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综]我曾侍奉过美国总统 > 第48章 藏露锋芒

第48章 藏露锋芒

“各位先生们女士们,下午好。作为一名刚刚经历过伦敦爆炸案的外交人员,我很荣幸今天能够站在这里,与诸位共商未来的国际安全。”

露西尔·埃文斯站在万国宫的中心,话筒开启,灯光瞩目,所有的目光聚焦在她身上。

整个会场陷入一片安静。镜头冲着她,人们看着她,她略微停顿,整理思绪,环视一周,最终将目光落在弗朗西斯·安德伍德的身上。

“三个月前,我被安德伍德总统指派到美国驻英大使馆,开始了我的外交生涯。在这短短百余天内,我每时每刻都在拆解难题,这份工作让我战战兢兢,因为我知道,如果处理不当,这些问题当中的任何一个,都将会造成远比一个炸弹爆炸更严重的后果。”

她站在那里,脑中回顾着过去,用她的心和眼睛带领所有人畅想预测着未来。

弗朗西斯给了她一个机会。

一个她等待已久的机会。

她经历了长久的孤独,熬过那么多危险的时刻,做了那么多愚蠢的交易,都是为了终有一天,能站在一个广阔的舞台上,展现最好的自己。

这是一个天时地利人和都恰到好处的机会。

从长远的角度讲,她的自我累积已经到达一定高度,她的眼界和城府,在弗朗西斯与麦考夫的带领之下,日日提升,虽不敢说登峰造极,但也以列于在场大多数人之上。虽只有短短几个月,她已完全不是进白宫之前的那个她。

从具体的事件上说,她是唯一全程经历了此事,能够最有说服力的讲出前因后果,且准备充分,又能够结合当前国际局势的人。

过去一段时间的不眠不休都在这时体现出了作用,那所有难记的数据,所有触目惊心的前车之鉴,所有对未来世界的观点和对各方势力的把握,全都成了她源源不断的灵感。

弗朗西斯在台下望着她,脸上露出赞赏而骄傲的神情。他知道自己此刻的表情和反应将会被清楚的记录下来,所以他也太清楚这场戏应该如何表演。

此时此刻,在世人面前,他要扮演的是一个不急不躁的自由世界领袖,一个慈的前辈,一个自信又骄傲的上司。

他会扮演好这个角色,因为他有一个全情投入的对手。

台上他那个年轻的情人,精湛的演技足够以假乱真。

弗朗西斯眉目含笑地望着露西尔·埃文斯。

她是那么年轻靓丽,她自信却不傲慢,笑容惹人欢喜;她姿态优美,整个人却散发着理性的光辉,她的美不招摇,但却让人信服,新闻官与外交官两个职位淬炼了她,她的字字句句都节奏分明,停顿与上扬都精致的无可挑剔。

有那么一瞬间,弗朗西斯对自己这个一手扶上来的情人是满意的。她从未停止进步,也几乎没给他惹过麻烦,此刻,她站在那儿傲视群雄,吐字铿锵,为他和他的政府班底赢回了丢失的面子。

露西尔·埃文斯最终交给日内瓦一份完美的答卷。

但在整场演讲中,她未敢直视麦考夫·福尔摩斯一眼。

她敢在众目睽睽之下微笑着望向安德伍德,眼中充满感激与崇拜,但她却不敢好好的看福尔摩斯一眼。她只能将眼神落在首相的身上,然后用余光扫视他身边的福尔摩斯先生。

也正因如此,她看不太清麦考夫的反应。她只知道她坐在那儿,几乎一动不动,但也看不出有多投入。

他会称赞她吗?

他会像弗朗西斯一样以她为骄傲吗?

他会向自己投来赞许目光,像从前的每一次那样吗?

