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海阔凭鱼跃 > 第一百零五章 意气风发大手笔

第一百零五章 意气风发大手笔

就在符德安胡思乱想,期待着好日子早一天到来的时候,亲信大将施耐德报门而入。作为见多识广的大将,施耐德对自己的上司还是很负责任的。他告诉符德安,眼下已经开始从江北各地调集准备渡江的船只,不过按着目前搜罗到的百来只大船只的情况看,威盛军这四万多人要渡江需要分成四五次,每个来回要耗时大半天,全军渡完估计最快也需要两天以上。施耐德提醒主帅不能不防备对岸有方腊的人马把守。因为每次只能渡过去不足万人,如果对岸方腊的部队趁登陆的人马立足未稳,队形混乱的时候突然发动攻击,哪怕只有五千人马也有可能全歼这第一批渡江的部队!

符德安不由得了头,暗中佩服施耐德不愧是久在军中,实战经验比自己的纸上谈兵要强得多。他传令让宋江安排前部先行渡江,其余的部队在江北扎营。反正有人作替死鬼、探路石,自己保存好从京师带来的一万禁军保命也就是了。宋江哪里会想到头上司心中的九九,接到军令之后他让双枪大将董平作为第一批人马渡江,秦明第二批,自己和吴用、花荣等为第三批,自然符德安和他的亲信部下是计划中的最后一批。

宋江虽然不是第一次见到这烟波浩渺的滚滚长江,但此时此刻的情景与当年颠沛流离发配江州姿势完全无法同日而言。挺身躯立在江北岸的高坡之上,眺望眼前宛如一条银带的江水,众人也都是心潮澎湃。长江果然是中国第一大的江河,摆渡一个来回费时费力,尤其是对于这些体不大、偏偏又载满了人马的船来,清晨开始董平他们就启程了,可是直到日头转过头,明显已经偏西了,才远远地望见一群黑返了回来。

同样有些忐忑不安的符德安也在宋江后面不远处的高坡上焦急地观望,还真让施耐德准了,这样的渡江速度看来三天能把人马全部运过去就不错了。焦急之余,他发现返航的船只比早上走的时候还多出来一些,而且不是三五艘。这是怎么回事?满腹狐疑的符德安马上派手下的旗牌官前去江边打探,大约过了半个时辰,船只陆陆续续地*了岸,这名旗牌官才回来,身后不仅跟着一个今早跟随董平一起过江的副将杨雄,而且还有一个符德安不认识的人。

这个人的确是他不认识的,因为真实的身份就是宋江安排在长江一带活动的大头领混江龙李俊。见符德安端着架子在坡上等待,杨雄抢前几步施礼道:“禀告大帅,末将随着先锋董平将军过江,对岸尚未发现方腊的人马,我军正从岸边展开阵势,占领有利地形,准备掩护后续部队渡江。在我们登岸之后,遇到了长江飞鱼帮的仁人义士,这位就是飞鱼帮的李江龙李帮主。李帮主他们乃是一心忠于朝廷之人,虽身居江湖,但念念不忘为国效力。得知我大军要过江征剿方腊,又听我们过江的船只不够,李帮主自告奋勇要来协助我们过江。”

符德安闻听大喜,自己最近真的是好运连连,本来还在为渡船不够而发愁,马上就有人主动前来相助。虽然对方是自己一向不屑一顾的江湖中人,但此刻只要是对自己有用的他一律都会笑脸相迎。符德安欠身离座,连声夸奖飞鱼帮忠君报国,表示自己日后一定上奏朝廷,予以褒奖。闻讯赶过来的宋江也在一旁帮腔:“如今江南的百姓也能主动帮助官军剿贼,可见皇恩浩荡,方腊当灭,也明符大帅威名远扬,得道多助啊!末将见李帮主带来不少的船只,至少也有一百条,这样我军一次就可以渡过去两万人马了。末将斗胆请大帅下令,加快渡江的速度,大军早日在江南展开,免得夜长梦多,让方腊得了时间调兵遣将。”符德安被宋江的请令进一步刺激了自信心,他气势磅礴地把手在空中一挥:“传我将令,兵贵神速,加速渡江!”

打发宋江等人走了之后,符德安心中的激扬之情依然没有完全停息。他吩咐手下,今晚不回在附近县城里安设的行营了,要在这浩浩荡荡的长江边上露宿野营。手下人忙着在这块高坡之上搭建起了中军帐,符德安端坐在帐门口,兴致盎然地望着不远处江岸上大军熙熙攘攘离岸登舟的热闹场景,构想着自己万马军中独占鳌头,千万将士一呼百诺的壮观场面,不觉得意气风发,想起自己在东京之时,常与京中同僚、汴都纨绔勾肩搭背,饮酒作对,自从外放出京已是对于诗文荒废多日,不免心中嗟叹:我本风流种,今日登将台。他扬声下令手下摆下书案,自己要吟诗一首,抒发一下心中的感慨。

绍兴师爷冯四喜见大帅忽然来了诗情画意,也手摇羽扇站在桌案侧旁,单等符德安墨笔落下,自己就马上开口奉承,却只见符德安提笔在手迟迟停住不动,似乎还在斟酌字句。冯师爷等得不耐烦,只好心中哀叹这位自己追随了半年多的主子光鲜的外表草包囊,抬起头来观看宋江带领的船队远离江岸,即将驶入大江深处。不经意间他向东面看去,一望之下不禁连声惊呼:“咦?咦!”

符德安正为想不出一首完整的七绝而低头烦恼,怪不得人家“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看来本帅今天的手气还不是很妙。听师爷怪声迭出,符德安很不高兴:“冯师爷,休坏了本帅的思路!”只听见冯四喜依旧不管不顾地语无伦次:“大船,好大的船,世上真有这样的大船?”符德安弓着身子仰起脸,顺着师爷不停颤动的手指望了过去,不由得也是大吃一惊,手中的墨笔吧嗒一声落在洁白的宣纸之上,迅速渲染出一幅超现实主义印象派的佳作!

()

http://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