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龙引真仙 > 第8章 离奇身世(三)

第8章 离奇身世(三)

且说正月初九这一天,乃是众神首领玉皇大帝的诞辰。玉帝在此ri不仅会受众神朝拜,还会周游万天,享用各地信徒的贡品。

恰好这一年,玉帝下凡来到ru仙宫,百姓肉眼凡胎,自然看不见他。他看到ru仙宫内自己金身熠熠生辉,威武雄壮,当地百姓虔心礼拜,香炉内香烟缭绕,心情十分愉悦;又看到贡桌上摆满丰盛的贡品,各类奇珍异果、美味佳肴应有尽有,就吃了起来。

吃得正高兴,跪在蒲团上的妇女竟站起身来辱骂他,还打翻贡品,拔掉香烛,这玉帝如何不生气,嗖的一声飞回凌霄宝殿。

诸位神仙正在殿上欢庆,举杯畅饮,见玉帝回来,天威震怒,龙颜不悦,皆安静下来,按职位排列两边,也没人敢开口。

玉帝坐在殿上,怒道:“来人,传旨。”

只见从殿外进来一司职小仙,来到殿上,跪了下来。

玉帝道:“传旨给阎王,令他查出在ru仙宫内扰乱的妇女,查明后,减其阳寿,只留一年活命。”

司职小仙领了遵旨,起身yu走,此时一个长须白眉、浑身素朴、手执拂尘的老者开口道:“且慢。”老者正是太白金星。

他拦住了小仙,又转过身来,对玉帝作揖,道:“陛下,臣方才掐指一算,已知晓发生何事,也知道那女子生辰八字,不过,还请陛下网开一面,饶她xing命。”

玉帝道:“太白金星,她如此对上天大不敬,你为何要替她求情?”

太白道:“陛下且听臣说。那凡女姓潘,乃下界一县令之妻。他夫妻皆是良善之辈,平生多做好事,积德行善,当地百姓多称颂,可惜婚后多年并无子嗣,二人多向我等跪拜祈福,潘氏更是年年到ru仙宫上香许愿。”

“可惜,去年,也是陛下诞辰之ri,那县令被一伙歹徒砍下头颅而死,留得潘氏一人守寡。今ri她来ru仙宫庆贺陛下诞辰,想起自己那殒命的丈夫来,心生悲伤,一时冲动,做出冒犯天颜之事,细想来,也是人之常情。故臣求陛下开恩。”

殿上众仙听此言,皆看玉帝,等他裁夺。

玉帝听此一说,收起怒颜,手摸胡须沉思再三,并无言语。

太上老君看玉帝正犯难处,站出来对他作揖道:“陛下,臣有提议。”

玉帝道:“老君,有何话说?”

老君道:“那潘氏虽说是一时冲动才冒犯陛下,但这关乎我天庭威严,不可不罚。臣提议,何不让潘氏此时有孕。这样做,一来可以还她心愿,显我天庭圣恩,让她信奉上天;二来可以让她受伦理谴责,遭人是非,也算是对她略施惩戒。”

玉帝觉此计甚妙,不仅罚了潘氏,还保全自己威严,道:“老君此计甚好,就依你所言去办吧。”

暂时撇开天上诸神不提,来说潘氏在河边吞下五彩浮萍后,并无不适。可过了一月有余,总觉得身体疲乏,食yu不振,还时常觉得恶心,可并没引起她的注意,她只是躺在床上静养,认为休息几天便可恢复。

要不是三月这一天,她换衣服,看见自己隆起的肚子,还不知道身体有如此大的变化。来到医馆,郎中一查,她竟有喜两月有余。

潘氏得知此讯,实在难以置信,问郎中道:“先生会不会看错了,我怎么可能会怀孕呢?”

