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大唐之龙傲天下 > 第262章 威逼利诱

第262章 威逼利诱

第262章 威逼利诱

李孝点点头:“其他材料你们先解决,麻绳的事我来解决,把周围民房和建筑拆毁,用于修大坝。传旨百姓,这是朕借他们的,今天用他们一砖一瓦一木,朕会还他们一座房子。”

“谢皇上,臣马上去办。”宋景没想到李孝有这魄力。拆毁民房,他不敢,百姓上哪住去?如果不管,那就是民怨沸腾,现场的官员除了刺史府里的,几乎全是相邻几个县的官员,有皇上这句话,马上吩咐人去传达。

“报告大人,第三段出现险情。”一个人连滚打爬的跑进来报告。宋景脸又白了,三段是中段,压力最大的地方。说道:“让人冲上去堵住,一定堵住。”

可那个人为难的说:“没人啦。”宋景呆了一呆,人以分散出去,他哪还有人了,着急的说道:“皇上是不是让御林军先帮一下。”

李孝愣一下说:“我不是说御林军归你指挥吗?怎么问我?”

宋景这才明白皇上真是这个意思,原来还以为皇上的客气话,自己哪敢指挥御林军,也就把他们派往不太危险的地方。

李孝不等宋景说话,对身边的侍卫说道:“去通知刘秉言,带两个营过来,其他人跟我上。”

宋景一呆,拉住李孝:“皇上不可,那太危险。”

李孝哈哈一笑:“朕是天命所归,真龙天子,区区洪水能耐我何,来人冲上去堵住缺口。”

说完话,跑出来操起一段木头抗上向大坝冲去。皇上亲自动手,让周围的人士气大振,顾不得劳累和危险,纷纷抱起木料和石头呐喊着冲上大坝。李孝的行为不但带动了那些胆小的人,也鼓舞了绝大多数想保护家园的人。

消息传开了,他们的皇上亲自和他们一起扛东西,战风雨,抗洪抢险,立即是群情激昂。宋景也豪情迸发,带着所有官员冲上了一线,官民共同努力。这一段大坝被水漫过去,一部分以开始塌陷,如果不能及时堵住,就会一破千里。

刘秉言带领两个营,一千多人跑着到达,一听皇上以上大坝,吓得亡魂皆冒,大喊道:“御林军,后退者杀,上。”

这一千人可是军队,登上大坝之后在营团长的带领下跳进了水里。李孝一挥手:“手挽手,人拉人,拦住洪水。”说完第一个跳进水里。

这时傻瓜才后退,死也要跟上,上千御林军跳入水中,用人筑起一道防洪堤,其他百姓把木桩立在减缓的水中,用木锤砸进去,大批的石料和草包堆上,把水堵住。

当李孝被拉上来的时候,他眼里看到的是被束缚住的洪水,心里想的却是后世那一场全民共战的抗洪战争。中国人永远不会倒下,无论面对什么困难。

一连几天时间,李孝和所有人奋战在曲家大坝上,这些百姓和官员早已把李孝当成亲人,当成神仙,没人把他当皇上。那些百姓也不再害怕,更加心贴心。他们的皇上和他们一样,睡草地,卧泥水,扛东西,打木桩,这才是好皇帝。

当接到兵部命令,以急行军速度赶来的第六师和第九师到达的时候,李孝才松了一口气。两个师两万多兵力立即分成几个团,分别开赴黄河沿岸。李孝给的命令:“牺牲是军人,奋战也是军人,你们是大唐子弟兵,百姓是你们的父老,军人就是危险的时候才能看出来作用,不但要抵抗外敌,也要抗险救灾,那才无愧于大唐军队的称号。”

把野战部队投入抗险救灾,李孝又一次把后世的经验用在了大唐。他要走了,李孝的工作不在这里,从曲家大坝到河清县再到洛阳,沿途全是跪倒路边的百姓和官员。

李孝并没像其他皇帝那样,这时候大加封官进爵,只是下令对那些拆毁民房的给予补偿,要当地官府安置好灾民,免河清赋税一年。

通过这一次黄河抗洪,李孝深深明白,难怪历代君主都在打击世家门阀,他们确实该杀,杨泰一家人被抓起来,但却无法治他们的罪,人家只是逃命,不管闲事,这并不算罪名。

但李孝让洛阳法院以造谣生事,扰乱社会秩序和闹事的罪名处罚,以这样的罪名要是以前也就是杖责几下完事,但这次却不一样,宋景也来气,处以最重的处罚,判处杨泰三年有期徒刑。

可随后的判决结果是杨泰的一个侄子出来承担,是他造的谣,是他煽动的,杨泰并不知情。结果他的侄子杨金环被判刑,杨泰什么事也没有。

知道这一切以后,李孝无奈了。找人顶罪,弃车保帅,这种牺牲小弟保住大哥的黑社会手段,原来古代就有了。封建社会不发达的科学技术,李孝又能有什么办法,在这一次较量中,李孝并没胜利。

当他把郑氏家族的族长郑耀宗找到洛阳的时候,他才知道什么是世家门阀,什么是真正的世家,郑家是五姓七家之一的门阀,延续了百年时间。

郑家是诗礼世家,又是商贾的身份和地位,如今因新朝设立,李孝手下都是自己人,就算是任用原来的大唐官员也十分有限,但不能否认他们树大根深势力庞大。

李孝冷着脸,说声免礼之后并没赐坐,而是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郑耀宗。很有文化的郑家,家主的名字却很俗气。

