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乱世晋隋 > 第七十八章 草木皆兵

第七十八章 草木皆兵

寿阳即现在的安徽寿县,雄踞于淮水较大支流,淝水西岸。秦军的计划是夺取寿阳,继而渡过淝水,彻底占领徐州,如果战略目的达到,那么横亘在秦军与建业之间的,就仅剩一条长江了。

十月初,苻融率领的十五万大军开始攻城,因为人数上的绝对优势,再加上东晋的战略放弃(一共八万人的部队,没必要在这里徒耗军力),秦军只用半月时间即占领寿阳,晋守将徐元喜被俘;分兵出去的慕容垂亦攻陷郧(yun)阳;梁成则率军五万进至洛涧西岸,沿河布阵,防止晋军可能的偷袭。

胡彬听说寿阳失守,急忙向西撤退,大军尚未渡过淝水,胡彬又接到秦军发兵洛口(洛涧河入淮河处,在淝水以东)的消息,晋军欲退而不得,只得向北渡过淮河,驻扎在硖石(今属安徽淮南市)。硖石孤悬淮河以北,与重镇荆州相距甚远,胡彬这五千人无异于羊入虎口。(话说,还有比这更好的办法吗?正面迎击秦军?)

胡彬刚撤入硖石,后路立即被苻融切断了,十五万大军,将硖石围得密不透风,紧接着,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一幕发生了:秦军对硖石小城围而不攻,而是与胡彬打起了消耗战。(那可是30倍于晋军的兵力啊!竟然连一个小小的硖石城都拿不下来?秦军难道都是一群酒囊饭袋吗?灭前燕,扫西凉,定代国的气势哪里去了?)

苻融的消耗战很有效果,硖石只是一个小城,没有储存多少物资,胡彬渐渐没得吃了,就派人向谢石求援。使者刚出城门,便被等待多时的秦军捆成了大粽子,然后被押到了主帅苻融那里。苻融读罢求援信件,心中狂喜,遂向苻坚报告说,“硖石城内的守军快支持不住啦!我部决定即刻出击,父亲放心吧!”

(十五万人与五千人对峙这么长时间,苻融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向苻坚“报捷”,好厚的脸皮!)

那边苻坚坐不住了,立即率领八千骑兵,与苻融会师,同时派遣朱序去谢石军中劝降。

时隔多年,朱序终于踏上了故土,他见到谢石,顿时泪流满面,因为情势危急,朱序顾不上叙旧,开门见山道,“秦军虽然兵势震天,但各路军队尚未完全到达,将军可趁此时发起攻击,如果击败其前锋部队,那敌军的士气就会大受影响,到时再伺机而动,一定可以把敌军彻底击垮的!”(转眼间就把自己的使命忘得一干二净,苻坚怎么找了这么个吃里扒外的家伙?)

谢石初次上战场,除了长得帅,对于战争的认识还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小学生阶段,他早被秦军“投鞭断流”的说法吓破了胆,朱序的一番话,并不能打消他心中的疑惧,谢琰好说歹说,谢石才答应出兵。谢石为了稳妥起见,只派出了刘牢之的五千北府军,临行前,谢石反复嘱咐,“你此番前去,只要在洛涧附近钓几条鱼就行了,千万不要动真格的!”

刘牢之带上钓竿,出发了。

距离洛涧只剩不到十里时,刘牢之远远地望见了对岸的秦军,只见秦军沿洛涧一字排开,阵容极其严整,梁成觉得晋军人少,不太可能挑战自己五万大军的权威,就没怎么把刘牢之放在眼里,而是把部队向后稍微撤退几里,给晋军腾出了一片滩头阵地(梁成想击晋军于半渡)。

刘牢之毫不犹豫,马上率军渡河,待秦军围上来时,北府军已经全部渡过洛涧(梁成大概算错时间了吧),刘牢之身先士卒,第一个踏上岸,迅速解决了几个秦军士兵,身后的晋军深受鼓舞,纷纷跃上岸,与秦军展开了非常激情的肉搏。

北府军遇神杀神遇佛杀佛,竟把五万秦军打得落花流水,转瞬间杀到梁成面前,刘牢之手起刀落,将梁成斩于马下,梁成的脑袋在地上打转转时,脸上还是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北府军趁机追杀,收获了一万五千多颗头颅。(颇有名将慕容恪之遗风啊!)