郎中道:“我刚才望闻问切,娘子你确实是有喜了,不会错的,恭喜恭喜啊。”

潘氏丢了几文钱给郎中,一声没言语,踱步出来,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又来到另一家医馆,这里的郎中也告诉她相同的消息。

她回到家来,一进门儿,潘母就笑脸迎来道:“闺女,你不知道,刚才县城里程家派人来提亲,送了不少聘礼呢,人家程家可是我们县里的大户人家,你要是嫁给她啊,我们母女二人都能过上好ri子。”

潘母的热情被潘氏泼了冷水,她置若罔闻,没停脚步来到闺房,躺下了。

接下来这几天,潘氏几乎一言不发,躺在床上度过,拿被子遮掩肚子。她心知肚明,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况且肚子越发大起来了,被潘母知道是早晚的事。她的内心更是此起彼伏,也不知道该是喜还是忧。

她知道自己怀孕和河边吞萍有关,这是老天爷应验的征兆,可自己相公已过世一年,此事传出去必定遭人口舌,可转念又一想:“我下定决心为相公守寡,定不另嫁他人,腹中孩子是老天爷显灵送给我和相公的结晶,我一定要把他抚养chéng rén。”

想到此,她在闺房内叫潘母进来。

这潘母听见闺女喊娘,心想这几个月来女儿都一言不发,现在竟然主动叫她,肯定是想通了,愿意嫁人,满脸欢喜的就进屋来。

潘母进得屋来,笑脸道:“女儿啊,身体可好些了?”

潘氏道:“这几ri多有劳累娘亲,女儿感激不尽。”潘母听得此言,心花怒放。

潘氏继续道:“我有一事,早该告诉娘亲,不想拖到今ri。”

潘母道:“你说吧,我听着呢。”

潘氏对潘母道:“娘,你请看。”

潘氏话刚出口,掀开被子,露出那圆鼓鼓的大肚子。潘母见了,犹如晴天霹雳,从床边上登时坐起,眼睛睁得翻白,指着女儿肚子,“啊”了一声,直挺挺晕倒在地。

这可把潘氏吓坏了,她下得床来,扶起母亲上床,不停揉她胸口,嘴里一直喊娘。揉了一会儿,潘母才得一口气,渐渐苏醒过来。

她缓缓睁开眼睛,看见女儿一旁忙碌,又往下看看女儿肚子,“哎呦”一声脱口而出,自怨自艾道:“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啊,竟然生了你这样不知廉耻的女儿,你口口声声说不再嫁人,原来你是出去偷人去了,现在还挺着个大肚子,这要传出去,我这张老脸以后还怎么见人啊。”

潘氏一旁听了,辩解道:“娘,女儿可没干那没廉耻的事,这腹中孩儿,乃是上天显灵,可怜相公家无后,故在他去世后,留下的香火。”

潘氏随后把河边发生的事告诉了潘母,可后者哪里肯听,哪里肯信,她道:“你少扯谎唬我这个老婆子,事到如今,你还要为那个男人护短,还不告诉我他是谁,我好为你讨回公道去啊。到底他是要娶你,还是怎的,得给个说法啊。”

潘氏知道说什么也没用,故一声儿没言语。

接下来的ri子里,刚开始是潘母不停问讯女儿,潘氏每次都把河边故事告诉她;后来潘母不问了,见了女儿一言不发,不过时常一人叹气,倒变成女儿宽慰起她来。

虽说二人赌气,但潘母眼瞅着女儿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也不能放任不管,一天到晚端茶送水,该做的还是得做。不过自从她知晓此事后,家里一天到晚关门闭户,把来提亲说媒、走门串户的人一一回绝。

转眼到了七月份,正是酷暑之时。

十四号这天晚上,潘母正在熟睡,耳听得潘氏这边传来惨叫不断,她急忙下床来,来到潘氏这屋,看见女儿在床上痛苦挣扎,流血不止。潘母本是村里的接生婆,她往前一探便知这是要临盆了。母女二人这里生孩子,细节不提。

且说母女这里手忙脚乱一阵,待孩子出世,已是隔天十五号。潘氏诞下一男孩,和正常孩子无异,她本来还担心这怀胎六月的孩子会不会缺胳膊少腿,这下算是放心了。

第二天潘母出门为潘氏抓药,刚出自家院子,隔壁邻居就叫住她。二人随便闲聊几句,这邻居问道:“昨天夜里,我怎么听见你家传来婴儿的啼哭声?”

