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同流 > 第41章 做实事(一)

第41章 做实事(一)

河边柳树下的水泥堤坝上,阳光暖暖,水声潺潺。

傅茂生把书包枕在后脑勺,思考着自己的处境:自从村里发生偷牛案以来,自己的家庭以及自己本人都发生了太大的变化。虽说自己又重回那个成绩优异的好学生,虽说自己做成了手机生意,成功找到一条养家糊口的路子,但这些都只是最基本的生存条件而已。

越是风平浪静的日子,傅茂生越是寝食难安,那个不停坠入黑暗深渊的梦总会如期而至,仿佛在提醒他,不要停下来,停下来就会触底,就会粉身碎骨。他最近很难这样静静的思考自己的使命,因为事情一桩接着一桩,不容他有喘息之机。

傅茂生知道自己的潜意识里有很紧迫的危机感,原本以为是担心流氓们来砸店,但其实不是,那个店里摆着的大都是真手机壳装的模型,每款只有一个真的体验机,真被人砸了店损失也不会太大。他的危机感越重,越会迫切的想起父亲,他一定还活着!他还在某个地方等着自己去营救。

一开始傅茂生寄希望于刑警队和派出所,现在希望越来越渺茫,毕竟破不了的案子很多。为了找到父亲,自己还有其他办法可以一试吗?有,亲自进入黑暗,亲自去那个梦里的深渊走一遭,傅茂生感觉到自己快要具备走近那黑暗的条件和勇气了。

周二早上乡政府照例召开班子成员碰头会,然后开全体会议传D县委常委会精神。这一次不是以会议落实会议,而是实打实有工作要安排,主要是涉及石板河旅游景区开发的问题,重中之重是对拉嘎苗寨群众工作的研究。

拉嘎苗寨一直是雍海县闻名遐迩的一张名片,但自从红旗水库落成以来,苗寨与县里的距离不是更近了,而是更远了,原因自然是道路问题。

红旗水库落成,把原先出寨的道路都淹没了,却把与凉城之间不可逾越的大山和悬崖变成了乘槎可渡的一眼碧波。如今要走出寨子买点油盐酱醋,有两条道,一条是渡过宽阔的湖面到对岸的凉城市张家湾乡场,另一条路是渡过一个湖湾,然后走三十公里山林间小路,到达石板河镇。从直线距离来看,拉嘎苗寨到雍海县城与到凉城市区差不多远,只是到县城的交通更为不便,因此苗寨平时与凉城的联系要紧密得多。

凉城市本来没有任何理由与雍海县争夺拉嘎苗寨的旅游开发与归属权,但由于苗寨事实上与凉城的张家湾乡许多项目通过大水库关联起来,省里很多人支持把项目交给凉城做,水西市和凉城市在省里吵得不可开交。

从现实情况看,交给凉城开发更有优势,投入更低,然而从历史沿革与全省扶贫攻坚大局考虑,放在雍海县这边似乎是一举多得。

正当省里难以权衡之际,有的人大代表提出应该充分考虑由苗寨自行决定去留的权利,通过投票得出结果后,再综合考量最终方案。

这样一来,两边又开始用劲讨好拉嘎苗寨的苗民,进寨拜访大酋长的官员级别越来越高。苗寨里的人大部分私底下愿意归凉城,毕竟这几十年的生活中他们与凉城建立了较为紧密的联系,图个方便,也图凉城市明显强得多的经济实力。但大酋长不到最后就是不表态,让两边都不知道他的想法。

县里虽说有雍海所属的水西市委市政府支持,但跟凉城市的力量对比悬殊,好在县领导手里握有一把尚方宝剑,那就是从老苗寨库区搬迁出来,分布在石板河流域的十数万苗民。这些人严格说来还是拉嘎苗寨的成员,拉嘎作为苗族文化的核心,其根系还在广大的苗族人民之中。

市里县里就群众动员工作成立工作组,水西市常务副市长分管,县委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刚升任石板河镇长的苏怡琴任工作组副组长,是具体的组织实施者。他们一村一寨的去做攻心工作,通过亲情感化,描绘美好前景,宣传拉嘎文化沿革对景区发展的重要性等手段,让搬出来的亲戚们向苗寨施压。

