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大唐之龙傲天下 > 第305章 无力回天(五)

第305章 无力回天(五)

第305章 无力回天(五)

李孝长长松口气,如果自己没猜错,既然内陆方面没有陈慧的消息,那她只能是出海了,大唐东部沿海能离开大陆,自给自足的地方只有一个,那就是台湾岛,就连海南岛也不行。

陈慧避居海外其实已对李孝构不成威胁,完全可以由她去弄。但有一个情况是不行的,台湾是中国的领土,荷兰统治多年,一直孤悬海外,日本又统治五十多年,让台湾成为一个痛病。

陈慧一直在梦想着建立她的大同世界,如果她占领台湾岛,必然推行她那一套,此时可是大唐朝,距离后世还有一千多年,如果以另外一种形成,台湾发展上千年,那他还能是中国的领土吗?

这是李孝决不能允许的,无论陈慧的愿望是多么美好,李孝都不会让她搞下去。台湾必然归入大唐统治,这点是不能改变的。想到这,李孝一阵愤怒,陈慧是后世来人,她更加精通历史,难道看不出来这么做的危害吗?

她和自己年龄差不多,她又能活多少年,一个处理不善后患无穷,可能成为千古罪人。别说李孝是大唐皇帝,就算他不是,也不会允许这样的事发生。

他放下手里笔,不行,自己必须尽快解决新罗的事情返回长安。丁明历必然是去了台湾,如果给陈慧时间,再想夺回台湾恐怕就困难了。进攻台湾可不是陆地的问题,主要是海军。虽然东海舰队有优势,但陈慧同样是穿越者,她和自己说了太多的假话,也不知道哪一句是真的。

事情过去这么长时间,李孝也想明白一件事,为什么陈慧告诉自己弥勒教的问题,那应该是借刀杀人。陈慧可能以控制不了弥勒教的人,既然这样那就借李孝的手除去他们。

因为各地寺庙被摧毁,但弥勒教没有任何反抗的迹象,好像是等着灭亡一样。陈慧可能是让李孝放心,也就那个时候陈慧彻底失踪。由此证明她还有势力是李孝不知道的,对自己轻信陈慧,让丁明历掌握海军,李孝很后悔。

虽然及时把杜昌撤下,把罗通换成东海舰队司令,可丁明历还是带走了一半的海军力量。这是严重的失误,必须在陈慧发展壮大之前灭掉她,台湾必须归入大唐版图。

既然有这些问题,那新罗的事情就不能再拖延了,崔玄日在安东城另立新君,重建新罗,李孝当然知道。他不进攻并不是没有力量,而是另有打算。

解决新罗本土,用移民的方式显然不行,这里的人全是新罗人,百济人,加上北方的高句丽人,也就是三韩民族,把他们全迁走太不现实。

大唐全国人口不足五千万,中原地区也只有一千多万人口,加上江南和川蜀之地,人口也只有不足三千万,把人迁往内地,东北这些空虚之地什么人来填补?李孝又一次遇到人口严重不足的困难。

思考再三决定,让崔玄日弄,把那些忠于新罗的人聚到一起,来个一网打尽。把贵族世家王族的人弄走,剩下普通百姓就好办了。因此在逼金洪理开城投降以后,并没有向北方进攻,同时命令姬允屯兵鸭绿江岸边,从朝中派出官员稳定辽东地方。把那里划分为辽东道,派出一个监察御史,并没有委派大都督。

此时大唐的道,只是行政监察区,并不是行政单位,大都督都是由皇家亲王遥领。李孝不想那么办,正在考虑是不是设立省一级行政级别,所以临时把陶峙调离军队,出任辽东道监察御史。那是因为他指挥对辽东的作战,了解情况,同时是军人出身,能镇住这些地区。陶峙为人稳重,不像韩成,姬允那么激进铁血。

在各地重新设立州府县城,稳定地方,进行人口迁移,恢复经济。在新罗南部,吏部派来的官员以接任地方官,新罗的官员以为大唐皇帝让他们投降,那就能还当官,最少金洪理这么认为的,起码能保住王位。

但他开城迎接李孝大军入城后才发现上当了。第八师秦素的军队接管全州的时候,新罗王宫里的人全都被看押起来。王城守卫军队被解除武装,从汉城登上船送回山东道,失去军队的新罗变成没牙的老虎。

随后秦素宣布,新罗的所有官员和家眷全部前往汉城,由皇上决定。吏部侍郎郭崇训出任全州刺史,代皇上执行大唐的法律。当金洪理他们被押到汉城王宫的时候,才知道李孝是怎么决定的。

新罗不存在了,以敌对国关系,新罗是战败的国家,已藩属国的身份,金洪理是叛逆,按理是诛其满门。但大唐皇帝仁德,所以他们被贬为庶民,永不录用。各级官员交给新成立的法院审理,有罪的进行判决,无罪的成为普通人,迁入大唐内地,成为一名普通的百姓。

这一下被押解来的大小贵族和官员全傻眼了,在金洪理和李泽看来,李孝这么做是不明智的,必然遭到新罗人的反抗。可他们低估了李孝解决新罗的决心和长达十几年的准备。

大唐吏部储备大量的官员,这些人随着迁移人口的船来到新罗,而且是带着家眷来的,立即出任为各州县的官员。同时徐文以最快的速度向这些地区派遣警察,各地警察局成立的比县衙还快,那相当于武装力量。