这可……比出一次外勤特工任务难多了啊。

她的眼睛在人海中飘摇,心里却这么想着。

演讲结束在一片海浪般的掌声中。那些欣赏肯定的目光和声音,扑面而来,席卷了她,几乎要掩盖了她。

但她保持着理智,对这一切报以从容微笑,穿过人群重新坐回总统身后,继续扮演自己安守本分的副手角色。

在多国交流的环节中,英美两国史无前例的没有维持完全统一的阵营,而是在许多细节问题上针尖麦芒起来。

弗朗西斯维持了美国在一切国际问题上的霸道气势,麦考夫则像滑入历史的大英政府一样,保存颜面,借力使力。

擅长蛊惑人心的美国总统每句质问都掷地有声,他带着强大的气场,和那些拥他进白宫的个人魅力。

如此比较,英国首相的表现略微逊色了。他也擅长辩论,毕竟出自议院,但他的能量却远比不上安德伍德的杀气,面对对方的步步紧逼,他只能转身先与自己的智囊团低声磋商,再站起来给他他要的答案。

作为所谓的“安全顾问”(他找这么个名头纯粹是为了省事),麦考夫·福尔摩斯的作用正是替首相和本国政府把握方向。

露西尔的演讲将安全隐患与移民问题结合在一起,预估了未来十年西方世界有可能受到的威胁和冲击。她讲得不错。但麦考夫却要看到更后面的事,他要站在更高的位置,俯瞰各国,衡量未来。因此,眼前的得失便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他会借势而动,将对方种种攻击化解在乾坤太极之中。他有一双洞若观火的眼睛,能够像手术刀一样切割对方的思维。

他看着露西尔与安德伍德耳贴唇唇贴耳的不断交流,他无疑看到了两人之间的默契,但也将他们之间那些暗潮汹涌的矛盾尽收眼底。

安德伍德对她的欣赏建立在眼前一切的基础上。

暂时的劣势,负面的评价,还有露西尔为他带来的镁光灯与掌声的汇聚。他们的利益重新捆绑,但距离却不再似从前般亲密。

麦考夫连眉头都没皱一下。

这不值得他在意,更不值得他一直盯着看。

这是他早预料好的,不是吗?

如若有人预料的那般,露西尔在安全峰会上的讲话成为了全世界媒体的头版头条。

时事新闻不停转播,社交络将演讲片段不停转发,报纸杂志连夜印刷她高清的照片,所有的评论家开始像占星师一样挖掘着这个年轻女外交官的前世今生。

最终,多边会谈以和平共荣的形态收尾。

美国如愿以偿的巩固了自己的主导地位,安德伍德政府漂漂亮亮的扳回一城,弗朗西斯还在与英国的谈判中取得了不小成果。

庆祝晚宴上,这位刚刚胜利的美国总统主动带着他的“新宠”昂首阔步地走向麦考夫。

“常务秘书先生。”他伸出手,脸上挂着真诚笑容,“不知我这么称呼合适吗?”

正端着半杯香槟在与德国人谈事的麦考夫转过身来,唇角勾起一丝冰凉有礼的弧度,“一个称呼而已。您可以随意,总统先生。”

两人的目光汇聚到同一个点。

那一霎那,觥筹交错与莺歌燕舞成为华丽的背景,对立的阵营与白日的纷争只不过是舞台的装饰。

两个彼此共通但又天差地别的灵魂在一次握手与一次对视中碰撞交错,他们看着对方,似乎那一眼要看尽对方的生命。

“hokindofyou,”他与他握手,“s!”

“彼此彼此。”

他们居然……相视而笑?

跟在总统身后的露西尔·埃文斯睁大了眼睛。

她设想了这两人种种会面场景,却没想到剑拔弩张之中,竟还有如此的惺惺相惜。

趣味。

他们在对方的眼中看到了趣味。

权力是游戏,通往权力的路铺满了虚伪与死亡,但这游戏是越危险越上瘾。

这是那些蠢货永远不会懂的。

他们微笑,他们握手,因为他们深谙:

一个人的政治生涯取决于他们是怎么表演给别人看。

“容我为您介绍年轻的驻英公使,”弗朗西斯率先切断了这种精神沟通,他牵过身后的露西尔·埃文斯,扶着她的后背将她推到两人之间,“露西尔,和福尔摩斯先生打个招呼!”

麦考夫的眼神还停留在弗朗西斯的脸上,但他其余所有的感官早已经叫嚣着露西尔的靠近。

“您好,福尔摩斯先生,”露西尔勉强勾起一点弧度,“晚上好。”

麦考夫今晚穿着一身纯黑色宴会礼服,上衣的燕尾衬的他整个人更挺拔,他站在那里,不必说任何语言,已经是一道让人无法忽略的风景。

“晚上好,埃文斯公使,”他伸出手,彬彬有礼,官气十足,“我想我们见过了。”

“我们……”露西尔不知该如何往下接。

他准备做什么?

