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大明烟火 > 六百六十五章 密折

六百六十五章 密折

但若是借着锦衣亲军的名义,将这些人放在了明面上。人都是利己的,到时候他们必然就会充分利用“先斩后奏,皇权特许”的特权,来为他们谋利益。一旦这些人开始肆无忌惮起来,那么恐怖的特务政治也就随之开始了,它就会慢慢变成绞死大明的绳索。

老朱扫了朱标一眼,便知道他是同意自己的意思的。但是看见韩度脸色惨然,不由得微微皱眉,问道:“怎么,你不赞成?”

韩度一下子被问住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好。

屏气凝神,过了半响之后,韩度才忽然泄气似的笑了一下,说道:“臣......臣敢问皇上,建这锦衣亲军,皇上又何用?”

老朱眼皮微窄了一下,沉声说道:“朕不是说过了吗?自然是为了监察各承宣布政使司,以及天下各府县官员。”

韩度摇了摇头,反驳道:“都察院本就有监察天下的职责,再说了原本就有监察御史在天下各府县奔波,臣以为没有再建锦衣亲军的必要。”

老朱双眼一凝,脸上露出不满之色,顿了顿之后说道:“韩度,朕不妨和你实说了吧。都察院监察御史,他们都是文官,免不了会官官相护,朕不是很信的过他们。朕建锦衣亲军就是为了能够畅通言路,难道你想要阻朕视听?”

“臣岂敢?”韩度急忙摇头,可不敢让老朱以为自己是在阻拦他。

韩度紧接着便解释道:“臣只是以为,不管是想要建功立业,还是想要光宗耀祖,只要是人就会有他自己的需求。既然文官不可信,那锦衣亲军也未必就可信。而且,皇上想要建锦衣亲军监察天下,敢问皇上准备需要多少人?人少了不会有什么效果,但人若是多了。这些人成天在外面东奔西跑,花费可不小,对朝廷来说可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韩度说完,见老朱沉吟下去,心里不由得笑了。韩度和老朱接触这么多次下来,也多

少能够号一号老朱的脉了。老朱性格坚毅强硬,和他硬挺无疑不是明智之举。但是老朱也有他的毛病,那就是吝啬。但凡只要是花钱的举动,老朱都会先打三分退堂鼓。

就拿给百官增加俸禄来说吧,老朱死活不同意,难道真的是因为他没有钱吗?不,老朱现在有钱,他只是舍不得花钱而已。就韩度在吕宋搜刮到的那些财富,光是金银最少就价值一千五百万两银子。明明有这么多钱,偏偏老朱就是舍不得花。

再说了,给百官增加俸禄,又不需要拿出真金白银出来,直接发放宝钞也就是了。韩度原本就准备尽快用新钞将旧钞给替换完的,但是就因为老朱不肯花钱,导致现在宝钞替换的这件事,拖了这么久都没有完成。

想到这点,韩度心里就有气,没有见过这么抠门的人。

“你有好办法?”老朱不仅狐疑的看着韩度。

韩度顿时笑了起来,说道:“臣有一计,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不花一丝一毫,便让皇上知晓天下万事。”

老朱神色不动,抱起了双手,“说来听听。”哪里有这样的好事?若是什么都不付出,就能够耳清目明,那还真的没有必要建锦衣亲军。

“皇上可以下旨,准许天下七品以上官员可以独自上奏密折,直达天听。”

“密折?”老朱疑惑了一下。

韩度解释了一下,“普通的奏折从各县上来,要经过各府、各布政使司衙门,再到六部,最后呈到皇上御前御览。这样送上来,奏折的内容可以说很多人都知道,里面若是记载了某些官员的不法之事,恐怕有很大的可能会被相关的官员得知。说不定这封奏折就会被某些官员给截下,甚至写奏折揭发的官员还会莫名其妙的沦落到被问罪下狱的下场。因此,现在虽然各府县虽然有奏折上奏,但是几乎没有揭发官员不法事的。”

老朱听了

不由得点头,原本他也在奇怪,为什么每次发生大事之前,都没有丝毫的征兆,都是等到掩盖不住了,才瞬间爆发出来。原本老朱还以为这是官官相护导致的原因,现在看来,恐怕更大的原因,是因为奏折谁都可以看到,导致没有人敢检举揭发。

“而密折不同,”韩度继续解释,“密折不需要层层上报,而是直接上达天听。这样一来,密折里面的内容就只有皇上才能够看到。这样一来,下面的官员便会少了太多的顾忌,也敢于揭发上司的不法之事了。只要皇上对揭发有功的官员大加赏赐,比如官升三级什么的,甚至可以连升三级之后又三级。恐怕到时候天下的密折会蜂蛹齐聚到皇上的御前,比什么锦衣亲军有用太多。锦衣亲军虽有用,但毕竟不是官场中人,对于官场的各种阴私的了解,必然不如官员。”

老朱听了之后,大为震惊的看着韩度。他没有想到韩度年纪轻轻的,竟然就对人心的把握到了这种境地。建立一个渠道,让官员揭发官员,这办法看着简单,但是其狠毒老辣之处,还要胜过史书中的那些阴谋。

不,这已经不是阴谋了,这是阳谋!

试问,但凡出仕的人那个不想当官?不想当官你出仕做什么?既然当官了,那就不可避免的想要往上爬,谁不羡慕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威风?

以前官员想要晋升,只能够通过上司和朝廷的考绩。因此,底层的官员更加畏惧上司和朝廷,对于皇权反而不怎么畏惧。如果这密折制度一旦施行,连升三级又三级的诱惑足以让那些官员把同僚亵裤颜色给举报出来。如此一来,不仅不花分毫便掌握了全天下的信息,而且帝王还能够随时有针对性的敲打某些官员,转圜的余地实在是太大了,甚至还能够让皇权更加深入人心。

试问,这样的建议,怎么能够不让老朱感到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