有警察局弹压地方,对敢抗命的也下手绝不留情。在高压和威逼之下,以全州为中心的新罗南部迅速稳定。当消息传出来,崔玄日立金明哲为新罗国王,从安东城建立新罗的时候,很多忠于新罗的人逃跑投奔安东城。不过没人管,任由他们逃走。

出任地方官的人第一件事就是丈量土地,重新划分,确定上缴税率和地租。这一来新罗的百姓当然不反对,因为他们重新分到土地。地租低,税单一,上缴很少,同时不征发徭役和兵役。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是好事,没人反抗。海面上大唐的船队进入各港口,以很低的价格出售粮食和生活用品。

随之而来的是大唐的商人,新罗南部在快速稳定。本来李孝打算用一冬天的时间稳定地方,然后在夏季向北推进,彻底解决崔玄日的小朝廷。

可杜忠的报告引起李孝的警觉,在李孝心里,新罗还没有台湾重要。这是李孝的后世情结,新罗后世毕竟是朝鲜和韩国,可台湾是中国的领土。

长长松口气对跟在身边的孟超说道:“传旨,通知姬允和秦素,程静功立即前来汉城。”

只是几天时间,三个人就赶到汉城。李孝说道:“整个新罗地区以鸭绿江为界限划分乐浪道。第十八师,第十九师调入全州,组建乐浪军区,李觉出任军区司令,三十六团团长倪安接任十八师师长。第五师,第七师从北方越过鸭绿江向安东城进攻,第十八师,第十九师从南部向北进攻,对新罗崔玄日,金明哲残部进行最后打击。此次战役姬允为乐浪道行军大总管,指挥乐浪道冬季作战,在最短的时间解决这里,新罗的领土划为乐浪道,郭崇训出任监察御史。”

所有的人一起躬身遵旨。李孝说道:“朕要返回长安,新罗的战事已然平定,接下来的事情,李觉,郭崇训不要让朕失望。”

两个人连忙跪倒,郭崇训说道:“皇上请明示,臣该如何做?”

郭崇训很清楚,汉时这里是乐浪郡,李孝把这里变成了乐浪道,那就是什么新罗,百济,还是高句丽,再也不存在。他是监察御史,是官员,军队没什么事,李觉只是保护地方安宁,治理还是自己的事,所以才这么问的。

李孝轻轻一笑:“没有别的,你只要记住,这是大唐的一个道,没有其他名称,所有人都是大唐的子民,和京畿道,陇右道,山南道其他的道一样,没有区别,民族习惯那是风俗,与国家身份没关系。”

郭崇训是吏部侍郎,当然明白这一切,磕头说道:“臣明白了。”

李孝对李觉说道:“既然这是大唐领土,那么你的军队该复员的可以就地安置,兵员也可以就地补充,都是大唐臣民,保卫国家责任一样。”

“臣遵旨”李觉从师长升为军区司令,和姬允以平级,恭敬的施礼说道。

李孝这么安排就是避免唐初李世民犯下的错误,什么全其民族,留其文化,保其族群,那是扯蛋。吞并就要彻底,谁说外来人统治不了当地人。

干什么还用原来的王族,就像灭了高句丽,还用他们原来国王当什么大都督,那样灭不灭他有什么用,几十年后还不是有了实力再反叛。

这次灭掉新罗,所有王族贵族借着战胜之威,立即迁走,原来的官员一个不用,从大唐重新派人接管地方。只要吏治清明,一视同仁,善待百姓,相信作为几百年的藩属国,用同一种文字和语言的地区,归心并不是什么难事。

如此安排相信用不上几十年,什么新罗,百济的那将永远成为历史,中原大地千年前还春秋战国呢,也没见哪个地方再造反,称自己为什么燕国,赵国和韩国,魏国的,他们都是一个统一的名字,大唐。

把这里安排完,李孝启程返回长安。从春季用兵,此时已入冬,用了多半年时间,平定辽东和新罗,大唐版图多出来两个道,辽东道和乐浪道。

崔玄日和金明哲的残部成不了气候,那是高句丽的故土,新罗想在那里复国,开什么玩笑,大势已去的新罗注定成为历史。

能击败韩成,退守安东城,崔玄日确实有军事才能,但大厦将倾,一木难支。崔玄日他能耐再大也无力回天。

半个月之后,仁川港上所有的战舰起航了,李孝还是在旗舰的长安号上,三百多艘船上是第六和第八两个海军陆战师,第十八和十九师接替了他们的任务,也将留在乐浪道。第六和第八师另有任务。

当舰队进入芦台的时候,李孝登岸从这里前往幽州,再返回长安,而舰队从芦台补给后,载着两个师的官兵向南行去。

程静功和秦素他们的目标是仙岛,那里和三江口将成为大唐海军的基地,没人知道为什么两个海军陆战师要调往南面,而舰队也开往仙岛。

只有李孝心里清楚,他下一个目标是解决可能隐藏在台湾的陈慧,这个隐患一定要拔除。(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