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天堂来信 > 第107章 研究开题(1)

第107章 研究开题(1)

第107章研究开题(1)

当黄妮感觉身体逐渐好转后,便向吴教授申请,要到他的硕士班上课了。

吴教授自然没有什么意见。

他巴不得这个黄妮,早些到学校上课。这样,有关那个研究课题,就可以开始申请了。

在学校,做科研课题,需要正式打报告申请。

作为学科带头人,吴教授申请这类课题,自然一般会受到学校的格外重视,只要课题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研究方向位于学科前沿,学校会批准的。

但是,申请课题,有很多具体的琐碎的事情,需要助手来做,吴教授作为著名学者,总不能这些小事都亲力亲为吧。可是,这个课题,只能黄妮来准备材料。因为,其他的学生,完全没有介入,也不了解郭嘉和马小理。因此,这个课题,只能属于他们师生两个人的。

所以,黄妮一旦来学校上课,关于斯德哥尔摩症的研究课题,就可以启动了——

广泛搜集相关资料;

了解相关课题的研究动态;

制定详细的研究内容和方向;

提出研究方法……

总之,黄妮来上课,是吴教授盼望许久的一件事。

当然,现在的黄妮是孕妇,事情还得悠着点。吴教授想。

黄妮来学校上课的第一周,主要是听课,适应学生生活节奏……吴教授没有向她提任何要求。

第二周上课时,吴教授才把黄妮请到自己的办公室,与她商量具体撰写科研报告的事情。

她为黄妮倒了一杯菊花茶,还端过来一个果盘:

“黄妮啊,在我这可别客气。”

“谢谢老师。”黄妮也不客气,拿起果盘里的橘子就剥皮开吃。这些日子,她见到橘子就想吃,,馋极了!

吴教授看到她的馋样,不由得笑了起来。

“慢慢吃,我这还有不少。都是学生们送过来的。”他说。

接着,两个人就围绕这一课题,仔细商议起来。

大约一个多小时,课题的基本轮廓有了,下面,就是助手黄妮撰写科研报告:

“黄妮啊,你身体比较特殊,所以写报告的事,没有时间限制,你自己觉着身体和精力都不错的时候,就写。如果觉得累,就歇一歇。”吴教授体贴的说。

“好的。”黄妮领命后,回到家里,也没有急着动手,她靠在沙发上,闭目思考……

斯德哥尔摩……

斯德哥尔摩……

她的脑瓜里来回不断地出现这几个字。

接着,便浮现出郭嘉和马小理两人清晰的画面。

面对欺辱,不反抗,不斗争,不仅忍辱负重,而且深深地依恋,无法离开……

接着,她由此联想到曾经在电视新闻里看到的一则消息:

年轻男子因为一时口角,竟然连捅女友几十多刀……被捅女孩,胳膊,大腿,脚踝,背部,腹部,甚至是脑后部,大面积流血,鲜血淋淋,令人不忍直视……

可是,令人绝对想不到的是,这个被伤害的体无完肤的女友,不但没发怒,而且没反抗,甚至没有骂人!

她浑身刀伤,一身血污。

却冷静地对警察说:

“我原谅他了!”

这是什么精神?

这是什么道理?

这是什么神逻辑?

这基本有违正常人的思维了!

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后来,这个被伤害的如此严重的女孩,还继续和男孩交往恋爱,并且男女双方相互深情承诺:

“要白头偕老,相濡以沫……”

他们能幸福吗?

那个被伤害的女孩,和那个严重伤害过她的男孩在一起,还能幸福吗?

无人知晓!

天方夜谭!

