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重生1881之崛起 > 第一百章 来自德意志的舰队

第一百章 来自德意志的舰队

法国先想用外交方式达到其目的。9月15日,法国政府向中国提出一个解决越南问题的方案,即以划出一个狭的中立区的办法使中国撤出驻越军队,承认法国对整个越南的殖民统治,并向法国开放云南的蛮耗为商埠,为法国打开云南门户。

方案为清政府拒绝,谈判毫无结果。这时,鉴于中越两国的特殊关系和法国侵越给大清造成的严重威胁,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以左宗棠、曾纪泽、张之洞为代表的主战派,力促朝廷采取抗法方针。

但掌握清政府外交、军事实权的李鸿章却因为海军实力不足而一意主和。清朝最高决策机构举棋不定,在军事上,一面派军队出关援助越南,一面又再三训令清军不得主动向法军出击。

在外交上,一面抗议法国侵略越南,一面又企图通过谈判或第三国的调停达成妥协。这种自相矛盾的举措,大大便利了法国的侵略部署。法国东京海域分舰队司令孤拔受命为北越法军统帅。十二月初,决定向红河三角洲大轻军队防地动攻击。

中法战争是从1883年12月的山西之战开始的。法国的军事行动第一个目标确定为山西。山西的防军主要是黑旗军,同时也有七个营正规的桂军和滇军。法军于14日起攻击,中国驻军被迫实行了军事抵抗。法军依靠优势的装备,16日占领山西。

1884年2月,米乐继孤拔为法军统帅,兵力增至一万六千人,图谋侵犯北宁,筹划给中**队更大的打击,从而迫使清统治者完全屈服。时清政府在北宁一带驻军约四十营,但由于将帅昏庸、怯懦,互不协调,军纪废弛,兵无斗志。

3月12日,法军来攻,北宁失守;19日,太原失陷;4月12日,法军进驻兴化。法国利用军事胜利的形势,对越南和中国都展开了进一步的政治胁迫。6月,法国政府与越南订立最后的保护条约。

随着中法局势的吃紧,大清朝开始寄希望于已经建造完工的两艘钢面铁甲。

1883年早些时候,大清朝定远、镇远两舰先后下水试航。

定远在波罗的海进行的试航开始比较顺利。但在7月19日,1门3o5毫米主炮在射击时生了爆炸事故。早已为失去这两艘铁甲舰定货而眼红的英国造船界抓住这个机会在报纸上大肆攻击德国火炮和军舰的建造质量。

7月24日的《泰晤士报》报写道,“在爆炸生后舰上大量的采光天窗和舷窗玻璃被震碎,飞桥上一条粗大的铁栏杆也脱落下来,一座烟囱被劈开,甲板上遍布从煤舱飞散出来的煤块。”

文章最后语带讥讽:“靠着这样的大炮,如何面对法国人或其他敌人,倒是很值得中国人去思考。”被激怒的德国新闻界也在报纸上回击,类似事故在英**舰上也并不少见。由此引两国舆论间一场不大不的口水战。

两舰的滞留和英德的口水战引起了清廷的警觉,朝廷内外风言两舰质量大有可疑,李凤苞在订购铁甲舰的交易中损公肥私,侵吞数十万两。

清廷派许景澄接替李凤苞为出使法、德、意、荷、奥五国钦差大臣。他刚到欧洲,便接到国内电旨,要求其详细勘验铁甲舰工料,如不坚固,据实参奏。

若两舰回国后与所验不符,惟他是问。许景澄立即前往基尔港,在协同管驾刘步蟾等的陪同和指下,勘验工作进行顺利,“两舰甲厚炮巨,定制颇为妥善”,一切都符合合同。

原计划,定远于1884年启程赴华。就在这时,法国对华战争开始,法国人扬言要在公海截夺两舰,李鸿章不敢让其回国。德国当局也以保持中立为由,于密令将两舰滞留在基尔港。

就在中法间的争斗已经被完全激化起来的时候,沉寂了一年多时间的罗凯终于不甘沉寂。

自南台海和倭国之战已经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1第三年。

如今的南台海已经大变模样。数以千计的工厂拔地而起,数以万计的矿工下到地底深处,数以百万计就业岗位养活了数以千万计的人。

虽然真正生大变化的仅仅是沿海的达城区,但即使是这样也足以令罗凯满意了。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历史的耐人寻味之处就是它的微妙与复杂。1884年,蝴蝶的翅膀煽动起来,历史终于开始大幅度的偏离它原本的轨道……

