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重生之激扬江山 > 第一百五十二节蝴蝶效应(二)

第一百五十二节蝴蝶效应(二)

第一百五十二节蝴蝶效应(二)

但这本《亮剑》让李战看了开头,就知道是一本难得的好。在郑浩笔下,作为主角的李云龙人物形象性格复杂多变,和以前军旅“高、大、全”式的英雄及其所表现的英雄主义截然不同,那种英雄被推离了凡人世界而升华为“神”,因而给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感觉。作为文学形象,有着无可避免的“单一化、肤浅化、苍白化”的缺。而郑浩这部把神化的英雄和英雄主义变为人性的英雄和英雄主义。郑浩塑造的李云龙有着传统中国农民式的狡狯与狭隘的一面,虽然参加了革命军队,但他身上仍然充满了匪气,为人桀骜不驯,却又不折不扣是个战争中的英雄。这样李战觉得很好,不是如同往常的军旅中的主角一样“高大全”,就没有了由于特定的现实环境而赋予他们“一尘不染、永恒正确”的性质而带给读者的疏离感,读者不会接受土匪和草莽,却会愿意接受带有缺陷的英雄。

郑浩笔下的李云龙不同于往常的革命英雄,他是战争年代军队里常见的那种到处闹事,“打仗、纪律两头冒尖”的刺儿头。但是这样的主角让李战觉得很真实,他虽然现在从事的是所谓的“文艺工作”,但从在军营里长大,自己也有多年的军旅生涯,听过太多太过两头冒尖的部队的故事了。和平年代不提,但在战争年代,战斗力强的部队,一般都纪律不好,不是跟兄弟部队争缴获的战利品就是跟老百姓打架。而那些平常纪律非常好的部队,战斗力一般都要差一。

《亮剑》中的这些描写,隐隐的让李战产生了一种感觉,他觉得这本会对今后军旅的创作有一个冲击性的影响,它将颠覆那些“样板戏”般的英雄形象。

等到看到因李云龙抗命,上级决定让准备去延安学习的另一名指挥员代替李云龙的职务,而调李云龙去后方做兵工厂厂长。没想到日军派出战斗分队突袭了独立团,因这名指挥员初来乍到,不熟悉部队情况以致指挥不力致使全团损失惨重,总部首长不得不再次抽调还背着处分的李云龙去独立团任职时,李战乐了,他好像听他父亲讲过类似的故事。他越看李云龙越觉得熟悉,觉得李云龙身上好象有着自己那个将军父亲的影子。他现在只想一口气把这本书看完,好对郑浩的文学功底有个直观的印象。李战觉得他成为编辑这么多年来,像《亮剑》这么出色的作品是很少看到的,甚至可以是他负责审稿的里最出色的一部。

与原版《亮剑》相比,郑浩将结尾做了重大修改,他不想将王近山王疯子在以后岁月的不得意也写进,他让一切在朝鲜停战协议签订的那一晚嘎然而止:“经过三年艰苦卓绝的战争,这场开始于一九五零年六月二十五日,朝鲜与韩国这两个同生于三千里江山、血脉相同的兄弟之间的战争,同时美国、中国、苏联等十八个国家也不同程度地卷入的战争,终于要结束了。一九五三年七月二十七日上午十时,朝、中、美三国在板门店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从七月二十七日晚十时起,一切敌对行动完全停止。李云龙登上了前敌指挥所的最高处,他站在高处,放眼南望,冷月寒星辉映的双方阵地上,绵延漫长的战线上,成串成串的曳光弹、照明弹、信号弹在空中交织飞舞,将夜幕划破,枪弹的尖啸声在晚空中回响不息,虽然不再是向着对方射出,他看见了令任何身经百战的指挥员仍会感到惊心动魄的场景,如此壮丽的场面还是让李云龙看呆了!但突然,李云龙感觉太阳穴上一痛,好象被什么东西咬了一口,脸上热热的,好像有什么东西流了下来,他用手一摸,湿湿热热地,李云龙眼前一黑,身体一软,倒在了地上,身边的警卫员发觉他倒在了地上,在一片惊呼中,拥了过来……”

看到全书如此结束,李战摇了摇头,仿佛想把脑子里的悲壮与愕然甩出脑袋。李战现在已经完全被郑浩这本书震撼了!