谢石在家都准备好烤鱼的家伙什了,就等着拿毛笔刷酱了,没想到刘牢之竟然带回这么多圆溜溜的东西。虽然没吃成烤鱼,但谢石也没有责备刘牢之,因为他决定亲自前往洛涧钓鱼。

梁成被杀的消息很快在秦军中传开,消息越传越玄,到最后,完全成了另一个版本:梁成在洛涧遇到了天兵天将,他们是来帮助晋军的,秦军都是凡人,自然不是对手。

苻坚登上城墙,想见识一下所谓的“天兵天将”。

映入眼帘的,是东晋壮丽的山光水色,淝水河波光粼粼,偶尔有一两条鱼一跃而出,然后落入水中,激起一朵朵水花。因为战争的缘故,淝水附近的居民都往他处避难了,否则,苻坚一定会看到拉网的渔民,旁边的田野中,一定有许多忙碌的身影。

苻坚没雅兴观光,他是来打仗的,再直白点,是来杀人的,是来毁掉这一切的,上面的一切只会加深他的罪恶感。苻坚把视线移向远处的八公山,一阵微风吹来,山间掀起了一道道相互追赶的绿色波浪。

微风拂过城墙的时候,苻坚身子不由得一震,那不是晋军士兵吗?怎么漫山遍野都是晋军?晋军怎么会有如此多的军队?

苻坚回过头,对苻融道,“晋军如此强大,怎么能说是不堪一击呢?”(苻坚还好意思问,出师前,满朝文武都说不能打,唯有你苻坚轻敌自大,晋军不堪一击不正是出自你苻坚之口么?)不待苻融回答,苻坚踉跄着走下城墙,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苻融不明所以,以为父亲只是因为梁成的死感到悲伤而已。

苻坚开始意识到,或许王猛是对的,群臣也是对的,错的只是他自己。为了弥补错误,苻坚采取了一个更为错误的做法:让军队迅速在淝水西岸集结,然后迅速过河,以期尽早结束战斗。

可为时晚矣!

钓鱼的谢石已经驻扎在淝水东岸,谢玄闻讯,立即率领晋军主力东进,不日便与谢石会合,两支军队加起来不足八万人。人数虽少,却个个都是精英,其中大部分都是桓玄一手调教出来的北府军,在上一场战斗中,这支部队得到了很好的磨合,与秦军的一百多万人有天壤之别,面对数十倍于己的秦军,士兵们的脸上毫无惊惧之色。

晋军沿淝水一字排开,在关键的渡口派重兵把守,对岸的秦军士气低落,都不敢擅自渡河,只好与秦军隔河对峙。

谢玄心里明白,这绝不是长久之计,秦军还在源源不断地抵达对岸,若百万大军集结完毕,淝水无论如何都守不住,原因很简单:晋军人少,只能重点守卫某几处,而秦军却可以一字排开,到时候,晋军的防守就会捉襟见肘。

桓玄经过一番苦思冥想,终于想到了一个点子,他派使者对苻融说,“贵军深入我国,却不能速战速决,长期以往,贵军必然不会持久,不如这样,贵军稍稍后撤,给我军腾出一片地方,好让我军渡过淝水,与贵军决战,愿赌服输,谁都怨不得。”

苻融歪头想了想,做不了主,就去找老爸商量。苻坚手下的将领们都不赞成后退,事实就摆在那里,晋军肯定不是秦军的对手,桓玄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而桓玄这么做,肯定是在耍花样,想阴我们!不如等我军集结完毕,再商议对策不迟。

