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大唐之龙傲天下 > 第296章 海战(二)

第296章 海战(二)

第296章 海战(二)

杜昌举着望远镜,头也不回的下达命令:“成攻击队形,前炮准备。”

大唐的战船数量并不比新罗、扶桑海军多,但比他们大。五道船帆转动,十几艘战船散开,竟然是包围圈的形状,向新罗船队靠近。

扶桑的船上以点燃了油锅和火焰,士兵拉开了弓箭,那是火箭。海上作战必须的攻击手段,但大唐船队却没有这些准备。

新罗的船小一些,大部分是运输船。上面载着铜钱,很重,航行速度不快,反倒是扶桑五艘船航行的很快。既然大唐海军是包围圈形状,那就以直破圆。很有海上作战经验的麻生奈命令,他的船在前面,保护后面的新罗船,冲出包围圈逃走。

双方的船航行速度也差不了多少,又是大唐拦截,所以必须重创大唐海军,否则是逃不脱的。扶桑船并不知道大唐海军的武器已不是原来的东西,看到唐军船上人不多,以为接舷战自己能占便宜。命令船加大航速靠上来,用撞角撞,用拍杆打。一旦接弦就可以登上船混战,当然 人数多的占优势。

突然,大唐的舰队船上集体落帆,五道帆降下三道,船的速度一下慢下来。嗡的一声,随后是尖啸声,这是旗船东海号第一个发射出了船弩,一丈长的巨大弩箭呼啸着飞向扶桑的船。

嗡嗡的声音,十艘大唐的船上同时发射出这种重型弩箭。扶桑的人和新罗的人都没有望远镜,只能等那些弩箭飞近了才能看着。尖形三角战斗队形的船队,麻生奈的船首当其冲。他看到飞过来这种巨大弩箭,心里一阵惊慌,喊道:“左舵,左舵。”水手一阵手忙脚乱,船帆转动,大船向左侧转动。还算扶桑水军反应快,躲过致命的地方,巨大的弩箭带着呼啸声擦着船体的侧舷飞了过去,就算如此也击中了船边。

船都是木头的,那如同铁铲一样的巨大箭头,把麻生奈的船体穿出一条深沟,木屑碎块横飞,船身重重的震动一下,很多准备射箭的士兵摔倒。

麻生奈惊出一身冷汗,如果这支弩箭击中船体,他的船当时就得报废。可他后面的一艘船却没有这个反应和运气,巨大的弩箭击中船体,一声巨响,弩箭直接穿进了船内,在侧面砸开一个大洞。

但弩箭只能攻击水面上面的部分,只要船不撕裂,是不会沉船的。但这一下破坏性很大。

扶桑船这一躲避弩箭,后面的新罗船暴露出来,大唐舰队上面的投石机早就做好准备,一声令下,巨大的石弹呼啸着飞向那些船。

投石机在地上抛射也不是太准确,何况是在起伏不定的大海上。船上发射,完全是概率抛射,那就是砸上算,砸不上拉到。

大唐船队上的士兵甩开膀子,就是一个不断的发射。投石机可是很多,石弹铺天盖地一样砸向新罗的船。瞎猫碰死耗子,总有砸上的,再说投石机也不是乱砸的,多少有一些准头。

从天而降的石头对船上的人伤害不大,但对于木船体的危害很大,再说新罗的船都是小船,船体薄,吨位小,上面装的是铜钱,石弹砸上就是木块横飞,连着十几颗石弹落在船上,船体出现裂缝,有一条船更惨,直接被砸的散开。

新罗士兵落入水中,抱着散碎的木板大喊救命。可其他船自顾不暇,哪有时间救他们。海上的战斗不能称为战斗,因为是一边倒的攻击。

巨大的弩箭,时间不长就发射一支,弩箭的精度可是高多了,十几艘船一次十几支,扶桑一艘船终于在挨了三支弩箭后开始沉没。

杜章的船几乎没遭到攻击,让他兴奋的大喊:“传令,船队用火箭。”大唐的船队突然停止了攻击,让麻生奇喘了一口气。他不想再打下去,再打下去根本没有胜利的可能。大唐海军很无耻的开倒车,后退着打,那样扶桑船上的人根本攻击不到人家,只能被动挨打。

他也传令,调转船体准备逃跑。杜昌岂能让他跑,传令升帆追击。扶桑船很不讲义气的抛下新罗的船加快速度逃命。呼的一声,从大唐船上飞出的弩箭不再是平常的弩箭,前面带着巨大的火球。就是在弩箭的前面绑上棉花,侵上桐油,点燃射了出去。

扶桑的船也是帆船,并不是机动船,无法在原地转弯,只能划弧形行驶,躲不开这种巨型火箭的船,不再是被击中的问题,一旦击中那就是大火燃起。弩箭本身就大,上面的油碰哪,哪着,与此同时,投石机上发出的也是火球。

海面上一追一逃,上演着残酷的战斗。也就是大唐第一分舰队对新罗扶桑联军的追杀。

夜幕降临了,海面上到处是燃烧的大火球,那些还没有沉没,在海面上燃烧的船,把海面照亮。落水的人呼声以小了,没人救他们。

大唐第一分舰队上欢呼声响彻云霄,这是打得最痛快的一仗。主要的是,这次有五艘扶桑的战舰被击沉,麻生奈没有能逃得了,他也葬身大海。本来扶桑就对大唐羡慕,这一次是不是得到教训不清楚,因为没有能逃回去的人报告。

又一支船队沉没,在长安已赶到幽州的李孝接到报告后,他并不觉得奇怪。如果经过一年改装的大唐海上舰队,不能击败新罗和日本的海军,李孝得郁闷死。

此时韩成,姬允两个人同时坐在李孝身边,还有在幽州集结的六个师师长。看着一个个摩拳擦掌的样,李孝说道:“怎么,着急了?”