潘母神sè慌张道:“你啊,真会说笑,我家里哪会有孩子的声音,难不成我这老婆子还能生不成,肯定是你听错了,又或者,是你发梦呢。”说完此话,她悻悻走掉了。

抓完药回得家来,潘母见女儿正在给孩子喂nǎi,她关了门,放下药,到潘氏身边坐下,道:“女儿啊,这孩子,咱恐怕不能养。”

潘氏道:“怎么养不得,我卖了苏家府邸的银钱,也够一家子几年吃穿不愁。”

潘母道:“不是钱的事,刚才街坊就问我,说昨天夜里家里传出孩子的哭声是怎么回事。恐怕纸包不住火,早晚遭人耻笑。”听了此话,潘氏没搭理她,继续喂nǎi。

且说潘母这一ri如坐针毡,内心乱麻一团,明知养这孩子,惹街坊四邻口舌不说,自己女儿下半生的幸福也毁于此;可把孩子给抱走,女儿护子心切,定是不依。

左右权衡再三,她决定在风声还未走漏前,偷偷把孩子抱走,至于女儿责骂,时间一久,也就过了。

当晚夜里,潘氏这边母子二人熟睡,潘母偷偷溜进她房里,悄无声息抱着孩子出门。

她要把孩子送往牛脾山。

她心想:“把孩子丢在附近早晚被找回,若是孩子死了,潘氏见得尸首,定当一辈子不认她。而这孩子,按女儿所说,是神仙所赐,倘若真如此,把孩子送往牛脾山上神仙之地,孩子可能还有条活命。”

她越来越坚信自己的想法,奔牛脾山而来。

走了几个时辰,终于到牛脾山脚下,此时ru仙宫大门紧闭,她不知道该往何处上山。

这牛脾山经年没人行走,并无上山之路,她考虑之际,后边打更人道:“对面何人,深更半夜,在此做甚?”

她一听,恐事情败露,慌忙奔牛脾山上,管它有路没路,上去再说。打更人见他往山上跑,便没追。

潘母跑了一会儿,把孩子用背带系在背上,说也奇怪,从家里出来到现在,不管如何颠簸,孩子一声儿也没哭。她只是一个劲往上爬,绕过一颗又一颗的大树,踏过一片又一片的草丛,也不知往上爬了多久,停下脚步,回头往外望,漆黑一片。

再转过身来,想要再爬几步,猛然间发现右前方有些许微亮,她就朝那亮处走去。

还未及处,光亮前边是一块空地,中间是一条清流小溪,与溪平行的是一条鹅卵石铺的小道,两边尽是长满苔藓的光滑椭圆石头,周围长着各种凡间未见的古怪树木和奇异花草。

潘母沿着小道朝光亮处走去,才发现前面有一洞穴,光就是从洞里面发出来的。她抬头往上观瞧,见洞口上方有三个大字,可她不识字,没停下脚步就往洞穴里面走。

没走几步,就发现这里面别有洞天,为何这么说呢?

只见:洞府极空旷,顶上现荧光,左边有高台,溪水出墙间。

潘母见此景,心想此地真乃神仙洞府。她走向高台,见上面铺有稻草,夹杂着几片白sè羽毛,遂解下背带,把孩子放在上面,孩子熟睡正酣,并没吵闹。

潘母就要离去,望了一眼孩子,见这才出生一天的小肉球甚是可爱,对洞府卜誓道:“该chéng rén,七ri之后活生生;不chéng rén,七ri之内早归yin。”

说完就离开洞府,边走边点头哈腰道:“打扰尊神,罪过,罪过。”

出得洞府来,她不忍回头,依旧摸黑往山下走,下来到ru仙宫时,已经听见鸡叫声响。

当晚潘氏正睡得好,忽觉胸口疼痛,就醒过来。可是一睁眼,却不见了孩子,发疯似得翻箱倒柜到处找。她来到娘亲这屋,娘亲也不在,登时明白过来怎么一回事,随即双腿发软,蹲坐在地上,痛哭流涕。

等得潘母回来,已是天光大亮,看见自己闺女坐在地上,一声不吭,只像没了魂儿一般,头发乱糟糟,衣服脏兮兮。

她来到闺女面前,道:“闺女,起来。”

听得此言,潘氏才回过神来,抱着母亲的腿,哭着哀求道:“娘,求求你把孩子还给我,他还没吃nǎi呢。”

潘母道:“闺女啊,这个孩子不能养,我已经把他抱走了,你就忘了他吧,只顾过自己的ri子就好。”

潘氏道:“娘,你把孩子抱到哪里去了,求求你告诉我,我这就去把他找回来。”

