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大唐之龙傲天下 > 第410章 南国风云(四)

第410章 南国风云(四)

第410章 南国风云(四)

李孝研究的问题当中,就包括南诏的事情,一听是调查处报告南诏的情况,并没单独的召见徐静文,而是说道:“让他进来”。

张平出去,徐静文进来,见到朝中的重臣全在,甚至包括军方的两个大姥,连忙上前施礼:“参见皇上。”

李孝发出让蒙舍诏皮罗阁进攻浪穹诏的圣旨后,也多少有些后悔,毕竟没有了解到详细情况。皮罗阁野心不小,必然拿鸡毛当令箭,借此机会吞并其他各诏。李孝这样下达圣旨还有两个目的,第一要看皮罗阁怎么办?是不是会遵守圣旨,只是针对浪穹诏一家,还是借机会统一整个南六诏。

第二点就是想让南六诏自相残杀。皮罗阁想统一南六诏,必然也要付出代价。那时候李孝再找个借口,把南六诏全部灭掉,从而统一南方,把南六诏归入大唐版图。

在李孝的字典中,是没有藩属国这一称号的,要不就是大唐治下的州府县城,要不就是平等相待的国家。一旦没有战争,双方就和平共处,如果犯边那就是敌国,如此可以实现他的殖民时代设想。

毕竟太远的距离大唐还无能力控制,从中央财政去补贴他们,保留一些名义上是大唐领土,实际是独立的地方,这是不行的。那样会时打时和,永无休止。

中国历史上只有东部沿海,东北只算是半临海状态,西部和大海没有关系。中国想进入印度洋那是一种梦想,进入太平洋还有诸多限制。既然自己有这个条件,那就不能让它再出现。在东南和北方沿海,大唐几大造船场正在设计制造大型战船,一旦完成就是大唐远洋欧洲、美洲的开始,真正开始大唐海处殖民时代。

这段时间就是李孝稳定内部,解决西部和西北的时间。岁月一点点在不知不觉中渡过,李孝不再年轻,虽然他很注意饮食和锻炼,也不再找那么多女人,也很注意节制欲望,但也感觉到身体不如以前。

李孝是珍惜自己的小命,可在朝臣看来,皇上不荒淫好色,只有几个嫔妃,是难得的好皇帝,对这些颂扬李孝也就不客气的笑纳。

如今的大唐,真的像他在太极殿上说的那样,此时的华夏,并不输于贞观,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东南稳定,关系到北方粮食的供应和西部的战略,李孝当然最关心。北方对突厥的作战取得胜利,也就把战略重心移到西南和南方。这时候调查处的报告,应该是详细报告,所以李孝让徐静文进来。作为皇帝是不应该有什么事情背着大臣的,毕竟所有的事情需要大臣们去完成,君臣共治天下。

对徐静文说道:“免礼平身,南诏报告什么情况?”

徐静文看了一眼周围的大臣,他对这些人并不熟悉,一直是杜忠副手,情报部门既不管理朝政,也不接触朝中大臣,而高官也不想接触他们,这是一个让人讨厌的职务。也就是大臣们骂杜忠和徐文是李孝走狗的原因。

不用问,被杜忠一手提拔起来的徐静文也是一条忠狗,可这样的忠狗是皇上喜欢的,所以众大臣也不想得罪他。徐静文把很厚的一沓子材料双手递了过来:“皇上,这是江南分部的报告,请你观看。”

张平已年纪大了,成为李孝内侍监的主事,跟在李孝身边的是小太监袁芳,他只有十六七岁,很机灵,头脑又好使,因此很得张平喜欢。此时就在李孝身边,上前把材料接过来,放到李孝的面前。

李孝一看那一沓子就知道情况很复杂,但徐静文为什么没有直接汇报呢?如果全是这么多材料让皇上看,那不得把皇上累死啊!所以一般奏章都很简明精要,太繁琐的事情就向皇上当面汇报,也不可能啰嗦。

这种情况各大臣都明白,相信徐静文也明白。他还这么做,那就是情况一定很复杂,也很重要。李孝没说什么,他拿起材料观看,越看脸色越震惊,最后不是震惊,既然是激动,而观看的速度也变得加快。

这个变化让宋景,张九龄他们非常奇怪,江南发生了什么能让皇上这样异常。已成为尚书左仆射的杜忠也奇怪,看徐静文,他此时低着头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其实接到这份报告的时候,他比皇上的表情还不如呢,就是知道事关重大,才明知道皇上和三省人员研究政务也要来报告。

李孝把材料放下,问道:“徐爱卿你怎么认为?”

徐静文说道:“臣认为应该是公主无疑,时间地点和年龄以及行事手法都很像,这几乎可以肯定。只是臣没有弄明白,公主失踪在青海,为什么会出现在南诏,这恐怕得进一步调查才能知道,臣已派人赶往南诏。”

李孝突然哈哈大笑:“不愧朕的女儿,竟然有这能力,寻芳泉下有知当可欣慰。”

见李孝的样,宋景他们着急了。晋文斌和李孝还是要亲近的多,说话也就没那么小心,着急的说道:“皇上什么事那么高兴,说出来大家高兴,不能一个人独乐吧?”

“哈哈”李孝忍不住笑了:“是,是,确实应该,诸位爱卿知道那个夺取浪穹诏的人吧?你们知道她是谁吗?她可能是朕的女儿朝阳公主,你说朕能不高兴吗?”

“什么?”这一下所有大臣全都吃惊张大嘴。不是朝阳公主在青海被逼自杀了吗?怎么可能?全都一同盯着徐静文。杜忠说道:“快说,怎么回事?”

