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从华娱开始崛起 > 133 歌曲不同的影响

133 歌曲不同的影响

第二天,当叶繁来到教室的时候,就看到胡镜朝他快步走过来,兴冲冲的说道:“叶繁,昨天我去试镜小燕子了,琼谣阿姨说被选中的几率很大,而且这个剧组大部分都是新人,她说我的演技算是比较不错的了。”

叶繁笑道:“那不是挺好的,昨天晚上她也给我打电话了,觉得你不错,大概率会选你了。”

胡镜听后非常开心,不过又有些担心的问道:“好事是好事,不过就怕学校那边通不过。”

“这个你放心,我会去帮你说的。”叶繁说道:“你就放心吧,做好准备,这部剧会很火的。”

胡镜重重的点了下头,就拉着曾梨回到了座位上,叽叽喳喳的就聊了起来,叶繁也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等待着上课……

《《飞得更高》真实展现了成熟男人的心声》

《《飞得更高》将小众摇滚引向主流大众》

《风格多变,叶繁再现摇滚力量》

《《飞得更高》叶繁唱出年轻人乐观的勇气》

……

就在叶繁上课的时候,媒体对《飞得更高》进行了多方的报道。

相比于《年轻的战场》,抛开高考的因素,大部分的人更喜欢《飞的跟高》这首歌,觉得这首歌无论是词曲上,立意都更高,很多成年人都喜欢这首歌曲。

不过这些影响还不算什么,主要是对摇滚圈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很多摇滚歌手都对叶繁刮目相看,不敢相信叶繁能创作出一首这么好的摇滚歌曲。

没错,摇滚歌手竟然会对叶繁刮目相看。

这个就要说到音乐圈鄙视链了,古典鄙视爵士、爵士鄙视摇滚、摇滚鄙视民谣、民谣鄙视流行、流行鄙视说唱。

流行音乐因为拥抱主流市场和大众,基本上处在音乐圈鄙视链的底端,这也是叶繁在流行音乐圈和普通民众中名气虽高,但是摇滚圈还是轻视叶繁。

而且叶繁的名气越高,就越会被他们拿来说事,不过要是让叶繁知道了话,估计会当面怼他们一脸,大部分玩摇滚的都是些什么玩意。

这年头说唱和电音还不流行,音乐圈最乱的,就要数摇滚圈了,划地自娱,不拥抱主流市场,还有某些反商业反流行的价值观,更别说男女关系,怎一个乱字了得。

这些因素都让叶繁对摇滚圈嗤之以鼻。

也有部分摇滚歌手,对未来摇滚音乐的发展充满了期待,他们从叶繁的身上,看到了摇滚歌曲未来的发展方向,比如汪风。

汪风94年就出道了,这两年也发展了几张专辑,不过成绩一直不是很理想,他现在的风格和这时代大部分的摇滚一样。

他今年发行的第一张专辑《鲍家街43号》,主要风格还是偏向布鲁斯多一些,而且学院派出身的那种精致味也更十足。

但最大的问题,就是还是摇滚圈的那一套,留着长头发,造型桀骜,给人一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专辑歌曲整体也比较沉重和压抑,不像后来的他的歌曲,很轻松和有时代感。

不过这正是这个年代摇滚圈的现象,以至于他后来改编风格,还受到摇滚圈等非主流音乐圈和小众音乐听众的抨击。

因为内地摇滚音乐的巅峰是在93-96年,这个时间段,摇滚在那时候的确达到了一个高潮,无比热闹,但有两个细节不得不提:

发展不均衡,风格上有很强烈的中国式土摇气息,不接地气,跟不上时代。

几乎所有大家能叫得出名字的乐手都在燕京,其他地方很难找出一个。

虽然燕京的乐队的确很多,但也有过这样的笑话:燕京的乐手有多少?200个。乐队有多少?也是200个。

当然,不仅仅是摇滚,整个流行音乐都有这样的倾向,燕京万分繁荣,其他地方荒芜一片。

这样带来的问题是什么?后继无力。在国家相关衙门的帮扶下,国内摇滚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差不多释放了全部的能量,但却没能很快的恢复元气继续创作和发展,整个流行音乐行业都是如此。

迅速地,中国流行音乐开始消退:新专辑数量1995年相较1994年减少一半多;演出市场不景气,票房堪忧;唱片业危机四起,亏损严重;新人新歌质量不足,传唱度不高等等问题都相继出现。

不过此时圈内的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只是觉得是一个短暂的现象,但是实际上,到了1997和1998年中国流行音乐行业依然寒冬一片。

