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家缘 > 第六章 萌生情愫

第六章 萌生情愫

第六章 萌生情愫

初中三年,家旺基本都是与玉茹同桌,可以说是同班共勉,两相无猜。

两人双双进入高中,竟然与灵儿分在同一班。

灵儿个子不高,排位的时候只能在中间位置。家旺的身高已近一米八0,仍然在最后一排。

玉茹已长成一米七0的大姑娘,却排在从后倒数第二排,正巧在家旺的前面。

三年初中的同桌,两个人熟的不能再熟了,一家人似的。文具两个人合着用,做作业的时候互相交流。

玉茹学习成绩一直在年级中游绯絗,家旺却是班级前几名。

灵儿属于那种好健子牛不拉地的主儿。特别聪明,却不用功。课堂上的东西一听就懂,会了就不再复习。喜欢参加社会活动,没有唱歌跳舞天分却喜欢组织。她是第一批高中团员,担任班级团小组长。

学校组织模特队,灵儿非要拉着家旺和玉茹参加。因为这两个人个子高,体型好。

“家旺,你干吗?”玉茹征求家旺的意见。

“不干!‘得瑟’!”家旺一口拒绝。

达小在农村长大,父母和爷爷都是传统的人,对这些抛头露面文艺活动有种本能的抵触。

“那我也不去!”玉茹表了态。

“你们俩拆我的台呀!我负责组织模特队,最要好的两个朋友不参加,让我怎么动员别人。”灵儿不干了,找到头上。

“我是来学习的,不是来演戏。”家旺虽然很怵灵儿这张嘴,这次却不听她的招呼。

“这那叫演戏,是业余活动。丰富学校生活,提高学习生气。权当煅炼身体了,跟‘得瑟’没有关系。”灵儿还是不肯。

“不是‘得瑟’是什么?男的露着肚子,女的穿得那么少,丢人显眼。要是让爷爷知道,准打你个生活不能自理。”家旺抬出爷爷。

“老姥爷是什么年代的人,你是啥年代的人。他是老古董,没见过世面。你要听他的,学都不要上,回家种地去。”灵儿自小受家里人溺爱,在朱延祖面前,她是唯一敢放肆的人。许多时候即使灵儿无理,朱延祖也都是向着她。

“仗着你姥爷宠就不知天高地厚,我告诉姐姐,让她管管你。”家旺从来不摆舅舅的谱,这句话却有点长辈的味道。

“我妈才管不了我,我又不上台表演。”灵儿说。

“你参掇别人表演,自己在下面看耍猴,鬼灵精!”家旺笑了。

“玉茹,他不参加你可一定要去,咱可是好姐妹。”灵儿转向一直眠着嘴笑的玉茹。

“家旺不去我也不去!”玉茹笑着说。

“你什么时候言听计从旺旺了,还变成了家旺。他没见过世面,你可是在城里长大,不会也封建了吧!”灵儿转向玉茹。

“我不是听他的,妈妈让我好好学习,你知道的,我学习成绩不如你们。要是参加这些活动就更落后了。”玉茹说了个理由。

“那会影响学习!我们排练一周只有两个晚上和周末半天,准备在校庆时表演。学校还有歌唱团、舞蹈队,就你们俩一项也不参加。”灵儿说。

“别人不愿意你就不要勉强,学校也只是号召参加,个人自愿报名。”家旺说。

“都是你捣的鬼,以前玉茹什么都听我的,是不是你不让她参加?”灵儿质问家旺。

“没有的事儿,别人参不参加跟我啥关系。”家旺急忙说。

玉茹看了一眼家旺,也没有辩解。

“两个新青年老榆木疙瘩!”灵儿气乎乎的走了。

上高中以后,学校规定所有的高中生不管远近都要住校。

高中班是考大学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头两年,课程进度快。三年的课程必须在两年内上完,然后进入整体复习阶段。

白天有六节课,晚上有晚自习。学校还开设了各种补习班,请家庭教师课外补习是普遍现象。

玉茹因为学习成绩上不去,家里给她请了数、理、化和英语四个辅导老师。这样她经常晚上要回家听辅导,学校自习课老师讲的东西就无法参加。好在有家旺,经常把自习班上老师讲的内容转述给她。

许是心心相印的缘故,她觉得补习老师讲的还不如家旺。在补习老师面前,似懂非懂的东西都说懂了。在家旺面前,不懂就追着问。家旺耐心,总能把问题讲透,玉茹完全掌握了才罢手。

灵儿的妈妈对她参加学校课外活动并不在意,对学习却要求很严。

“年轻人参加社会活动我不反对,原则是不能影响学习。你舅舅学习好,多向他学习。”这是朱娴的态度。

“可别提你那个小老生弟弟了,除了学习还有啥,书呆子一个。”灵儿总是不服气。

高中生大部分都是十七八岁的年龄,虽然心智没有成熟,身体基本成型。

男女间的爱情是与生俱来的本能,这个人类永不凋谢的花朵只要有土壤就会发芽生长。

爱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在思想、观念和言行的体验经验中积累和升华而获得的。中学生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情感既不同于儿童期又有异于成人期。他们在交往中自然会对异性产生一种纯洁而又朦胧的感情,慢慢走进他们的心田。