关键时刻,苻坚又一次拒绝了臣下的建议,他对将军们说,“我军人多,料他桓玄也不敢耍花样,我们正好可以趁晋军渡河时,击其半渡!”(老实人也有不老实的时候)

苻融忠实地履行了父亲的决定,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秦军开始撤退后,竟再也无法停止,如失控的战马一般,在淝水西岸的千里原野上狂奔,后面的秦军士兵不明所以,以为前线战败了,纷纷逃命,这更加速了秦军的溃乱。

秦军溃退,最兴奋的莫过于朱序了,他在后面撒欢似的大喊,“秦国的军队失败啦!大家赶紧逃命吧!要不就死翘翘啦!”因为他的这嗓子,秦军的溃退演变成了溃乱,并逐渐成为一股无法阻挡的巨大海浪。

对岸的桓玄见状,火速渡过淝水,对阵型大乱的数十万秦军展开疯狂的屠杀。苻融为制止溃乱,纵马疾驰,来回穿梭于军阵中。秦军士兵大部分都是初上战场,很多人连帅旗都不认得,更不会听苻融的话。

秦军越来越乱,开始出现自相践踏的情况,并很快演变成一场巨大的灾难,苻融的战马由于跑得太急,栽了个大跟头,苻融被结结实实地摔到了地上,后面晋军追上来,只一刀便结果了苻融的性命。

正在向淝水进发的后续部队接到消息,顿时作鸟兽散。

晋军一路尾随,直杀得天色血红,尸横遍野,淝水都被鲜血染红了(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淝水上再也没出现一个渔民,据传,捞上来的鱼“遍体通红”,鱼的胃囊里还有人的指甲和毛发);从淝水到颖口,甚至长安郊外都出现了秦军的尸体。

苻坚本人也被流矢射中大腿,逃跑的路上,苻坚听到风声、鹤的啼叫声,都以为是秦军追来了。他挣扎着到达淮北地界,环顾左右,身边只剩爱妃张夫人一人(患难见真情),两人又累又饿,就到当地的一处百姓家里讨饭吃(堂堂的大秦天王,竟沦落到如此境地,悲哉!)。

苻坚亮明身份后,这家的主人立即杀了一头小猪,并给二人做了一锅米饭,苻坚感激不已,便赐给他十斤帛,十斤绵。主人也是通晓大义之人,他谢绝了苻坚的好意,并说道,

“陛下抛弃安稳的生活,非要自寻危险,以致走到今天这一步,我是秦国的子民,陛下就是我的君父,哪有儿子向君父索求回报的?!”

苻坚听罢,沉默良久,对张氏缓缓道,“吾今复何面目治天下乎!”张氏唏嘘不已。

晋军人少,怕再生枝节,便停止了对秦军的追杀(再追就到长安了)。

淝水之战拉下帷幕。

粗略估计,秦军的阵亡人数在七十万到八十万之间,(苻坚到洛阳时,只剩十余万人,其余秦兵约有二分之一死于晋军之手;四分之一死于己方的马蹄下,另外四分之一失散到全国各地。)粮草辎重损失无法估计。秦国积蓄四十余年的国力毁于一旦;连秦国的股肱之臣苻融都战死他乡。

关于这场秦晋两国之间的战略性决战,有很多存在争议的地方,比如,苻坚为何要举全国之力南下呢?对付一个总兵力不足二十万的“小国”,有必要出动九十万大军吗?再如,梁益二州的秦军士兵在此期间都干了些什么?等等…

历史,有时像一片晴空,游云千变万化,让人心旷神怡;有时又像雨天,抬头仰望,看不到雨滴,却能确确实实地感受到眼眶传来的丝丝凉意,看得久了,再低头,这些雨滴会像泪水般滴落,让人心痛。(这次更新的不算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