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同流 > 第4章 啦嘎湖

第4章 啦嘎湖

由于牵着水牛,傅茂生和王兵没有办法走悬崖天梯,只得绕道下山,到达山脚下时已是夜幕降临。傅茂生先到汪小阳家把牛关好,然后让他叫张龙几个来自己家里吃烙锅。

晚上新闻联播开始的时候,几人都到齐了。仍然是大嘴做吃的,在蜂窝煤炉上放了一个平底锅,除了山上带来的半只兔子,还用文火在锅里烙着土豆片、豆腐干、韭菜等食材。傅小雅舂了一碗又细又香的辣椒面,招呼大家开吃。

傅茂生关了电视道:

“上个星期大嘴的事情你们都知道吧?”

张龙说:“晓得,当时我过来的时候已经打完了,只见大嘴往街上跑,一边跑一边用苗话喊丽卿姐快跑到岩脚等他。那几个狗日的在后面追,我看大嘴跑得快应该没有问题,就让大母猪骑摩托送丽卿姐走,我自己上街去接应大嘴,但不知大嘴狗日的躲哪里了,没有找到他。”

“我看他们不会善罢甘休,大家看看接下来我们应该怎么做?明坤别他妈闷起,平时你狗日的不是忒能吹牛?”傅茂生说。

“常力认识鬼佬会的人,那伙人可是吸毒的,咱们最好别踩那种狗屎。这次既然咱没吃亏,要不我明天先问问他是个什么意思,如果没什么大的过节,就说和算了,我来出面……”

刘明坤比傅茂生几个稍大两岁,是个老留级生,说话难免一副大哥的派头。

“打架我们哥儿几个倒不怕,关键是大嘴的姐姐丽卿,他一个女生,我们不在的时候容易吃亏啊,大嘴你说呢?而且今年我们就要中考了,时间紧迫,没必要跟那杂皮一般见识。”看来汪小阳也主张不打架。

傅茂生顿了顿说:“这样看来,大家的意思是不打架为好,我也赞同,相信大家都不是胆小怕事。不过我们愿意讲和,只怕是一厢情愿,我到到觉得应该做两手准备,万一他常力不知好歹,还要经常骚扰,只能把他打服了再讲,大嘴你岩上能够叫得上的兄弟有几个?”

“不想连累他们,还不如我一个人。茂生,要中考了,你们别管这事,如果常力真的太过分了,我就跟斌哥说,他是我们拉嘎苗寨的罗汉头,他出马,别说常力,就是鬼佬会的老大也要找个老鼠洞躲起来。”

哥几个都对这罗汉头非常好奇,对拉嘎苗寨更好奇,不过王兵不肯说太多,大家知道拉嘎苗寨有规矩,有秘密,就不再为难大嘴。

傅茂生道:“要不先这样,明天我们在岩脚等丽卿,最好能等到麻子和张老二一起,还有岩脚寨的公狗泥鳅,八个人差不多了,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保护丽卿安全,好歹不能吃眼前亏不是。我和明坤明天课间操时间去问问姓常的,看他的态度如何。如果误会不深,几句话讲好了大家相安无事,如果这个人是个厕所里的臭石头,没办法只有告诉你的斌哥了。不过大嘴,拉嘎苗寨离这里太远,万一有事,远水救不了近火,你别大意,实在不行,我们哥几个也够他常力喝一壶的。”

哥儿几个都觉得这个安排妥当,也不再纠结此事,大家边吃边聊。

第二天清晨,傅茂生兄妹和王兵一大早就起来做早餐面吃,等到汪小阳和张龙等人在路上喊,一行人才上路。

他们来到岩脚泥鳅家的时候,泥鳅还没有起床,傅茂生揭开被子把他从床上捉起来,却不曾想这货裸睡,皮肤又黑又滑,还真像条泥鳅。

一行人又来到牛头岩天梯路口等王丽卿和胡麻子等人,果然看见藤梯和岩缝里有一群人攀援下来,由于岩体和草木掩映,看不清来人。

正当大家专心的看着悬岩上的动静,一群学生就从小路尽头的大石头下转了过来,为首的就是王丽卿。只见她扎着马尾,背着一个漂亮的双肩包,校服也洗得干干净净。

傅茂生还记得几年以前在海边的时候,丽卿带着他和王兵在海边挖沙坑,转眼间已经是十六岁的大姑娘了,人长得高挑美丽,宽松的校服也遮不住她明显挺起的小山丘。

此时王丽卿笑靥如花,带着羞涩,似乎被这群少年看到她一个大姑娘,和这些顽皮的孩子一起攀悬岩,很不好意思,于是并拢腿蹲在路旁小溪里洗手。

王乔做了个鬼脸,悄悄对傅茂生说:“你给我姐写的纸条,被我爸爸回来拿东西时看见了。”此时,王丽卿洗完手走过来,两人赶紧假装没事,傅茂生挺着胸脯,一副卖萌的样子道:

“姐,我们都是来保护你的。”

王丽卿撅着嘴巴,但显然掩饰不了她的感动,当他的视线碰到傅茂生的目光,赶紧移开。

按照傅茂生的安排,由傅茂生和大嘴陪伴丽卿走在前面,其余人等跟他们保持十米左右距离,这样一来有情况可以随时策应,又不容易让常力一伙看清底细。一行人朝学校走去,这一路上没有发现任何异常,直到各自到各自的班级去上课。