也许郑浩在这本《亮剑》里表现出来的文字功底不是特别出色,但文笔也可是朴实流畅,虽然不像有的名家那样文笔精炼到了“一字不易”的地步,但这应该是这个叫郑浩的作者的第一本,还有着大把提高、进步的余地。

而他的情景安排却相当不错,各种情景画面感非常强,虽然有些部分的描述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描写的用语以及部分言词有太过于富有“现代气息”,直白就是现代的流行用语用的过多,不符合当时的语言环境,另外叙述方面也有重复,不过这些都是可以忽略的毛病,稍做修改就可以了。

正想到这里,突然一个声音在李战背后响起:“你一夜没睡啊?身体不要啦?”这突然冒出来的声音把完全沉浸在中的李战吓了一跳,他回过头来,瞪了老婆一眼埋怨道:“进来也不知道敲门,刚才你差把我心脏病吓出来。”

他老婆听李战这么一,也吓了一跳道:“你没事吧?”她既心疼自己的丈夫,又有后怕,赔笑道:“我不是看你一夜没睡,担心你嘛!”

被她老婆这儿一吓,李战觉得自己好像在吃美味佳肴的时候被噎住了一样,“现在几了?”李战没好气的问道。

“都六半了,你可是整整一晚上没睡,现在赶紧上床去眯一会儿吧,我等下叫你起床,要不今天干脆就别上班了?”李战老婆道。

“不睡了,你给我做东西吃,我一会上班去,今天还有事呢。”李战现在一心都在这本《亮剑》上,哪有时间睡觉,他想着要早赶到出版社把这稿子交给领导看看,尽快做出出版计划,李战对于自己的眼光很有信心,相信他们也会跟自己一样看好这本书。

近些年来,虽然南疆还在打战,但国家正进行经济改革,国家财政全面向经济发展倾斜。要求军队要忍耐,弄成了什么“研究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结果呢?军心已经有散了,李战虽然不是在一线野战部队,但几十年的从军生涯让他看的清清楚楚。

他知道现在必须有东西来提高军队的凝聚力,但是近几年的军旅都是什么玩意?基本还是“十年浩劫”时的样板戏那一套。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完全被这帮“作家”忘记了,他们只是不停的满足于“作家”这个名衔,靠着作协每个月发的一津贴当铁饭碗,他们已经完全丧失了活力,如同七十八十的老头子一样每天混吃等死。

军队需要有生命力、有活力、有冲击力的作品,而现在郑浩的这一部《亮剑》让李战看到了那么希望。他甚至隐隐约约觉得郑浩就是那个他一直在等待的人,虽然他之前一直不知道自己在等救星出现。郑浩,这个年轻人也许笔头上不如那些所谓的著名“作家”,但是他有活力,他的作品像是早上喷薄而出的太阳一样。这本《亮剑》包含着的生命力是如此强盛,那种年轻人特有的,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活力让李战都感觉自已被感染,被激励。

李战觉得自己好像被郑浩的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活力四射的生命力激发出了激情,想急切的做什么。

李战扭头看了看客厅墙壁上挂着的钟,听着妻子在厨房里不紧不慢做早饭的声音,心里一急也顾不得等早饭做好,直接蹬上鞋子就冲出了家门。

还不到七,李战就踏入了出版社编辑部的大门,进了自己办公室,坐在椅子上等了几分钟,李战觉得度日如年,实在等不下去的李战猛的一下站了起来,快步走出编辑部,骑着自行车奔向社长家。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的社长顾东刚刚起床,漱洗完毕,准备出去买油条豆浆之类的早回来给全家吃。在客厅门口刚刚穿好皮鞋系上鞋带的他,刚拉开门准备出去,结果发现门外站着举手要敲门的李战。顾东诧异的看着李战,没想到他会这么早来找自己,几秒钟后才反应过来自已没认错人,顾东问道“老李,这么早,有什么事?”

李战的从公文包里拿出来郑浩的《亮剑》稿子递给他,一副认真无比的表情道:“社长,这稿子你要尽早尽快看看,实在太精彩了。”完,李战告辞而去,他相信社长顾东会同意自己的判断的。

接过稿子,拿着食盒准备去买早,顾东边走边看着稿子。果然不出李战所料,顾东在上班以后,推掉了当天的应酬。一心一意的在办公室里审起了这本《亮剑》的稿子。

最终在下班前,看了一天稿子的社长顾东终于看完的最后一页,合上整本稿子回想了下情节,顾东猛地一拍桌子道:“这部我们一定要出版!虽然文字上还有瑕疵,老李你回头联系作者,跟他谈谈,让他修改下,差不多了就赶快安排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