开放后,人们从封闭压制的思想中获得解放。电视网络里太多的爱情描写让他们向往,街头太多的情侣引导着他们迈向这个未知的领域。

学校开始提倡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主观上是理解尊重学生的情感,客观上却起了引导作用。

高中生里互相倾诉感情的许多,更多的人在秘密交往或信誓旦旦的私定终身。

美丽的彩虹是堂堂正正地挂在蓝天上,而中学生的感情由于受环境条件的制约往往隐在私人空间里。

不知从何时起,玉茹开始关心家旺。

家旺离家远,长期在学校就餐。学校的饭菜无法与家里比,质量差不说,排队晚了饭就凉了。

玉茹的家在县城,只要看到饭不中意就偷偷跑回家。有时在家里吃好后回校,有时回家把饭菜盛到饭盒里带回学校与家旺一起吃。

灵儿是个放到沙漠里也能活着的人,不讲究饮食。学校的饭再差也不回家吃,怕听妈妈唠叨。她也想不到这个小舅舅能不能吃好,只有家里包水饺或有好吃的才喊上他一起回去。

玉茹则不然,一个星期没吃上水饺就叫妈妈包。不是她想吃,而是家旺喜欢。

她的行为引起了灵儿的注意。

“小玉子,旺旺是你舅舅还是我舅舅,怎么你比我还关心他。”灵儿是个大大咧咧的人,说话直来直去。

“我那儿关心他了,是同学互相帮助。”玉茹嘴里这样说,心里还是甜滋滋的。

“想当我舅妈不要紧,我帮得上忙。要不要我烧把火?”灵儿直接问。

“别瞎说,我跟爸妈说好了,大学毕业前不谈恋爱。再说我也看不上你家那个旺旺,天天除了学习没有其它的。”玉茹辩解道。

“我想也是,俺家旺旺虽然长的人模狗样的,就是没有情趣。”灵儿基本认同玉茹的看法。

家旺除了长的一表人才外,作为男孩子性格太内向。既没有交际能力也没有其它喜好,这样的男孩子在现代不讨女人喜欢。

嘴上讲不喜欢,心里还是对家旺有一丝的亲近感。

玉茹也属于内向型的,不喜欢那些整天打打闹闹出风头的男生。她觉得家旺是个踏实的人,老实本分,处处与人为善,在班里是出名的老好人。

有一天晚自习,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带雨衣雨伞的同学纷纷离开自习室,没带的同学呆在室内,想等雨小了再回宿舍。

家旺在农村长大,不怕淋雨,没有雨衣雨伞照样冲回了宿舍。

回到宿舍后,他突然想起灵儿和玉茹还在教室里,就向同学借了两把雨伞,自己披上雨衣回到教室。

教室里剩下的同学已经不多,玉茹是其中之一。

灵儿虽然没有带雨具,早钻到同学的雨衣里跑回了宿舍。玉茹因为个子太高,不好意思与别的同学结伴,想等雨小了再走。

“玉茹,给!边灵呢?”正当她焦急待待时,家旺递过来一把雨伞。

“是家旺啊!灵儿早跑了。我正愁啥时候雨才能停呢!你是回去了又回来的吧!”玉茹看了一眼家旺。

“灵儿晚上出来从不带雨具,以为她还没有走呢!”家旺说。

“有个舅舅真好,我也跟着沾光了。”玉茹看到家旺手里是两把伞,没有点破。

两个人各自撑着伞在雨中慢慢向宿舍区走去。

“家旺,问你个事儿。你以后是想到大城市工作还是回咱这儿?”玉茹问。

“我要回来,守着爸爸妈妈和爷爷。”

“为什么?难道不想到外面发展?”

“我的情况跟其它人不一样。我爷爷八十多了,爸爸妈妈也进入老年。他们的晚年需要我。况且我喜欢咱这儿,有这么多的亲戚朋友。”

“那就是说要在这儿安家了?”

“那当然了!留在虎窝,扎根虎山。聚啸山林,永当虎崽。”家旺笑着说。

“真把自己当成虎了!”玉茹笑出了声。

差不多每一个步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都会开始关注异性同学。希望了解他们,与他们交往。当被一方吸引时,会不顾一切的发展关系。这种关系已经不同于小时候过家家,而是有一定的心理基础。渴望被认同,成为无话不谈的知己。这是爱情的朦胧阶段,想追求爱情却又不懂爱情。

玉茹对家旺的接近与关怀,已经超出了同学的范畴。有心的接近,情的存在。而家旺只是觉得与玉茹在一起可以无话不谈,友谊的成分更多。

两人的距离越来越近是事实。玉茹每天进教室,第一眼是看家旺的位子。看到家旺在,眠嘴一笑算是打了招呼。下课的时候也一样,总是看着家旺离开教室才离开。

她不是那种心里喜欢就表白的人,也不是通过矫揉造作让对方明白心地的人。她把这种情感作为自己的学习动力,希望自己可以有足够的本钱去靠近家旺。

她是被家旺自然吸引。他的憨厚善良,他的自制力。他学习的认真,对家人的情感。他对自己耐心的辅导,对灵儿的体贴关心。这些都是玉茹对家旺好感的理由。

他们之间只是一种同学之谊,有一点情愫成分却不是爱。

他们也许不知道,爱正朝他们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