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重生之激扬江山 > 第一百一十八节表彰会后

第一百一十八节表彰会后

第一百一十八节表彰会后

“才十岁,那不是应该在读三年级吗?”

“肯定是登记错了,一定是!年记这么,不可能的,一定是登记错了!”

“才十岁呀,太不可思议了!”

……

“一定是搞了舞弊!”

“应该是泄题了!”有些心眼的人就开始胡猜乱想了。

在台下台上一锅粥的议论声中,李老师又开口了,“请这位同学和他的带队老师上主席台领奖。”

台上的老师与领导也顾不上形象了,他们纷纷凑了过去,有的去看试卷,有的去看报名登记表。没错,登记的是五年级,但年龄确实是十岁。

郑浩的同学这下都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怎么也想不到会为了郑浩竟然增设了一个特等奖!不过仔细一想,这也不算太意外,别人最高只考了七十二分,他却是满分,这距离也差得太远了,想着自己的同学这么厉害,这几个人就觉得这也太不可思议了。怪不得先前他在那里一个劲地傻笑,原来是高兴的呀!几个人想起先前还在心里嘲笑郑浩这次考试失败而觉得可笑,

只有那个李老师本人还是那么镇静,敲了敲话筒,道:“大家静一静,静一静!请大家坐好,各自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我几句。”

等大家安静下来之后,李老师环视全场道:“大家可能感到一个比你们的多的同学考得这么好,让你们觉得不太可能,实在的,我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我可以保证,这次比赛的成绩是真实的,是不可能出现一些不正常的状况的,因为试卷是我随身带来的,开考前我也不知道题目。”

郑浩经过了刚才的大起大落、大悲大喜,心态早已经很平稳了,况且他问心无愧,胸怀坦荡,自然不在乎别人的闲言碎语。

当吴老师与郑浩走上主席台接受颁奖的时候,尴尬的一幕出现了,李老师好像没看见高大英挺的郑浩,他疑惑地看着吴老师:“郑同学呢,他怎么不上台来领奖?”

吴老师见怪不怪地指着郑浩,“他就是,这子是个怪胎,从就吃得多,长得快,个子高。”

李老师听了吴老师这番解释后,哑然失笑,正所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因为郑浩这特等奖是临时增设的,所以没有准备好奖状,李老师不好意思地对郑浩了声:“郑浩同学,对不起了,以后会把奖状寄给你的。”

最后只好让郑浩站在主席台上接受大家的掌声。等掌声差不多要停息了地时候,郑浩向台下鞠躬致谢完毕,正准备下台的时候,被教育局的领导叫住了。

原来鉴于这次“华杯赛”中?现出来的好苗子是如此优秀,除了原有的奖励政策外,教育局临时决定增加现金奖励。这次取得了奖项的同学均能得到数额不等的奖金。其中优秀奖十五元、三等奖三十元、二等奖六十元、一等奖一百元,郑浩这个新增的特等奖两百元。于是,获奖的十名同学重新上台,看着从领导手中接过的奖金,一个个高兴坏了,这个时代的物价还极为便宜,但大多数家庭经济都比较拮据,过年时能让孩子们拿到一块、两块压岁钱而不收缴,都会让孩喜欢得不得了。

对于这钱,郑浩并不在乎,要知道他手上的现金不少,更何况还有无可估量的珍宝,不过那都见不了光。但是,他也挺高兴地,能将相当于母亲三个月工资的现金名正言顺、光明正大的拿出家,也还是能帮补一下母亲。

李老师非常欣赏郑浩,表彰大会结束后,专门找到郑浩,鼓励郑浩要再接再厉,认真学习,争取在广州的决赛上也考出好成绩,还将他的联系方法写给了郑浩,如果以后有什么数学方面的问题需要指导,可以写信给他,对于李老师的热情,郑浩满怀感激地一口答应。

当大伙儿坐着乡政府的车回到学校,这时正是放学的时候。一下车,张意就兴奋的大叫起来:“好消息,好消息,郑浩得了‘华杯赛’的特等奖,还……”,他这话,好像在这学校门口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正从学校里放学出来的学生们这下都知道:五年级的郑浩又得奖了,他参加“华杯赛”的比赛,得了特等奖,不仅得了奖状,还有二百块钱的奖金。同学们暗自钦服,这郑浩真是了不得呀!只要参加比赛就得第一名,不管是文化课方面,还是体育类的!

