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民国英侠传 > 第二百六十二章 竹影何求(6)

第二百六十二章 竹影何求(6)

钟楼鼓楼早已没了晨钟暮鼓,取而代之的是西洋钟塔,准时响彻内城,从不出错。只是听不到熟悉的声音,更让他怀念初到沈城时,那富有人情味和历史感的报时。

他施展轻身功夫,轻巧的攀上鼓楼,眼前却是一片破败景象,只荒废了年余,可鼓槌早已不见踪影,鼓面也龟裂破损,再发不出响了数百载的太古之音。

他只得悻悻的趴在城墙上看着街市上星星点点往来的路人。

晓行于市的人们步子都是匆忙的,他们当然不是闲庭信步的富人,他们只是在为生计奔波,披星戴月,不曾被晨钟唤醒,也无需暮鼓催促还家。这些每日都会听到晨钟暮鼓的人,也许从未留意到钟鼓声早已作古。

困意袭来,郭心阳掏出香烟,未及点燃,忽闻鼓楼砖墙上传来细碎的登踏声响。他笑了笑,心道这玉狻猊始终是个守时的家伙,而且从声音便可以断定,他定然也是一个人独来的。

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已不再相信朋友的话语,而要靠他们的行动来下判断?郭心阳没有答案。

一个身量不高的身影逾过砖墙,扎实的落在鼓楼上。来人却不是修篁。

郭心阳冷眼看着那人,只见他身着灰色中山装,三四十岁,中等身材,寻常相貌,平凡气质,除了他身后负着个狭长的布袋,实在容易让人过目即忘。

“这位朋友也是来看日出的?”郭心阳掩饰道,“你来的太晚,只能等着看日落了!”他说着转身向墙边走去,不再理会来人。

“郭公子。”那人冷道,他的声音冷的竟让人在夏日里仍有凉意。“我家少主人派我过来给你送一封信,带几句话。”

“哦?”郭心阳止步,“信在哪?什么话?”

那人从怀中掏出信,也不走近,只是轻轻的将信飞了过来。

郭心阳见他碰过信封,料想信封上未沾毒物,便伸手接住,可拆开后仍是警惕的弹出信笺,垫着衣袖展开。他见上面果真是修篁的笔迹,这才放心。

信笺上的字数远较昨天的字条为多,是誊了初唐陈拾遗的一首诗:

“银烛吐青烟,

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

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

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

此会在何年?”

除诗之外,再无一言。但郭心阳心里明白,这是修篁在与他道别。

“信我看过了。”郭心阳阖上信笺冷道,“请教贵上还有什么话要跟我说?”

“只有三句。”那人答道,“第一句,少主人先前与公子约见的卮觚居,今后不能再去了。”

“当然。”

“第二句。”那人又道,“竹里馆发生的事,少主人并不知情,但他知道后很不好受。”

郭心阳叹道:“这句话便显得多余了…”

“第三句,少主人已被主公连夜送回国。”

郭心阳苦笑道:“是啊,否则他会来的。他定是被人管制,行动受限,连封信都写得这般简明扼要,又把要紧的话要人转述与我。”他看了看那人,“阁下当然是竹内修可以信任的人。”

“我是阿修少主人的剑术老师。”

“失敬!”郭心阳抱拳郑重道。

那人并不理会,而是打开负在背上的狭长布袋,从中抽出两柄东瀛武士刀。

“少主人交代的事情已办妥,现在该办主公的事了。”

郭心阳苦笑,“阁下真是个忠信之人,能得竹内家两代人器重!”

“长幼有序,本该先办主公交代的事。”那人又稳又缓的抽出双刀,“只是办过主公的事便不能再办少主人的事,唯有权宜。”

郭心阳冷道:“在下一事不明,倒要请教。”

“请讲。”

郭心阳道:“竹内修的剑术已然不差,其师尊的造诣当然要更高的多。”

那人不答。

郭心阳续道:“作为东瀛本宗剑术大师,阁下的中国话说的有些太好了,难道…”

“我家道中落,老主人收留先父,我十二岁来华,至今已二十余年。”

郭心阳问道:“阁下可入了‘九龙十八鲤’?”

“没有。”那人冷道,“从未听闻。”

郭心阳点头道:“贵上待你不薄。”

“郭公子,我剑已在手,可以开始了吗?”

郭心阳笑道:“可我没有兵刃,阁下若要此时此地与我比试,岂不有失公平…”

“主公说过,公子的剑,藏在腰间。”

郭心阳只得苦笑着拔出腰间秀松长剑,挽个剑花,起势落定,正色道:“武当丹派,郭心阳。”

那人回道:“新阴二刃流,真田竹虎。”

“等等!”郭心阳忽道,“阁下的剑术,我从竹内修那里受教颇多。可我的剑法,阁下却未曾见过。”

“那又如何?”

郭心阳郑重道:“我****上国,不欺侮东瀛小邦。我这路剑法叫松泉剑,招式不算繁复,可以先给阁下演一遍。”

真田竹虎跪坐在地,将双刃放在身侧。这样的坐姿,既显端正,不失礼数,又能以最快的速度起身出招。

他认真的看着这个长身少年在斑驳的鼓楼上,迎着朝阳挥舞长剑。

故国鼓不鸣,

秀松剑已惊。

晓来迎朝日,

晨霜不敢凝。

白虹曜清影,

紫气动雷霆。

涓泉润竹径,

滴水点浮萍。

郭心阳一路自创的松泉剑法尚未收势,真田竹虎已缓缓起身,还剑入鞘。

“阁下这是何意?”郭心阳不解道。

“我不是公子的对手,不做徒劳之功。”真田竹虎答道,“主公曾叮嘱我对公子暗下杀手,我原本不忿,看来他是为我着想。”

郭心阳还剑入鞘,又问:“阁下若不动手,又如何向贵上交代?”

“我这条性命,或取或予,都在主公。”他向郭心阳挤出一丝笑,躬身道:“郭公子,保重!”

此时,望着这位忠信的家仆跃下鼓楼逐渐远去的背影,郭心阳竟有一丝悔意,他也许不该炫技,与之真诚一战,二人之间应该会有更加体面的道别。

而自己那个多年的挚友玉狻猊修篁,甚至不能与他当面话别…(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