黄妮又想起了她一个朋友的朋友的家庭斗争。这个朋友的朋友,是个温柔贤惠的女人。她的丈夫,就是个典型的渣男,结婚后,一次又一次劈腿,在外玩婚外情,玩的乐不思蜀……

黄妮这位朋友的朋友,竟然多次到现场抓到丈夫出轨现行证据……夫妻间就是一阵持续的冷战。

可是,令人奇怪的是,没过几天,冷战结束,男人诚恳道歉,女方原谅丈夫,双方又和好了。

和好后,妻子继续在朋友圈晒夫妻恩爱的图片……

凡是了解这个女人丈夫的人,深知这个男人不可靠,不地道,大家都看不下去了,纷纷劝她和丈夫分手。她却固执的说:

“其实他没有你们想的那么坏的。每次和好之后,他还是对我很好的。”

“他和那些女人都不过是玩玩而已,其实他心里最爱的人,依然是我。”

这些理由,让她一直生活在自我欺骗和自我麻醉的幻觉中……

欺骗,谎言被揭穿。

再欺骗,谎言再次被揭穿!

人性能承受的欺骗和被抛弃的恐惧,是应该有一条明晰的底线的。

可是,这个女人,一次又一次迁就丈夫,把底线往下降……

当一个女人,遇上了根本不想负责任的男人时,男人犯错是常态,不犯错是非常态。

这时,具有斯德哥尔摩症的女人,就会渐渐对男人的不犯错,当做男人对她的恩赐,对男人出轨的愤怒,也会转化为对他的感激,然后,变为一种依恋和崇拜……

这里面,强有力的犯错者,和软弱的宽容者的角色,一个都不能少!

这是多么令人悲哀的现象!明知对方是错的,还是迁就,原谅,和解,宽容,然后继续幻想,继续依恋……走不出这个怪圈!

由这件事,黄妮又想到历史上一个经典的案例:

某国一位年轻女孩搭乘了一辆顺风车。

因为,女孩看到这辆顺风车是由一对年轻夫妻开的,车上还有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她认为这是安全的,就上了车……

没想到,车开了一半,开顺风车的年轻男主人,就凶相毕露——

他掏出一把刀,架在这位年轻女孩的脖子上,随后,把她带到一个了荒僻地方强暴了她,并对她进行折磨和任意羞辱……

此事还没完。

之后,这个残暴的男人,又将可怜的女孩带回了家。在他老婆的协助下,他们把女孩关在家中院子里的一个木箱子里。此后的七年里,对这个女孩来说,太逆天都是噩梦——男人每天都会对她进行残酷虐待。

为了使女孩就范,男人威胁她,如果不照他说的做,就杀死她。

当她听话时,男人就会奖励她,给她吃东西,甚至把她放出木箱子,让她在院子里散步。

淫威下,女孩变成了一个顺从的“奴隶”。

男人让她做什么,她都不讲任何条件的照做……

数年后,直到妻子良心发现,报告了警方,这个女孩才被解救出来!

在这个案例里,被与外界隔绝的女孩,完全被凶残的男人洗脑,她被困在虐待关系中无法自拔,她的自尊,自信和全部的心力,都已耗尽了,丧失了自我思考的能力,失去了反抗,甚至,当她被允许可以在院子里散步时,她也不想着逃跑……因为她认为,只要自己听话,顺从,男人就会对她好一些……而当男人对她稍微好一些时,女孩就感恩戴德,更加听话。而当男人对她不好时,她就会认为,是自己没有听话,犯了错,所以导致男人发怒……

总之,她完全屈服在男人的淫威下……

想着想着,开展课题研究的思路,就在黄妮的脑中逐渐形成了。

首先是广泛的资料搜集。

资料的搜集,意在了解这一患病人群的数量,症状,以及基本概况。就广泛性而言,可以是世界性的扫描,也可以是国内情况的了解。

其次,需要认真梳理郭嘉和马小理病态心理发展的轨迹……其中,要找出有哪几个关键的节点,重要的关口。

就郭嘉而言,可能她长达五十多年的生命历程,都要涉及:

——她的农民家庭的大致状况,她家庭对她成长产生了哪些重要的影响;