他准备让弗朗西斯知道他们之间早已认识?

他准备说到什么程度?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你们见过?”弗朗西斯摆出意外表情,然后又像是突然想起什么,“啊哈,瞧我,露西尔已经在伦敦工作了几个月,外交部门活动丰富,见过才是应该的!”他用笑容勾勒着一个成功总统应有的胸怀,转过身贴在露西尔耳边轻声问道,“你们熟吗?”

“呃……我,”露西尔一时语塞,只好将眼神求助似的望向麦考夫,但情绪却不敢太凸显。

“首相邀请过哈里斯大使,”麦考夫道,“我们是在首相的乡间大宅见过一次。”

“是吗?”弗朗西斯冲着露西尔问道。

他何尝不知道他们的关系不止于此。

但他要亲眼看到她脸上的波澜。那些女人陷入情里才会流动的情绪,那些盲目的、愚蠢的眷恋。

算她演技再好,对付男人的方法再老练,恐怕有些谎言也依然逃不过他的眼睛。

“是的,”露西尔微笑,从走过的侍应手上接过两杯香槟,一杯递给弗朗西斯,“我们见过一次。”

弗朗西斯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他不再纠缠。

还有许多更重要的事等着他去做。露西尔只是他手中的一张牌。除自己之外,她是否还有其他的情人,这原则上同他毫无关系。

“看来福尔摩斯先生果然如传闻所讲,深居简出。”他接过露西尔递来的酒,“影子内阁的生活方式令人羡慕。”他喝了一口,皱起眉来,“噢,这香槟糟透了!有格兰威特吗,我记得你最喜欢那个!”

露西尔下意识转向吧台,在看到酒后,正要转身示意弗朗西斯,但后者以虚揽住她的腰,将她往另一个方向引导。

她不能打草惊蛇,只能跟着他匆匆离开。

她甚至没来得及再看麦考夫一眼。

麦考夫·福尔摩斯站在原地,直到他的女助理靠近他身后。

“英国这回可礼让了不少,先生。”

“嗯。”

他淡定的反应令苏珊感到诧异,

“您、您早知如此?”

麦考夫没有说话,他望着弗朗西斯与露西尔远去的背影,将手里的红酒又喝尽一大口。

苏珊·奥尼尔几乎可以确定她心中料想。

今天,在会场当中,她发现局势在向一个所有人都没意料到的方式行进。

麦考夫·福尔摩斯一改往常掌控一切的战略,可以说亦步一退,冷静但迟缓,眼看着让美国人占了上风。

不。这不像他。这不是他的行事方式。

他一定还有什么别的打算。

直到露西尔·埃文斯突然爆出,得到所有人的掌声与赞美,苏珊才将所有事串联了起来。

在露西尔·埃文斯演讲成功,鞠躬谢幕时,所有人都起立为她专业而又悲天悯人的发言鼓掌赞叹。

那一刻,苏珊下意识侧过头,看到了福尔摩斯脸上一闪而过的赞许神情。

那种近乎于“温柔”的笑容仅仅出现了不到半秒,他便再次恢复了一脸无动于衷的冷漠。

但苏珊知道她看到了。

于是她在酒会上目睹了他与露西尔还有安德伍德间发生的一切。此刻,站在他身边,她这位女助理不过是为了验证自己上司究竟意欲何为。

“我猜对了,是不是?”她突然说道,“你是为了她。你所做的一切……”她停住了。

她在第欧根尼第一次接待了一位女客人。

后来那位女客人怒气冲冲地离开了俱乐部。

再然后她的上司便陷入无端愤怒中。

他放她回美国,他对爆炸案的故意疏忽,他引蛇出洞,以七国领袖为群演、万国宫为背景、导演了一出三堂汇聚的好戏。

这一切,都是为了将她捧上舞台,助她得到一切。

苏珊·奥尼尔望着她上司的背影。

突然觉得漫长的六年,她到今天才真正认识了这个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