韩成说道:“皇上,臣已憋了快两年的气,这回总该我们出动了吧?”

李孝摇摇头:“从这里向北进攻,我们将进行一个又一个城市争夺战。虽然此时大军人数和武器以不同了,但北方天气寒冷,一旦进入冬季就很难作战,这些你们难道不知道。”

韩成低下头,他以来幽州一年多时间,北方有多冷,他已领教到。听说进入辽东越是向北越冷,天寒地冻,滴水成冰,还真有些担心。但大唐军队怎么能怕这些,一年多时间,冬季装备已到位,冷又算什么。郑重的说道:“臣不怕,大唐军队也不怕,一定要收复辽东。”

李孝说道:“这不是怕不怕的问题,朕只是不想用士兵的生命夺取战争胜利。虽然为了领土,寸土必争,再大的牺牲也值得。但能用最小的伤亡换取胜利,还是必须做的。”

无论是韩成,还是姬允,包括六个师长,他们不知道皇上有什么好的战术。对北方作战,不同于和突厥作战,那些是游牧民族,并没有城池。在草原上双方进行的是平原野战,也就是大部队骑兵作战。而北方是和大唐中原一样,筑有坚城的,想夺取这些地方那就必须一个城,一个城的攻下来,逐步推进,伤亡确实不小。

根据情报,新罗在营州有五万兵马,在辽东城五万,沙卑城五万和新城五万,那就是在四个点上前后左右共计二十万军队据城而守。六个师总兵力才十万,攻下一座城也很困难,逐步向前推进,那就要承受巨大伤亡。

中央集团军参谋长陶峙问道:“皇上,那有什么办法?”

李孝说道:“既然是朕御驾亲征,当然是我主要进攻,第六师和第八师已开往芦台,那里的军港以建设的差不多了。东海船队向芦台集中,朕在那里登上战船,直接进攻新罗。为了牵制新罗军队回援,所以这面兵分三路,韩成指挥两个师进攻营州,姬允指挥两个师进攻沙卑城,陶峙指挥两个师进攻新城。但你们都是牵制力量,让新罗军不能回援,一旦崔玄日回兵,那就拿下这些城池。”

韩成他们明白了,皇上这是兵分两路南北对进,让新罗首尾不能相顾。担心地说道:“皇上龙体,进攻新罗太危险,臣认为还是我进攻新罗,皇上坐镇幽州即可。”

李孝摇摇头:“我已说明御驾亲征的意义,所以不要再争了,朕已决定,遵旨吧。”

韩成没有再说什么,他明白皇上这是想立威,杀鸡给猴看,当然新罗就是那只鸡,猴当然是西南的吐蕃。

此时尺带赤珠已长大掌权,论钦陵已然老了,但吐蕃这些年发展不小,国力更加强大。所以何明玉,沈川他们压力也很大,特别是东西突厥也开始强大起来。

李孝也说过,大唐的羁縻政策并不高明,特别是太宗时期,听取了大臣意见,全其部落,留其民族的做法更加不可取。如果当时不听魏征他们的,把突厥的人迁入内地分散王化,可能也就不会有今天。

对新罗一战更加重要,所以都不再多说什么。新罗共有三十万大军,有二十万集中在北部辽东地区。新罗本土的兵力很少,只有在安东城有五万大军,在汉城有五万,三十万军队已是新罗的全部兵力,不过其中多出来扶桑的五万人马,汉城以北全州有两万扶桑军队。

第六师和第八师只有不足三万人,对抗联军七八万人,恐怕也不会轻松了,所以为皇上担心。

李孝并不担心,通知南边的南海舰队北上,从大唐内部征调船只,从沿海地区征调民船赶往芦台和黄骅。

一开始李孝也不知道,天津是中国直辖市第三大城市,以为这时天津一定也是大港。打算对新罗用兵才知道,天津连这个名字都没有,那里此时是盐榷场,是芦台县和黄骅县,也距离海岸很远。

李孝下令,从芦台修建船港,作为海军的军港。就是因为如此,从新罗购买的粮食和战略物资才集中在幽州和山东威海。安排完幽州的战事,李孝启程前往芦台,同时在后面训练的第六师和第八师,也奉命向芦台集结。

第六师,第八师是中央军的两个师,第六师师长程静功是名门之后,是大将程务挺的儿子,因父亲被杀,全家被贬,对武则天充满仇恨的他报告了新唐军事学院。以他名将家庭出身的资历和才能,快速上升,如今已成为大唐有限的几个师长之一。

第八师师长秦素同样是名臣之后。祖父大唐卢国公秦琼,父亲大唐驸马秦怀玉。对秦家,武则天不敢太过分,但也不会重用。秦素也就回到老家济南府,被李孝弄来升为第八师师长。

虽然看着官不大,但大唐此时全部兵力才二十个师,能成为师长当然也就是将军的前茅。对李孝的重用,两个人万分感激,也秉承先祖的遗训,对大唐忠心耿耿。

这次把两个人调回进行训练还有些不满,但训练内容让他们吃惊和新奇。无论武器,还是战术,都以前没见过,因为这两个师有一个后世才有的名称“大唐海军陆战师。”(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