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刘心武自选集·散文 > 窗含与门泊

窗含与门泊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工部的这两句诗,把中国传统建筑对窗门的美学追求,给了一个非常中肯的概括。的确,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窗户绝不仅仅是为了透光和透气,一个好的窗户,应当是一个好的画框,也就是说,室主在室中面朝窗户时,他的首要感受,应当是觉得看见了一幅优美的图画。“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这是写意画;“榆柳萧疏楼阁闲,明月直见嵩山雪”,这是工笔画。因为把窗景当成画,所以“画框”便有非常丰富的变化,这在中国园林建筑中体现得尤其鲜明。中国古典园林的墙廊上,往往开发出一个接一个形状不同的廊窗,或仙桃葫芦,或石榴蝙蝠,或扇形瓶形,或连环方胜,“画框”本身极富装饰趣味,然而更重要的是让廊中漫游者移步换景,也便是犹如在一个画廊里赏画。再进一步探究,我们便发现在中国古典建筑中窗不仅是“画”也是诗,“梦觉隔窗残月尽,五更春鸟满山啼”;又是音乐,“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乃至“天籁”的笛孔,“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在我们当前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各种建筑真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一般的工业、民用建筑不好苛求,但对某些本身应构成一道风景的建筑,我们便不能不对其美学上的追求有所评议。在吸收中国古典建筑的优秀传统,发扬其对“使窗如画”的追求上做得成功的例子,在北京我觉得起码有两处,一处是由美国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香山饭店,凡去过那饭店的人都不难感受到,那里几乎每一间客房,都至少有一扇窗户,与香山一隅的景色构成一幅生动的图画;这当然并非偶然,而是贝聿铭一进入设计构思时,便非常注重的一项美学追求。另一处是长安街上的贵宾楼饭店,这家五星级饭店的外表似无甚特色,但其内部的公众共享空间多有新颖创意,其二楼咖啡厅有意将向南的一面完全装成落地大玻窗,使明清以来便存在的一堵皇城的红墙,恰好落入顾客视野,我以为这是将中国古典建筑那“以窗为画”的美学原则的活用,而又融入了西洋美术的某种抽象的装饰趣味,其设计上因地制宜的巧思,似更在香山饭店诸窗之上。

中国古典建筑对门的美学追求,往往将气派置于首位。但也不是单指门体本身的形态质地,也是与周遭的环境,特别是自然环境放在一起来考虑的。本文开首所引的老杜名句,便体现出这一意蕴。“开门见山”在中国是一句家喻户晓的具有褒义的成语。所谓“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是农业中国最佳的建筑环境。倘能“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那就更可居而自傲了。但工业化浪潮使得绝大多数现代城市的建筑物大门失却了“泊船”“见山”的可能性,它倒很可能是“门泊洋洋百辆车”或“两街排闼送灰来”,这可怎么办呢?近代的西洋建筑,凡讲究一点的,往往采取抬高大门基础,以回旋坡道与前伸的风雨廊,来缓解城市空间日见局促所带来的焦虑感,并与或许并不太宽阔的前庭,形成一种既有所区分又颇为亲和的关系。目前中国大型建筑在门的处理上也多往此种西式风格上靠拢。不过,其实中国古典建筑处理门的美学追求仍不失为一种可以借鉴的方式。比如广州的花园酒店,初建时基本上是“全盘西化”的,营业初期据说收益不如所期,于是有看“风水”的高手建议其在“虎口”状拱门的几十米外筑一弧状花台,以“拦住虎吐”;后果然筑起了弧形花台,上面密置大盆棕榈,据说效益从此便大为好转。我不懂“风水”,不敢妄议。但依我想来,这样补救酒店的“门景”,遮蔽了车水马龙的喧嚣街市,其实很符合“开门见绿”的中国古典建筑的美学追求,也许因此也就增进了出入其中的顾客的好感,成为其效益提高的原因。

愿我们的城市新建筑,能在一进入设计时,便能在窗门的把握上,不仅重视其功能性,也重视其美学意蕴。我们中国古典建筑在这方面的丰厚遗产,实在是大可借鉴活用的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