郑耀宗确实很不服气,他们当然知道李孝的母亲就是郑家的人,但郑家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还受到不少牵连。郑耀宗严格来说是李孝的舅舅,可此时双方都不会相认。

李孝好半天才说道:“郑耀宗,废话我也不想多说,因为对你们这些人来说没用。第一把你的全部麻绳提供给洛阳府,用于大坝修筑。第二按实际商业数量交税。第三,土地进行实际丈量,确定上税的数量,这是圣旨,并非和你商量。”

郑耀宗被召来他就明白为什么,绝不是一个麻绳的问题。果然,李孝提出工业税和土地的税收问题,这是大家研究好的,他自己当然不能答应。也就摇头说道:“皇上这是圣旨了?郑家几百年时间,从来都是这样。从不少税赋,也没有违法行为,卖不卖东西是我们自己的事,价钱也是公道的,难道皇上也能这么做吗?那和匪盗有什么区别?”

“大胆”刘平着急了,这个人胆子太大,敢说皇上是匪盗。他刚一说话,郑耀宗看了刘平一眼,那眼神就差明说出来。李孝笑笑:“郑耀宗你很有胆量,别以为我动不了你们,一个世家而已,你以为我不敢动你是不是?”

郑耀宗其实能不担心吗?他面对的可是大唐皇帝,并非是一般的官员。最大的问题是此时郑家在朝中并没有什么力量,和皇家作对能有好下场吗?但这是五姓七家联盟共同利益,他自己如果妥协那其他的几家就能灭了自己。对李孝的话不置可否,沉默不语。

李孝还是不温不火的说道:“张耀宗,你我做一个交易怎么样?”

郑耀宗有些糊涂了,皇上都是金口玉言,一言九鼎,哪有人敢这样和皇上说话?他这么说也是想知道李孝什么样的人,发生在曲家大坝的事情,他又怎么会不知道。

在郑家人眼里,李孝实在太没出息,天下想稳定靠着那些贱民有什么用,就是得到再多的百姓支持,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虽然五姓七家在朝中没什么官员,但是基层和中低级官员占有大多数,听了李孝的话说道:“什么交易?”

李孝说道:“当然是你协助朕推行政策,朕给你郑家好处,毕竟我母亲出身郑家。”

“哦?但不知皇上能给我什么好处呢?”郑耀宗有些动心了,他们的抵抗果然有效果,皇上也得退步。但像李孝这样的皇帝没有,竟然和江湖游侠一样面对面谈判。

李孝得意地说道:“天下是朕的,所有的东西都是我的,包括你们郑家那也是朕的子民,但朋友有厚薄,亲戚有远近,我想郑家也应该明白这点,所以我想听听你的意见,同不同意和朕合作?”

郑耀宗能成为一家之主,头脑怎么可能白给,还是不为所动的问道:“那就请皇上说说什么合作项目吧?”

李孝说道:“朕打算修一条从长安到江南各州的道路,横跨大唐三个道的地方,这是一条快速干道,建成后所有车辆通过都会收费,而运输成本不会高于水路漕运,想把这个项目交给郑家来做,但不知郑家有没有这个实力。”

郑耀宗心里震颤一下,皇上打算修建四条干道,这一点早就从身为官员的家人嘴里知道,但不明白具体什么意思,北方从南方最大的运输量是粮食,完全采用了水路漕运,陆地运输比水路便宜,那怎么可能?

李孝站起来走到地图前说道:“你看,从广州出发一路上到达扬州,再从扬州通过淮南进入河南道,从河南道再到京畿道长安,全长上万里,沿途要有十几个收费站,江南的粮食和土特产得有多少运往北方?只要收费合理十几年就能收回成本,以后还能赚钱,你认为不可行吗?”

郑耀宗可是有头脑的,也明了天下商业形势,大唐北方粮食紧张,人口又多,从南向北可是有利可图,再说这不单是一个路的问题,搭上皇家,以后就能一家独大,那另外几家就得看自己的脸色行事。表现出兴趣说道:“不过,此项工程太大,郑家恐怕难以接下来。”

李孝点头说道:“郑家确实难以下接下来,但你可以联合其他的世家共同完成,以你郑家为主,朕只冲你一个人说。

李孝说道:“交给你们不是不可以,但朕说了这是交易,当然你也得完成我的条件。”

郑耀宗一惊,连忙问道:“皇上是什么条件?”

李孝心里暗笑,老子不信你不上钩,说道:“丈量土地按实际田亩上税,推行朕的改革。”

“这……”郑耀宗犹豫了。

李孝继续抛出诱饵:“对了,朕还有几项工程打算向全国招商,第一长安进行旧城改造,长安到洛阳的快速车道,这些项目很快就会向天下昭告,到时候就能看到详细规划。我今天说的话先放到这里,你不是说了吗?买卖自愿,那朕也不能用强,三个条件你自己想想好了,就去长安找朕研究。”

说完这些,李孝的脸突然沉下来,用有些阴沉的口气说道:“你不干其他家族也会干,到时你就是次要地位。自己想想吧!我同时也警告你,别以为你们世家我动不了。一旦让我查出来你们的罪证,等待你们的就是抄家灭门,从现在开始我盯上了世家,咱们走着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