徐静文可不敢惹杜忠,那是他的老上级,连忙说道:“江南传回报告,夺取浪穹诏的人是一个女孩叫李丽,年芳十四五岁,她是被萧德宗救回的小娘子。就是她组建了天和物流中心,浪穹诏王沙明利眼热想强行吞并天和物流中心,李丽小娘子竟然发动政变,利用物流中心的护卫队,杀掉沙明利成为浪穹诏的女王。”

“呲”所有人吸了一口冷气。从商业入手组建军队,突然发动政变,夺取王权,才十四五岁,好大的能力。宋景问道:“你因何认为她是朝阳公主?”

徐静文说道:“臣也是推测,当初杜大人说公主落崖,那里是水,并不一定丧生,因此怀疑公主没死。但找遍了整个地区也没找到,看来公主是被水流冲走,此人无论年龄还是名字都很接近。”

宋景摇摇头:“还是不对,如果是公主,她为什么不表明身份,为什么不向皇上报告?为什么不回长安?”

徐静文没法回答,只能说道:“这只是江南分部负责人牧冲的分析,他还有什么根据我也不知道,我已派人前往核实。皇上下旨讨伐浪穹诏,如果是公主就必须停下来。”

李孝也有些太激动了,所以相信是朝阳。他没说,徐静文也没说,报告中提到另一个情况。萧德宗家里有一个慧姨,此人叫陈慧,和皇上追查的文妃陈慧极为相似。

李丽和她在一起长达几个月时间,根据牧冲报告,陈慧已死,李孝当时并没想到这么多疑点,这时冷静下来问道:“宋大人,那你说该怎么办?”

宋景这个人是很有头脑的,否则不可能成为中书令。他说道:“皇上,只有两种情况,第一可能是同名同姓的巧合,那不联系皇上,也就可以理解。第二种情况,如果真是失踪的公主殿下,那就只有一种可能,萧德宗十分可疑,有可能他知道公主的身份,挟持公主为他所用,而公主并不自由,所以不能联系皇上。”

李孝点点头:“都有可能,那该如何处理?”

丁解元说道:“那还不简单,命令东南军区张冲军事介入,公开查证,先把天和物流中心查封,证实是不是公主。”

晋文斌说道:“不行,如果我们知道了,一旦行动可能危害到公主的生命安全。我认为应该派人秘密前往,如果是公主,那就把她救出来,灭掉萧家。如果不是,也可以解决南六诏,不给皮罗阁机会。”

李孝点点头,这确实是个办法。说道:“确实不能轻举妄动,这么办,解元,派温兆伦的特战队出发,用最快的速度赶往浪穹诏,证实这件事,如果是公主那就保护起来。”

宋景说道:“皇上,臣认为如果是公主殿下,应该给她权利,趁机统一南六诏,毕竟皇上不方便出面。”

刘奇说道:“宋大人所言极是,南六诏是先皇所封,皇上没有理由就不能出兵剿灭。此次是公主出面,又不是皇家的身份,不是正好?”

两个人一说,连丁解元和晋文斌也点头承认对。李孝说道:“那就依卿的意见,不过传旨温兆伦,如果真是公主,要他必须保证公主安全,否则就要他项上人头。”

看得出来皇上对朝阳公主的喜爱。也是,公主遇难,皇上好长时间都不高兴,皇后也因此而死,这样的结果皇上怎么能不激动。

再说李孝还有一件舒心的事,那就是陈慧已死。这次调查处报告的情况非常详细,那两首诗以证明就是陈慧,但如今她死了,让李孝心里一阵轻松。很巧的是李丽竟然和她在一起几个月时间,是不是受陈慧影响还不知道,只有证实了身份再说。

温兆伦这一支大唐特殊的部队总共才五百人,可以称为唐军精锐中的精锐。哪怕特战队当中的一个普通队员,如果进入军队也是中级将领。就这样一支强汉得离谱的特战队,每人三匹马,以狂风般的速度,离开长安,走房州过潭州直奔浪穹诏天和城。

兵部给温兆伦的命令是必须半个月到达天和城,如果他们耽误了时间按罪处理。

特战队几乎没什么事干,只是深入敌后进行过几次行动,所取得战果让人吃惊。一般的战场根本用不上他们,这次被派往天和城,温兆伦哪敢耽误。一个人带两匹空骑,就是要换马不换人,一路上不停歇的快奔。这也就是特战队的体能,换一般人早就不行了。

这速度连八百里加急奏报的速度也赶不上,就算如此,温兆伦还嫌速度慢,只用了三天多时间就赶到了房州,再有两天时间就可以过长江了,按着这个速度,基本十天时间就可以到达天和城。

温兆伦不能不急,皇上下旨让蒙舍诏出兵剿灭浪穹诏,来来回回时间已过去一个多月。根据江南调查处的报告,南六诏其他五诏全都围攻浪穹诏,万一那真是朝阳公主,皇上不是害了自己女儿?

看着手下实在疲累,温兆伦对副队长祖兴占说道:“前面休息一天。”

祖兴占说道:“没事,这点距离特战队还可以。”

温兆伦说道:“不急在这一时,休息一夜明天更快。前面在过长江的时候换马。”

祖兴占说道:“大队长,我们到那应该怎么办?沿途可什么消息也没有,我们太快。”

温兆伦说道:“兵部的指示你又不是不知道,如果真是公主,那就把萧家的人全部拿下,反抗的格杀勿论。然后听命公主的,如果不是,那就把人全部抓起来,押送京师由皇上处置。”

祖兴占点点头,南诏这样的小地方,什么几万军队,根本就没在特战队眼睛里,并没认为自己只有五百人,而担心什么。

温兆伦他们并不知道,就在他们离开长安赶往南诏的时候,李丽带领天和军向施浪诏发动了进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