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重生之独角兽传奇 > 第六章 李向东的生意

第六章 李向东的生意

李向东拿到了500元的起始资金,借了一辆三轮车。就去养殖场买鸡蛋。

头天晚上由一凡二舅领上去养殖场场长家拜了山头,并花费140元,买了两瓶五粮液酒和两条中华烟(五粮液35元一瓶,中华烟18元一条)。在哪个年代这已经属于重礼了,场长答应每天可以供应鸡蛋200斤。

到了养殖场,李向东拿着场长的批条,在销售科办完手续,又去财务科缴了160元钱,拿到了200斤鸡蛋的提货票。等把鸡蛋装好。李向东骑着三轮车去往北疆大学。

到了北疆大学家属区,正赶上老师们下班,三三两两的回家。李向东赶快吆喝到“换鸡蛋了。”

老师们听到吆喝纷纷走上前询问“小伙子,鸡蛋怎么换。”

“鸡蛋换全国粮票,一斤鸡蛋换10斤粮票。”

“换粮票?粮票家里存下挺多,也没什么用,也不能变成钱。换点鸡蛋也不错。”老师们互相商量着。

“你的鸡蛋新鲜不?”

“新鲜,都是早晨下的,保你好。不信您摇摇。”

“好的,小伙子你等会,我回家取粮票。”说着,老师们陆陆续续都回家取粮票。

在1987年的时候,我国鸡蛋由于产量小,还不能足量供应。1988年,农业部为缓解我国副食品供应偏紧的矛盾提出建设“菜篮子工程”。

一期工程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的肉、蛋、奶、水产和蔬菜生产基地及良种繁育、饲料加工等服务体系,以保证居民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吃。 一直到九十年代中期之前,“菜篮子工程”才重点解决了市场供应短缺问题。

不一会儿,老师们拿着粮票纷纷前来换鸡蛋。不到一个小时200斤鸡蛋销售一空。

等到李向东回到家里,脑子还一阵阵发懵,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太快,太容易了,一转眼2000斤粮票到手,按照李一凡的说法,一斤粮票能卖6毛,2000斤就是1200元。净赚900元。

第二天李向东拿着剩余的200元钱,又进了200斤鸡蛋,在北疆工业学院换了2000斤全国粮票。

当天晚上李一凡一家正在吃饭,听见敲门,李一凡开门一看是李向东。

李世荣看见李向东进来忙招呼他坐下吃饭,李向东却拉着李一凡的手往门外走,边走边说“叔,婶我不吃了,晚上还有事,我找一凡有点事说一下。”

说着两人下了楼,到了一个僻静处,李向东掏出粮票递给李一凡,“一凡,这是换来的4000斤粮票。你抓紧时间变现,市场特别好,拿到钱我好进鸡蛋。这个生意来钱太快了。”

“好,东哥,我尽快把这些粮票处理掉。另外,这个生意毕竟是违反政策的,不要到处说,注意不要在一个地方频繁地出现,最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另外,如果被工商部门抓住了就说换了一次,他们最多是罚点款了事。”

“一凡,放心吧!这些我懂。那我先走了,你抓紧时间。”

李向东说完转身就走了,今天晚上他约了几个相熟的朋友到二毛家,准备说说鸡蛋的生意。二毛家也在毛纺小区,今天晚上二毛的父母上夜班,家里没人。哥几个就约好在二毛家里碰头。

到了二毛家里,他们几个正在喝酒。李向东一进门,石头就喊到“东哥,你咋才来,快过来喝一杯。”三胖正干了一杯酒,边砸吧嘴边问道“老大,你把哥几个喊来,有什么事?是不是准备削人?”

李向东做到饭桌前,拿起一个空杯,倒了一杯散啤酒,一口干掉,清爽的啤酒瞬时把身上的暑气一扫而空。

87年散啤酒是老百姓的最爱,8毛钱一暖瓶,那时也没造假和掺水行为,啤酒口感纯正,酒花清香,麦芽味十足,冰冰的。

李向东放下杯,对他们几个说,“不是去打架,现在已经过了街头称王的时代了,现在是谁有钱谁就是爷。你没看见现在街头,拿就像板砖一样的大哥大的人,谁敢惹?所以我们哥几个不能像以前,每天闲着打架玩。我们也要想办法弄钱,成为款爷。”

三胖听了李向东的话,精神一振“老大,可是我们没路子,另外哥几个都是工人家庭,钱也没有。去哪儿挣钱。”二毛和石头也忙着连声附和。

李向东又倒了一杯散啤酒,吆喝着让几个兄弟都到满酒,都干了一杯,对着哥几个说“我今天把哥几个都找来,就是有一个来钱快的生意,想让你们都参与一下,咱们有钱一起赚。”

于是李向东就把用鸡蛋换粮票的生意和三胖他们介绍了一遍。“这个生意其实也挺简单,本钱你们不用管,全部有我提供,你们哥几个分别到周边农村收鸡蛋,每斤6毛。收回来以后,我们分别去全市各个家属区换粮票。我们一起可以分三成利。”

三胖他们一合计,都觉得是个好生意。都表示和李向东一起干,就等着李向东钱到位后,就去收鸡蛋。

花开两支各表一头,李一凡拿着4000斤粮票,回家就暗暗琢磨变现的渠道。由于80时代国家实行价格双轨制,粮票的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平议价中间的差价,二是农民工进城务工和经常出差的业务员自身需求。从平议价找需求,主要是粮店尤其是私营的粮店、酿酒厂、酿造厂、养殖场等大量需要粮食的地方。也可以和邮贩;老莫联系一下,他经常跑北京,票证不分家。听说北京的市场很成熟,不像北疆这么落后。可以试试。

想到这,李一凡下楼找到一个公用电话,随着嘟的一声,老莫的声音从话筒里传来“谁呀?”“莫叔,是我一凡。我想问一下您,我要的邮票找到没?”“找到了,一个整版,一箱纪念封。费了很大的劲,托了不少人情,才找到。就是现在还拿不上,还得过两天。”“那就谢谢莫叔了,不急,改天我请您喝酒。另外,还有一件事想问一下您。”“说吧!什么事?”“就是有一个朋友手头上有一些全国粮票,看您有没有兴趣?”“全国粮票?有多少?”“他现在手里有4000斤,如渠道畅通的话,后续还有。”“奥,什么价?”李一凡心里琢磨,北京的价格大约是6毛,给老莫让点利,合理的价格是4毛左右,心里这么想嘴上却说“他想5毛出手。”老莫心里也在打着小算盘,“5毛太贵了,白忙活,你也知道这东西在咱们北疆没人要,只有在北上广这些大城市才有市场。我看3毛吧!”“莫叔,我大体也知道北京的价格,您看,我们也不要在讲了,彼此各退一步4毛吧!他毕竟不是一锤子买卖,这次顺利,以后就是常项生意。”“那好吧!就按4毛。”“那好了,那我们明天约个时间。”“好的。再见。”

第二天,李一凡和老莫完成了交易,把到手的1600元交给李向东,又嘱咐了几句。李向东拿到钱后,立刻兴冲冲召集他的倒蛋部队,开始攻城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