引用《音像世界》在1999年初对1998年音像产业的回顾,1998年下半年的音像业确在艰难中度过。

据不完全统计,98年下半年全国大的音像公司销售额下跌的比例是1997年的10%—30%不等,更不必说中、小音像公司了。

所以就更别说非主流的摇滚音乐,摇滚歌手卖专辑根本就挣不到什么钱,他们的歌大部分都不适合商演,所以能挣钱的歌手很少。

就这还鄙视流行音乐歌手,看不起主流市场。

所以后来汪风改编风格后,成为为数不多的,可以靠演出挣钱的摇滚歌手,当然会被摇滚圈所抨击。

也正是这个年代,内地音乐圈出现寒冬的情况,给了叶繁崛起的机会,他才能闯出这么大的名声,也更让音乐圈的人有了错觉,觉得不是行业的问题。

可以说叶繁现在撑起了内地音乐圈的半壁江山,如果没有叶繁的出现,内地流行音乐发展的困境,就给了港台和境外唱片公式纷纷抢占大陆音像市场的机会。

这一时期的国内流行音乐不景气,这些地方的流行音乐制品被大量引进,出版发行。

也导致国内很多年轻人听到了更多的国外流行音乐,西方的摇滚乐乘势大量流入中国,影响了一大批后来的中国摇滚乐队。

这种情况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入侵,叶繁在无意中还承担起了抵抗文化入侵的责任,不得不说这真是天意。

由于叶繁的崛起,这一阶段引进国外的流行音乐数量其实在减少,不过代价就是叶繁的盗版专辑变多了。

现在全国的盗版商都盯着叶繁的新专辑,就等他的专辑一发售,然后大量的赶制,抢占市场。

不过这次他们可能要失望了,因为这次决定买叶繁正版新专辑的人,会有很多很多。

不过叶繁要是知道了这个情况,倒是不会在意盗版的数量了,能抵抗国外音乐的文化入侵,叶繁反而希望盗版越来越多才好。

虽然叶繁损失了现在,但是他将获得未来,毕竟他的主要收入又不是靠专辑,在内地音乐圈,他的专辑已经比90%的歌手都要赚钱了。

所以这也是叶繁对商演没什么兴趣的原因,不仅是许忠民,张星和王晶花接到叶繁的商演邀约,价格加起来都快接近千万了。

除了一些公益性演出,商演的话,叶繁到现在一个都没接,让他们很是遗憾,不过谁叫叶繁是老板呢,和京文也是合作关系,谁都叫不动他。

《飞的跟高》这首歌一出,让汪风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为什么一个流行歌手能写出这么好的摇滚歌曲,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不仅不像他们,被主流媒体和音乐圈排斥,反而大唱赞歌,很多摇滚歌手都产生了同样的想法。

叶繁又不知不觉中,对音乐圈的发展起到了改变,从今年开始,就有部分摇滚歌手下决心改变了。

不过叶繁懒得去关心这个,早上上完课,他带着胡镜正在和常丽沟通,希望系里能让胡镜去出演《还珠格格》。

琼谣的小说和电视剧,这个年代在内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是很大的,而且又是在暑假拍摄,不会影响学业。

常丽等老师商量了一下,也就同意了,不过报到系里,就出了一些问题。

听到是琼谣的电视剧和剧组,有的领导就打起了歪主意,通知常丽说,让胡镜出演可以,不过剧组需要给学校一些费用。

叶繁知道了这个消息,就有点无语了,没想到梅亭那边还没碰到这个事情,反而让胡镜和他遇到了。

叶繁向常丽打听,说出这个要求的领导是谁,叶繁准备去给他好好的上一课,常丽了解叶繁的为人,猜到叶繁想干什么,不管叶繁怎么问,都没说是谁。

叶繁见状也没办法,只好把实情说了出来:“常老师,这部电视剧也有我的投资,所以我才推荐胡镜去演。”

“另外这部剧的资金本来就不充裕,剧组找的演员几乎全部是新人,要是有多余的钱,怎么不去请大牌明星呢?”

常丽惊讶的说道:“这部剧有你的投资?难怪了,我还说不行就叫胡镜别演了,不然这个事情还比较麻烦。”

叶繁说道:“常老师,我就这么说吧,这部剧我觉得会非常火,哪怕胡镜大学四年都不接戏,都要让她去演《还珠格格》。”

“不然等这部剧真的爆火了,不仅她会伤心痛苦,常老师你也会后悔的。”

听到叶繁对这部剧评价这么高,常丽惊讶的问道:“这部剧真的有你说的这么厉害?”

叶繁重重的点了下头,常丽见状,思考了一下说道:“那我在去和系领导沟通一下吧,是你的投资话,费用什么的能不要尽量不要,就让胡镜去演。”

听到常丽的话,叶繁也露出了笑容,如果事情能这样解决最好了,学生赚钱了愿意赞助学校是一回事,被学校要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叶繁不介意在赚钱后捐一笔款给中戏,但是这种方式是他不能接受的,而且那个要钱的领导,叶繁也记在了心上。

现在打听不出来是谁,不代表以后打听不出来,叶繁总能找到其他渠道,知道这个始作俑者是谁,这件事情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