洛阳。

听到女皇传召,他低着头有些胆战心惊的进来,连忙给武则天跪下:“臣杜启山参见女皇陛下。”

武则天面沉似水,自己定都洛阳,并不代表着不明白长安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复辟的李家人来说,占领长安比攻陷洛阳意义还重大。

她不明白为什么李孝那么容易攻陷长安,两个可能,一个是杜启山投降,献出长安,一个是城内官员反叛,倒卖长安城。否则坚固的长安,兵精粮足,怎么会一夜时间被攻陷:“杜启山你可知罪?”

杜启山也不是傻瓜,他来的一路上早已想清楚,听到武则天的话,说道:“女皇陛下,我此时是大唐使臣,奉唐皇之命前来见女皇陛下。”

武则天一愣:“你既然是大唐使臣,为何如此称呼?”杜启山胆气足了一些,看来杨凡说的话确实有道理。

杜启山也很鬼,他犹豫了很多天,不敢前往洛阳,就是怕武则天一怒之下杀了自己,想了又想还是齐伦宴给他出主意,此时新唐其他官员没到长安,皇帝的最亲近人也是最有权的人就是杨凡,此人是名士名传天下,求他指点一下。

杜启山带上一份厚礼,求见杨凡,杨凡很是坦然的告诉他想活命就完成皇上的差遣。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坚定地追随皇上。你是大唐的臣子,使臣,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女皇不可能杀你。杜启山觉得有道理,再说不去不行,抗旨不尊李孝一样杀他。

杜启山拜了一拜说道:“女皇陛下,你是大唐太后,臣是大唐臣子,你登基称帝,建立大周,大唐已不存在,臣也就是大周臣子,如今新皇即位,恢复大唐天下,臣当然是追随唐皇。这是臣的本分,请女皇陛下见谅。那一拜臣已尽心,现在我是大唐的使臣。”

武则天一阵语塞,她也挑不出杜启山的毛病。但心里愤恨,杜启山无论怎么巧舌如簧,但他也就是一个小人,是见风使舵的无耻之徒。冷冷的说道:“既然是大唐使臣,那就说说李孝让你见朕干什么?”

杜启山松了一口气,女皇还是有为一国之君的气度,看来自己的命是保住了,既然如此,他的胆气壮起来:“女皇陛下,吾皇说想与你相会一次,时间由我们皇上选,地点你定。”

武则天一愣,李孝要见自己,为什么?难道他想杀自己?但转念一想那不可能,成大事讲究的是正义和光明,李孝用这样的手段,他难成大器,但李孝见自己为什么?难道让自己投降吗?淡淡的说道:“李孝想谈什么?”

杜启山说道:“臣不知”

武则天沉吟一下,说道:“那好,李孝想在什么时间?”

杜启山回答道:“九九重阳之日。”

武则天怔一下,那就是自己登基的那一天,有什么特殊意义吗?她有些犹豫了。杜启山说道:“女皇陛下,我们皇上说,他不想看到天下大乱,不想看到血流成河,也不想让天下百姓受苦,唐皇既然能占领长安,就能占领洛阳,唐皇仁慈不想杀尽武氏满门,所以希望与女皇一会。”

啪的一拍桌子,武则天大怒,李孝这是什么意思,威胁自己吗?:“你回去转告李孝,朕在洛阳等他,如果他不能攻下洛阳,那我就会夺回长安,把他李家诛杀干净。”

武则天这一发怒,杜启山还真害怕,他的使命完成了,但知道自己这样回去,并不能交差,如此窝囊有辱君命,回去也好不了。既然知道武则天不能杀自己,也就有胆量起来,看来以后只能跟着李孝走下去,李孝存亡就是自己的存亡。也严肃地说道:“那女皇陛下就等着,新唐军攻陷洛阳吧,相信我皇马上就会兵发洛阳。”

“哈哈”武则天仰天大笑:“那朕就再在洛阳等他,看他如何能攻陷洛阳,杀我武氏满门。”杜启山离开了皇宫,离开洛阳,返回长安。

太极宫两仪殿里,李孝冷静的听完杜启山报告,说道:“你这次做得很好,暂时协助杨大人的工作。”

“是,臣遵旨。”杜启山长长松一口气,看来自己的小命是保住了,此时他再也不敢生出二心,以彻底得罪武则天,离开李孝女皇能把他满门抄斩,同样李孝并不信任自己,三品大员此时只是一个四品通事舍人,只好躬身答应退出去。

从甘州到长安,路途不近,就算用最快的时间,也得十多天时间,李孝在长安发出圣旨,通知军政两大部门的人迁往长安,这几天各部门以陆续的到达,无论什么人一旦进入长安,连休息的时间也没有,立即投入到工作中。因为各地随着唐军的到达,纷纷投降归顺,政务奏章如同雪片一样进入长安。李孝原来是有机构,可是人员太少,那是管理十几个州的机构,突然处理全国的地方,增加了何止百倍。

各部门如同机器一样昼夜工作,李孝连回后宫看一下后妃的时间都没有,御书房里灯差不多彻夜不熄。气的他在地上大骂:“皇上真他妈不是人干的活。”

可是骂完了还得批阅那些三省不断转过来的奏章。没办法,不得不把有些原来的大周官员启用,组成临时的三省和六部。

李孝传出命令,新唐军十个师除了在边境防守的两个师以外,八个师的兵力集中六个师七万多人从四个方向向洛阳合围。

晋文斌进来:“皇上,我建议扩军,否则根本不够用,边军大将并没有什么表示,吐蕃、契丹、突厥、南越都沉默,但他们纷纷向边境调兵,幽州方面也出现不稳。”

李孝看着墙上那个大地图,他也有些烦躁,大唐内部两下相争,周围这些家伙全看出来机会,都想趁火打劫。

根据情报组报告,吐蕃不能越过金沙江,论钦陵指挥大军围攻北庭都护府,军无战心的北庭都护府退守瓜州雁门关,西域被吐蕃占领。西突厥和东突厥向北进攻以接近黄河岸边的河套地区,代州、夏州全都岌岌可危。

就连东部的新罗也开始向辽东进攻,可以说大唐四面楚歌,如果不能迅速解决武则天的洛阳,恐怕不是被内部所灭,必然是被周围这些小国家所灭。

听了晋文斌的意见说道:“从各师抽出一部分骨干,把十个师扩编成五个集团军,让丁解元把学院的人往下派,充任军官,分派东、南、西、北、中,五大军区。眼看就到冬季,北方无能力进攻,但要防备春天到来。围攻洛阳的计划不变,一冬天时间解决洛阳。”

晋文斌点头:“可是武媚娘在集中兵力,我们该如何作战?”(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