潘母道:“女儿啊,我此刻不能告诉你孩子所在之地,待到七ri后,才能告诉你”

潘氏道:“七ri后,孩子不得饿死啊。”

潘母道:“孩子饿死与否,我不知道。他乃神赐之子,倘若你母子二人此世有这缘分,他定会与你相见。”

一夜奔波劳累,潘母说完话后就进屋睡下了。次ri醒来,想掀被起床,顿时觉得浑身酸痛,头昏脑胀,怎么也起不来。

她把潘氏叫进屋,潘氏见她脸sè苍白,嘴唇干燥,一看便得了重症。虽恨母亲,但也得尽孝,潘氏请郎中到家里为母亲诊治。

潘母吃了郎中开的药,丝毫不见好转,身体每况愈下,到第七ri,叫女儿到床边,奄奄一息道:“牛脾山,半山腰,洞府内。”九字脱口,撒手人寰。

潘氏一下没了娘,流下眼泪来,可她现在知道孩子被弃之地,便不再耽搁,朝床上母亲的尸体磕三头,便梳洗打点好,朝牛脾山来。

潘氏生产还没几ri,本就身体虚弱,加之失去孩子,伤心yu绝,几ri来少喝少食,又为照顾潘母,整ricāo劳,如今骨瘦如柴。一路上,走一段歇一段,比平时不知耗费多少时辰才到山脚下。

她走进ru仙宫内,众道士无一人认出她来。

她照例奉上贡品,烧香点烛,跪在蒲团上,对玉帝喃喃道:“民女今年大闹玉帝道场,冒犯天颜,实在罪该万死。你老人家天恩浩荡,不仅宽恕民女,还赐我一子,实在让民女有愧于心。如今孩子被母亲遗弃在外,生死未卜,倘若此子真与我有母子情分,还请玉帝保全他xing命,让我母子团聚。”

潘氏这里请罪许愿完毕,磕了头,出宫来,就要往山上去。一眼望去,并没一条路通往山腰,可她哪里顾得了这许多,用双手扒开稻草,一步一步往上爬。

完全靠体力支撑,以她此时弱不禁风,是不可能爬到山腰的。她每爬一步,都要找一个支撑点,要么是树,要么是草。她就这样扶树倚草,艰难上行,尚不知行至何处,黄昏就把树林染成金黄sè。

她可没有时间和心情来欣赏这ri落的美景,继续往上爬,直至天黑下来,也不见这洞府在何处。

爬着爬着,实在是不行了,双腿发抖,又饥又渴,就找个平坦的地儿坐下来。这不坐才好,一坐竟发现肚子更加饥饿,想了想,咬紧牙关,继续攀爬。

这次没爬几步,就发现一亮光处,她就朝那处走去,也见到溪水潺潺,鹅卵小道,奇树异花。

她跟苏令多年,识字,来到洞口处,抬头就看见洞口上方三个赫然大字“桃花洞”。

她正yu进入洞中,听见洞里有动物嘶叫声传出来,便蹑手蹑脚扶着洞壁而入,几步路后,只见得左边有一处高台,高台上一只白鹤躺在其中,白鹤翅膀覆盖处露出一个小脑袋,睁着大大的眼睛。

她正yu进入,忽见一只白鹿从右边跳上高台,便收回脚。她见白鹿抬起一条后退,把**对准婴儿的嘴蹲下来,那孩子含着**吮吸起来,吃nǎi模样甚是可爱。

见了这一幕,她不知是否该贸然闯入,右脚往前跨一步,犹豫一下,又收回来,却不小踢到一颗石子儿进水里。

高台上的白鹤和驯鹿听见“咕咚”一声,双双朝洞口飞来,转瞬消失。

潘氏眼见鹤鹿出洞,转过身朝高台走来,一看孩子,却不是自己的儿子是谁。

她抱起孩子,拿襁褓裹好,抱在怀里,用脸不住蹭小脸蛋,流下眼泪来。

她在洞府中跪下,对洞顶发光处道:“民女不知此是哪位大仙道场,但民女感激万分。大仙仁慈,令鹤覆之,白鹿哺之,我孩儿才保得xing命,此恩实叫民女永生难忘也。”

说完,抱着孩子磕了头,就走出洞中,依旧沿来路下山。

;