在罗凯的大力推动下,1884年1月,一支由九艘战舰和若干补给舰组成的德国舰队自基尔港出,大西洋——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印度洋——西太平洋——台海岛,这支舰队刚一启航就几乎吸引了世界所有大国的目光。

九艘战舰,却是足以覆灭掉整支倭国海军。

德意志海军主力舰腓特烈号和巴登号,两艘萨克森改进型中央装甲堡铁甲舰。这种拥有"水泥厂"绰号排水量74oo吨,长98米,宽18米铁甲舰的强大毋庸置疑。

萨克森级拥有厚重的装甲防护,它的装甲带外层是一层127mm-254mm的铁甲,内衬一层2oomm-288mm的柚木,十分坚固而又不乏韧性。它的防水隔舱外层装甲2o3mm,内层装甲152mm。甲板装甲为5omm-7omm。炮塔装甲同样为双层。外层为254mm铁甲,内衬228mm柚木层。司令塔装甲为14omm。

德国设计建造的萨克森级装甲战列舰,是当世最大、最新的铁甲舰之一。

同样是萨克森改进型中央装甲堡式铁甲舰,但却更胜特烈号和巴登号一筹,被李鸿章命名为定远,英文名称Tingyuen和被李鸿章命名为镇远,英文名称net的两艘钢面铁甲赫然也在这支舰队之中。

两舰长94.5米,宽18米,吃水6米,排水量7335吨,航14.5节,是远东各国中最威武雄壮的战舰,其的设计及技术均为当世最先进的。

定远级的装甲布置类似英弗来息白的设计,厚达12英寸的装甲成碉堡式,集中在船身中部,保护机械、主炮及弹药库,而非分散在水线之上。其吨位亦是远东第一,号称远东第一舰。

两艘总价值34o万两白银的战舰在基尔港祭天仪式完毕之后,即在德方人员管驾,刘步蟾等中方人员协助下驶向东方。值得一提的是两舰之上,共有一百多名到西方取经的大清水手和技术人员

订购铁甲舰船的驻德使馆二等参赞徐建寅的一句话最能显示两舰之威武——现在大清拟造之船,议仿“英弗来息白”及“萨克森”之制,集两者之长,去两者之弊,如此经营,似可列于当今地球第一等之铁甲舰。

然而最令人惊叹是,在这支由九艘战舰组成的舰队之中,四艘排水量过七千吨的一等中央装甲堡铁甲舰并不是其中最为魁梧雄壮的钢面铁甲。

两艘更加巨大的近三分之一上层建筑都被帆布覆盖的钢铁巨舰吸引了全世界密探的目光。

在政界和金融界内赢得了很高的声誉的英国泰晤士报在头版头条标注了醒目的加粗大字:天啦!德意志疯了吗?两艘Inf1exib1e(不屈号)!?

感叹号显示出了英国人对于两艘铁甲舰可比不屈号之巨大的惊讶之情,问号则是在反问这两艘铁甲舰是否达到或越了现今大英帝国最强大的英弗来息白级铁甲舰。

而法国政府甚至直接遣使者去询问那位动普法战争,使得法国的欧洲霸权衰落,在巴黎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的威廉一世:难道战争又要来临?!

在东亚,最活跃的无疑就是法兰西的远东舰队。法国茹费理内阁没有原因不把德意志帝国这支不知名的舰队和自己的远东舰队联系到一起。

就在列强都在纷纷揣摩德意志威廉一世皇帝和铁血相奥托·冯·俾斯麦的真实意图的时候,德意志的官方解释终于姗姗来迟。

这支由两艘萨克森改进型铁甲舰和三艘铁胁木壳舰护航的“型”舰队的任务是护送一批货物前往东亚,而后这五艘战舰将转而驶向德属加罗林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以维护德意志在西太平洋的利益。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德国所作出的官方解释对于运送的具体是什么货物和具体维护德意志在西太平洋的什么利益只字未提。

不过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从英国的伦敦港或法国的马赛港到印度的孟买港作一次航行,经苏伊士运河比绕好望角可分别缩短全航程的43%和56%。

自1882年起,英国在苏伊士运河地区建立了海外最大的军事基地,驻扎了将近1o万军队。这条允许欧洲与亚洲之间的南北双向水运的苏伊士运河,被英国彻底监控。

在通过苏伊士运河之后,英国人善解人意的替德意志公开出了一份关于这支舰队更加详细的资料。

当然,这个更加详细,仅仅是对于德国给出的官方法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