——她的学业情况,她的就学,对她后来的成长成功,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她的创业情况,尤其要了解她创业初始的基本情况,在此过程中,哪些人对她产生了关键影响,使她下决心迈出了创办公司的勇敢念头。这对一个农村女孩来说,确实是一部惊天动地的创举。

然后就是要找出她公司创立后的几个重要节点,重要发展时期,企业的基本状况:经营情况,盈利情况,影响力等……

——她的婚姻恋爱情况。这既是郭嘉作为女人投入感情最多的一部分,也是给她带来伤痛最多的一部分。正是有了这一部分的复杂经历,郭嘉才会逐渐嬗变,由一个有理想,有能力的女企业家,变成一个歇斯底里,不通情理,放纵自我,恣意行为的女人……

其中,马小理虽然只是她婚恋的一个部分,但是这个部分伴随着她直至病逝。

也就是说,马小理陪伴她的,是她由强盛转向衰弱,继而躺在病床无法动弹,生活无法自理的那一段时间。

——她离开人世的前两年的躺在病床的情况。这部分,主要需要详细查看她的病历,查访给她看病的医生护士,以及她所认识的病友和亲友。

就马小理而言,主要是他来华城工作的这十多年情况:

——马小理在工作单位的工作履历,单位领导和同事的评价。这部分,过去基本没有涉及,需要加强了解。

——马小理调到总裁办工作之后的基本情况:

一是郭嘉企业还没有倒闭时,马小理的工作情况;

二是郭嘉企业倒闭后,马小理的身份转换以及互爱互害的感情发展脉络;

三是郭嘉生病后,马小理由弱变强,从受虐者向施虐者的转变情况……

四是郭嘉病逝后,马小理生病、发病,继而住进神经病医院的情况……

再次,研究课题的有关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等的相关理论支撑的搜集和学习。这对研究者来说,尤其对黄妮来说,十分重要。

可是,关于这一方面,黄妮觉得,按照自己多年来一直在一线看病的忙碌状况来讲,很难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的。这就需要导师吴教授的指点和帮助了。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她也不准备再多动脑筋了。

“那么,关于我们开启这个研究的亮点,在哪里呢?”想到这,黄妮不禁想到了一个重要问题。

常规的斯德哥尔摩症,一般发生在一个特定的封闭的空间里。

比如被劫持,常常是被关在一个外人不知的狭小空间,行动完全失去自由。

在这里,强者——劫匪——恒强,弱者——人质或被劫持者——恒弱,由此形成了产生斯德哥尔摩症的环境。

弱者——人质或被劫持者,不得不以服从为代价,获取强者允许其活命。

强者——劫匪,以威胁为筹码,强迫被劫持者进一步听话,通过不断打击,持续剥夺他们的自尊和自信,使他们无法思考,不能反抗……

而在郭嘉和马小理的病例中,他们这种强者与弱者的关系,却随着时间的变化在转换!

前期,郭嘉是董事长,握有对马小理的“生杀大权”,是无需质疑的强者;而马小理,是来自于最底层的员工,没有什么文化,对董事长唯命是从,绝不敢有任何反抗,是明显的弱者……他们之间施虐和受虐关系,也十分清晰。

环境,就是郭嘉封闭的家中。在郭嘉家里,基本没有什么人打搅。除非郭嘉的丈夫在家。但从郭嘉的婚姻来看,丈夫们对她并不好,不在家估计是常态。

后期,郭嘉生病在床多年,身体多病,神志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生活无法自理,大小便全部需要马小理帮助料理。这时,他们的关系发生了逆转。

马小理,护理人,成为强者,握有“生杀大权”;

郭嘉,病人,成为弱者,完全要听命于马小理,如果不听话,就要受到惩罚;

而环境,则是相对封闭的医院病房……

郭嘉作为有钱人,住的病房是单间,环境自然是封闭的。只要关上门,就只有护理人和病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