王兵接到老师的通知时有些莫名其妙,说是镇里准备举办一届苗族文化节,他是拉嘎苗寨的青少年代表,要参加,而且对他有重要安排,要她立即去镇政府见苏镇长。镇长召见自然是大事,学校不敢马虎,本来班主任老师想要陪他去,结果还是卢校长觉悟高,一定要亲自送王兵到镇长面前。

进了镇长办公室后,王兵并不拘束,倒是校长像学生见老师一样恭恭敬敬。苏镇长挽着大气的发髻,没有涂脂抹粉,却是身量婀娜,气质脱俗,不怒自威。苏怡琴跟卢校长寒暄,各自落座后,只是简单说一下明年跳花节将由镇里组织,希望学校多支持,就与王兵拉起了家常。王兵一开始就用苗话跟“老姑娘”打招呼,苏怡琴和王兵的对话就在和谐的苗语乡音中传递。卢校长一愣一愣的,根本听不懂,只得先起身告辞。

苏怡琴对王兵直言不讳说了县里乡里打造石板河旅游景区的决心,阐述了雍海跟凉城争夺拉嘎苗寨归属权的现状,问问王兵的意见。王兵心想我的意见很重要吗?不过作为土生土长的石板河人,自然不希望拉嘎划归凉城,否则他们就要与拉嘎,就要与爷爷分离得更远了。

王兵的回答自然不出苏怡琴所料,接着她语重心长的对王兵说:

“小兵,姐姐有个特别重要的任务要交给你,那就是出任拉嘎罗汉头。”王兵一听,惊得非同小可,拉嘎的罗汉头可不是随便当的,还要通过苗酋提名,更重要的是要在拉嘎的青少年中有威信。王兵在拉嘎苗寨生活的时间不多,在石板河的苗族学生中也没什么威望,跟骆鸿斌比简直是麻雀比老鹰。

见王兵沉默不语,苏怡琴解释道:

“小兵,按理说我只是姑娘头,这样的事应该由大酋长决定,但我又是石板河几十万人的镇长,现在自作主张让你当这罗汉头,就是为了我们共同的目标——让我们拉嘎和石板河抓住这次机遇,拿下省里的旅游开发项目。你争取到罗汉头的位置,其实是为了争取拉嘎青年们对石板河景区的支持,同时有了你,就能争取到大酋长的支持,他老人家现在很犹豫,我们不这样做,凉城那边就会把他拉过去。”

苏怡琴接着道:“一旦景区和苗寨划给凉城,将来的景区就不叫石板河景区,就叫拉嘎湖风景区,无法惠及我们石板河两岸数十万人民的利益。我们的祖先进山以来,缺衣少食,做梦都想要有那么一天,现在我们不能失去这个机会。”

王兵动心了,很动心,他终于明白为什么苏怡琴之后,没人再接拉嘎姑娘头的位置。苏怡琴推脱不掉,至今还是老姑娘,虽说名已不正,但在拉嘎还是跟大酋长一样一言九鼎。王兵说:

“老姑娘,我该怎么做?”

苏怡琴道:“我知道你家庭发生变故,无心做这些事情,但你怎么不反过来想,无论是办什么事,都是需要资源和人脉的。大爷爷一直没有放弃寻找你父亲的下落,但他年纪大了,行动多有不便。如果你能当上罗汉头,你掌握的信息就会多很多,说不定对找到你父亲也有帮助。我知道你还要面对中考的压力,时间有限,不过你放心,我会全力在人力物力上支持你,你要做的恰恰是把学习搞好,把威信提高。即使开展苗族文化节,我也不会让你去做表演性的活,我在考虑让你为拉嘎苗寨做些事实,做寨子里青少年们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事,这样比搞些花架子效果好得多。”

王兵很是赞同,既然老姑娘都为自己考虑得那么周到,又有政府支持,再打退堂鼓就太不像话了。不过苏怡琴又道:

“你无论做什么,目前都是你的个人行为,不能说是我支持的,懂吗?这也是不得已,正如你担心的,你目前没法跟骆鸿斌比。”

王兵见苏怡琴提到骆鸿斌,就说出自己的疑惑:

“老姑娘?斌哥犯了错吗?为什么不能让他继续当罗汉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