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海阔凭鱼跃 > 第九十四章 百感交集元旦夜

第九十四章 百感交集元旦夜

宋江这种考虑绝对是有原因的。因为事先身边的几位“文化人”向他提出了一个主意。大宋建国之后执行的是“以文抑武”的策略,即各地厢军的军权通常都由文官出身的官员掌握,包括主力禁军也是由文官主掌的枢密院和兵部调遣指挥,武将只是在一线的战术上有话的余地。这就要求致力于仕途发展的读书人们也对军事产生了一些兴趣。好在大宋国朝的基本平台还算不错,不但经济繁荣,文化大成,诗词歌赋一片鼎盛,就连研究兵学理论的也不乏人才。(宋神宗于熙宁五年(1072)六月,继宋仁宗之后重新开设“武学”(军事学校)。为了适应教学和军事训练的需要,元丰三年(1080)四月,宋神宗诏命国子监司业朱服等人“校定《孙子》、《吴子》、《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靖问对》等书,镂版行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三)。校定后的七部兵书共25卷,于元丰年间(1078~1085)刊行,统称《武经七书》,以之考选武举和教学。)这可是集历史兵家之大成的东西,非但大宋的文武官员中颇多苦心钻研的,就连周边的外藩契丹和西夏也想方设法搞到手,视若珍宝地命令国中将领学习研读。

不过毕竟书是死的,人是活的,死抱兵书、照本宣科会是什么结果不言而喻。吴用、欧阳德基和范希圣三位高人凑在一起攀谈的时候提出来一个理论:逆向思维,背道而驰,也许是将来迎战辽国和夏人的一剂有效的偏方。为着这个目的,宋江有意在这个年前的空闲之中,组织军中各方面的将领论战一番,看看是否真的能捣鼓出来什么东西。

就这样一直持续了七八天,宋江组织威盛军的将领们研究讨论了不少的战例和用兵方法,不仅增进了不同出身和经历的将领们研究兵法的积极性,而且对讨论中不时展现深谋远虑的吴用、欧阳德基和范希圣几个高人的韬略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提高了他们在军营中的威望。临近元旦的时候,范希圣提出要赶回自己的老家去看望一下家人。宋江没有什么理由劝阻,只好派人护送前行,同时再三嘱咐范先生年后就回军中来,将来还有大事倚重。

范希圣走了之后,宋江开始根据最新收到的情报开始分析起朝廷下一步的动向来。与击灭湖北王庆的一波三折不同,进山西之后的事情如同他期望的那样一帆风顺,田虎果然深明大义,应声归顺,就连自己有几分忌惮的头上司符德安也出奇的配合,使得招抚行动到目前为止一切尽如人愿。如今晋东南的局势已经稳定下来,各地州县的老百姓第一次不用在战火的阴影下过年了,威盛军中较之以往也是一团和气。

东京那边不断有消息传来,朝廷已经开始对江南方腊用兵了,而且最新的情报表明,枢密使童贯此次更是下定了决心,力主调集全国兵马,务必要将方腊一举荡平,威盛军奉调南下显然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对于自己的前途他现在还不怎么担心,毕竟威盛军的战斗力对于童贯等人来还是要借重的,要对威盛军下手也应该是在解决了江南之后。童贯等权臣不会放过自己,这一宋江还是能看得清楚的。虽“卸磨杀驴”不是君子所为,可宋江再糊涂也不会把那伙人当成谦谦君子。相比较而言,他对于方腊考虑的要更多一些,换成自己坐在方腊那个位子上回如何来应对年后这样一场大战呢?

过年的时候,他在梁山内部将领的聚会上透漏了一些要南下打方腊的消息,马上在手下弟兄的中间引起了纷纷议论。凭心而论,宋江与多数人一样并不希望去与方腊交手的。这不但是因为方腊兵强马壮,五王八侯三十六俊之中不乏能征惯战的好手,而且是因为方腊在称王立国之前的民间口碑相当不错,自己手下的弟兄之中还有些人对此有着几分敬重。比如那位浑天混地的黑旋风李逵,居然领头跳出来表示不想去打方腊,理由是方腊手下的庞家兄妹他在跟随燕青去泰安神州擂的时候就见识过,那都是真正的英雄豪杰,梁山好汉去打方腊分明就是让别人拿着当枪使。

可是宋江比众人想得更多的是,方腊是不得不打的。这非但是朝廷一定会逼迫这两只义军出身的劲旅火并,乐得看着这些原本的江湖豪杰拼个你死我活,免去他们内心深处的心事,而且为着下一步北伐大辽,皇帝也必须先平定掉国内的后顾之忧。眼下山东、湖广、山西的局势都已平定下来,江南就显得格外地扎眼了。据自称越王的方腊这一两年来不知死活的大兴土木,营造杭州的宫殿。难道每个人坐到那个位置上就只会贪图享乐了吗?这也是宋江心中的一个困惑。想想又不少次铁牛那个黑炭头喊着要“杀去东京,夺了鸟位”,让自己登基坐殿当皇帝,嘿嘿,自己还是不要做这样的出头鸟了吧!

宋江不时没有野心,只是自幼饱读诗书的他还是清醒地看到,江山在哪里?江山就在人心之中。关起门来自称皇帝是可以自我麻醉一下,可那种高处不胜寒的日子并不是他追求的,随之而来的必定是身败名裂的千古骂名。如今他最渴望的是“济百姓于水火,解黎民于倒悬”,做一个百姓仰止的侠义中人,做一个万世流芳的国家栋梁。他相信大宋基业还是稳固的,只要有皇帝的垂青,他也完全可以成为干国忠良,手下的弟兄也能够充分展示他们的才华。让历史在百年之后还记得住宋公明这个名字吧。

远远地有几声清脆的爆炸声响,难道是凌振一伙又搞出什么新鲜玩意儿?这使得宋江不由得清理了一下头脑,他把那些烦恼的事情强制着抛在脑后: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吧,事在人为嘛。

就在这凛冽的北风不时掠过带起阵阵呼啸的太行山下,宋江和他的兄弟们度过了第一个离开梁山水泊的元旦春节,不少人在酒后的朦胧之中又怀念起以前的日子,更有人在睡梦中仿佛又回到了那八百里水泊环绕的梁山。

()

http://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