这次的竞赛,有人欢喜有人忧。欢喜的人是谁就不要提了,而忧的几个同学中,别人就不了,那个刘伟心中甚至恨起了张意,毕竟郑浩那种成绩,他骑马也赶不上了,而张意以前一直不如他,没想到这一回却比他考得好,这让他大感丢脸。吴老师让没得奖的另外几个同学先回家,她带着郑浩与张意去校长办公室汇报一下比赛结果。

陈校长一看见满脸喜色的吴主任自然就明白这次“华杯赛”,马王堆学的成绩应该不错,听到吴老师介绍张意名列全市第十名,获得优秀奖,陈校长还很平静,但当听这次竞赛,郑浩打了满分,主持复赛的评委老师竟然为此特意增设一个特等奖时,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他满面笑容地表扬了张意几句,就让他先回去了。

句实在话,陈校长的内心此刻用两个字来形容的话是:“震惊”,他太震惊了!他本来想着郑浩如果能获得一个一等奖,就很不错了,虽然他知道郑浩很出色,很优秀,但也没想到会出色优秀到这种地步,竟让评委们为了凸显他的优秀而特别破例弄出一个特等奖来,真是没有郑浩做不到的,只有傍人想不到的!真是没想到,真是想不到!

看着这个转学到自己这儿不到两个月的郑浩,陈校长都乐的合不拢嘴!他只觉得运气好得不得了,就这么短短一段时间,就给学校争得了这么多的荣誉,让学校声名大振,让他在领导、媒体面前露了好几回脸。他刚接到消息,这个学期的“优秀学校长”的评选,他榜上有名,而给他通报消息的朋友还榜上钉钉的一定会评上,因为最近没有哪个学闹出了这么大的声势,出了这么多的成绩!

想着郑浩接连给学校争光添彩,陈校长心想要给郑浩奖励,他知道郑浩的父母亲都有工作,但家中还有一对弟妹,而且这段时间父亲患病,需要用钱,学校虽然不宽裕,也决定奖励郑浩五十元的奖金,不过有个条件,就是郑浩“华杯赛”复赛特等奖的奖状来留在学校,对于这些一般人很看重的荣誉的证明,郑浩是无所谓的,他自然一口答应了陈校长的要求。结果郑浩这次参加“华杯贯”的复赛就成了一个“二百五”(指获得250元奖金),这在当时来可不是一笔收入,毕竟这时的物价低。(当时一斤粮食二角钱,一般普工月工资三至四十元不等。)

就这样,郑浩带着二百五十元钱回到家里,看到了多日不见的家人,一看就知道,大家都还好,而父亲的病情既没有多大的好转,可也不会恶化。其实这一,郑浩早己心中有数,毕竟康复治疗是个漫长而艰巨的任务。

对于大儿子这么久才回家,作为父母的郑栋辉、彭向红已经习惯了,自这个儿子就独立,后来又跟随徐静川练武,更是长久不见他的人。况且,还有李铁报的口讯也让他们信以为真,所以郑浩的回家让家里人很是高兴,两个弟妹还兴致勃勃地追问他在师范附中训练的情形,没有一个人注意到郑浩的肌肤变白?了许多这件事,大家根本就没想到,如果真是在进行体育训练,哪有不晒黑,反而变白哲的怪事!而当郑浩把二百伍十元钱交给彭向红的时候,是参加“华杯赛”获得的奖金,让彭向红是无比欣喜,要知道郑浩才十岁啊!他在马王堆疗养院的特聘医生的名头也只是方便他给郑栋辉治病,并没有工资的。而现在却一下就拿回一般人差不多半年的工资给家里,这么年纪都能给家里挣钱了,这种情形让很多人都羡慕嫉妒恨,更主要的是这证明郑浩的学习是极好的,这么下去,以后一定能考个好大学。很多家长在教训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动不动就:“你看人家郑浩,多能干!你看看你,怎么就不跟人家学呢,整天知道让我给你操心费力……”

但是在郑浩心里这些钱都是事,他最主要的是把钱拿出来办事,想办法把手里的钱洗白。现在父亲的伤势好了很多,不需要郑浩时刻守在他身边了,而他也要进初中了,到时候,就可以脱离父母的视线,忙一些自己所想做的事了,在郑浩心中,有个想法,他一直想利用自己所知的先机多挣钱。以前,因为受限于父亲的伤病,没有时间去操心这些事情,现在就要好好谋划一下了。

刚在家里坐定,喝了一杯水,就有人给他捎来一个口讯,派出所的李所长找他有事,希望郑浩抽时间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