课间操的时候,傅茂生约上刘明坤,一起到初二三班的教室找常力,但常力不在。向班上的同学打听,说常力都好几天没来上学了,下午再去还是不在,就这样求和计划暂时搁置。

星期一这一天里,学校里风平浪静,没有发生他们料想中的情况,倒是语文课上,傅茂生上周语文考试第一名,得到了语文老师的表扬。

语文老师徐贻美,同时也是傅茂生这个班的班主任老师,不仅才华横溢,而且人长得很漂亮,还非常有爱心。据说她是省城师范大学的高材生,由于心系山区农村的孩子,毅然放弃了留在省城工作的机会,来到这个穷乡僻壤的石板河乡支教。

虽然同学们和这位忧郁,美丽的徐老师相处的时间还很短,但是大家深深的被她精彩的课堂和很强的责任心所打动。

记得读初一那年,徐老师让同学们以自己的榜样或者偶像为题材,写一篇作文,就有五个同学不约而同的写《我的偶像徐老师》。遗憾是的是,这五位同学的作文都没有得到表扬,而傅茂生写的《我和我的冬青树》令徐老师大加赞赏。徐老师用她那柔美,富有感情的嗓音亲自朗诵:

七年前,我六岁,我们搬进了新家,开始了新的幸福生活。当父亲在整理后院的时候,他对我说,这后院空落落的,你来种棵树吧。

我问种什么树好,爸爸对我说,有核桃树、李子树、桃树、冬青树,还有马尾松,你选一种。我想了想就选了冬青树,爸爸问为什么,我告诉他,因为冬青树冬天不落叶,不用让妈妈辛苦的打扫院子……

父亲拗不过我,扔给了我一颗又小又丑的冬青树苗。我也不嫌弃,于是就在我窗前右侧的位置,挖坑、浇水、放树苗,一会儿功夫就把树种好了。

刚种下的那几天特别兴奋,每天都要去看一遍,看它有没有发芽有没有长大,并且畅想它长成参天大树的样子。

没过多久,我们全家都到了沿海去打工。临走的那天晚上,我给我的冬青树饱饱的的浇了一顿水。

四年后,父亲把我和两个妹妹送回老家,终于再见到我朝思暮想的冬青树。让我惊奇的是,仅仅四年的时间,它竟然长得比我的窗户还高了,枝繁叶茂。当我赞叹之时,奶奶对我说,我也长的比她都高了。

那一次父亲把我们送进学校就要回工厂去,走之前他对我说,以后我是家里的顶梁柱,奶奶老了,两个妹妹又还太小,以后我的任务就是带着他们两个在家里好好学习,好好照顾奶奶,他和母亲负责在外面挣钱养家。

说真的,当时我没有信心,毕竟我才十岁。于是我想到了我们离开整整四年的冬青树,我们不是成林的马尾松,我只能做一根独立的冬青树。

父亲走后,我天天陪伴我的冬青树,绕着他读书,做作业,背课文。在我的带领下,我的两个妹妹也各自种下了属于她们自己的树。

遗憾的是前年冬天奶奶离开了我们,在那草木凋零,天地同悲的日子,冬青树倔强的绿叶上也附上一层寒冰。

如今我窗前的冬青树已经长成了大树。七年能树木,百年才能树人,虽然我还有很多路要走,但是,我要学我的冬青树,顶天立地,经冬犹绿。

我的冬青树,它是我的榜样树,铁干虬枝坚我志,片片叶儿也有情啊!

当徐老师读到“铁干虬枝坚我志,片片叶儿也有情”的时候,同学们发现徐老师的眼角湿润了。正因傅茂生给徐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对他格外重视。傅茂生也不负厚望,不仅带着两个妹妹生活,勤俭持家,而且每科成绩都名列前茅,还被同学们选为班长,是徐老师的左膀右臂。

中午的时候傅茂生照旧回家吃饭,而王丽卿兄妹因为路途较远没有回去,王兵自带午餐——包谷花或者烙麦饼,有时手头阔绰一点在学校门前路边摊买点小吃。丽卿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包谷花或者面饼不经饿,于是她用精致的饭盒带饭菜,可惜没有加热的地方,经常吃冷饭。

中午傅茂生早早的就来到学校,她给王丽卿带了两个煮鸡蛋,还有一些拐枣。他在初二一班的教室门口,假装闲逛,这时同学们都还没有回来,教室里只有两三人,王丽卿趴在桌子上睡觉。

他走过去,准备把盒子塞在丽卿面前的桌箱里,却不小心碰到王丽卿胸前柔软温热保龄球,他仿佛触电一般,更加手忙脚乱,于是王丽卿醒了。她揉揉眼睛茫然的看了一眼傅茂生又看了一下桌箱里的盒子。

傅茂生红着脸解释说:“丽卿,这是中午现摘的,你,那个啥……”话都没说完就落荒而逃。

放学后,牛头岩村的几个小伙子仍然一路护送王丽卿回家,傅茂生因为还在回味中午的事,故意慢一步,没有和丽卿说话。走到岩脚天梯岔路口时,王丽卿等傅茂生走上前来,把那个塑料盒还给傅茂生,然后悄悄的对傅茂生说:“明天不见不散哦!”说罢做个鬼脸,蹦蹦跳跳的走远了。

傅茂生知道她这是调侃昨天写的纸条,心里也有一头小鹿蹦蹦跳跳的到处乱撞。丽卿长大后话很少,这样调皮的跟人说话更少见。

直到王家兄妹上了悬崖天梯,傅茂生还没有要走的意思,被大母猪踹了屁股一脚:

“操!你那德行,要不一直送到她家去!”

傅茂生恼羞成怒:“切,大母猪你个畜牲,那是你姐,别他妈乱说……”

其他几个损友也一路起哄嘲笑,各自回各自家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